等温线专题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36414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温线专题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等温线专题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等温线专题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等温线专题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等温线专题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温线专题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温线专题综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2013-11-12 07:28:24) 转载标签: 北京市朝阳区岩浆洪涝灾害气候变化启迪慧想文综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朝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1.美国天文台的观测表明:太阳活跃期的最高峰出现在2013年。此时太阳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B C D2图1为卫星所摄地球光照图,图中a点的经度为15E, 由图可知此时( ) 图1A.a点地方时为18时 B.北京正处于午休时间C.非洲南部草原茂盛 D.苏伊士运

2、河昼短夜长读图2,回答35题。 图23.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4.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5.下列能源类型属于太阳辐射能且最为清洁的是( ) A天然气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6图3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若为白天,则c

3、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7.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霾是伴生于雾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图4中最有利于雾霾扩散和衰减的是( )图4A甲 B乙C丙 D丁读我国某区域河流与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等日期线图(图5),回答810题。 图58.图示区域主要位于( ) A.淮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三江源地区9.该区域河流( )A春汛为主 B含沙量大 C冰期长 D无凌汛10.地与地相比( )A地融雪完成较早 B地白昼时间更长C地山地气温较低 D地低地积雪较少11.图6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地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4、( )A逐步变暖 B先冷后暖 C逐步变冷 D先暖后冷12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 )高山雪线上升 高纬冻土融化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全球普遍干旱A B C D读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图7),回答1315题。 图713.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导致乙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 B伏旱天气的影响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准静止锋的影响15当丁所示地区河流处于第一个汛期时,甲所示地区为( )A江淮雨带控制 B华南雨带控制 C华北雨带控制 D台风雨带控制16与图8所示水系形态相对应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图8 A甲平行

5、岭谷 B乙中低周高C丙北高南低 D丁地表崎岖图9为莉娟同学所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17、18题。 图917甲图景观是(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 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 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18乙图岩石( ) A可能为石灰岩 B上升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 D具有层理结构19.图10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下降、侵蚀作用、地壳上升、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

6、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11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读图完成20、21题。 图1120.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与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B与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与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D与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21.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其原因有( )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多火山灰,土质坚实 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 B C D 图12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3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2224题。22.陡崖M最大落差(米)为(

7、 )A198 B290 C380 D45023.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300 B400 C500 D60024.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25图14所示等值线图,画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甲 B乙 C丙 D丁26读 2012年4月12日8时和13日8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图15,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6分) 图15(1)图中 a、b、c、d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_。(2分)(2)简析该时段内甲地天气变化情况。(4分)27读澳大利亚部分区域及三地气候统计图(图16),完成下列各题。(11分)(1)概括地降水特征。(2分)(2)简

8、述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3)图中地引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试从气候方面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分)(4)指出图中澳大利亚西海岸有沙漠分布主要原因。(2分)28读浙江省地形和台风“菲特”登陆位置示意图(图17),完成下列各题。(10分)图17(1)登陆的台风在水循环中属于_ _环节。(2分)2013年10月1日,浙江省经历了一次大风降温过程;10月5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登陆使位于绍宁平原的余姚遭洪水围城。(2)分析余姚市区成为此次台风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的原因。(8分)29读北京市地形图(图18),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18(1)图19中甲、乙景观位于图18中A处的是_、位

9、于B处的是_,形成甲、乙两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_、_。(3分)(2)分析C处(图18)有黄土地貌分布的原因,指出形成丙黄土景观(图19)的主要外力作用。(6分)30读图20,完成下列各题。(14分)(1)读甲图,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2)读乙图,判断喜马拉雅山脉a段所属的山地类型。(2分) (3)读丙图,指出造成此山峰独特形态的外力作用。(2分) (4)读丁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地理参考答案2013、11一、选择题:50分123456789DBBCCAACC101112131415161718CDACBBAAB1920

10、2122232425DABCBBC二、综合题:50分266分(1)a(2分)(2)受冷锋影响,气温持续降低(1分),气压持续升高(1分),出现多云或阴雨天气,之后天气转晴(2分)(可按照过境时、过境后分别答题,气温、气压对照应体现持续,阴晴应有变化。)27.11分(1)年降水量多(或超过1000mm)(1分),干湿季明显(或410月为干季,11次年3月为湿季)(1分) (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2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多雨(2分) (3)纬度低,热量充足;(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日(昼夜)温差大。(3分)(4)受副高或信风控制(1分),沿岸受寒流减湿作用的影响(

11、1分)2810分(1)水汽输送 (2分)(2)地处台风北缘,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或盛行偏东风),带来丰沛水汽;水汽遇前期冷空气形成锋面,有利降水;南部山地抬升水汽,形成地形雨;市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市区地表硬化,不利地表水下渗。(答对其中四项得到8分)299分(1)乙 甲(1分) 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2分)(2)分布:西北季风(冬季风)带来大量黄土(2分);受西部山地阻滞作用(1分),风速减小,风力堆积(1分)。景观:流水侵蚀(作用) (2分)3014分(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或挤压)(1分),隆起(1分)。(2)褶皱山(2分) (3)冰川侵蚀(2分)(4)差异:南坡自然带类型(数量)多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