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6377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j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歌鉴赏(诗)(带标准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第10讲 古诗歌鉴赏(诗)一、(2018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 。二、(2018

2、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 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看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三、(2018年全国卷)阅

3、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精卫词王 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答:

4、 。四、(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

5、,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答: 。五、(201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寄和州刘使君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

6、表现的原因。(5分)答: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 。六、(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答: 。七、(2017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

7、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8、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 八、(2017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

9、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 九、(201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

10、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答: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 十、(2017北京)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1】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

11、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答: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

12、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_,_。”十一、(2017山东)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

13、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 十二、(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答: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答: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答: 十三、(2017浙江)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