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5707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2、3及产业转移教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逐步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增长率,A,B,出生率,死亡率,(3%以上),(1%以下),(1。5%以下),(1%以上),(3%以下),发达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影响: A 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制约经济的发展; B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政府财政压力加大; C 青壮年负担过重; D 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E 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发展中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太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影响:A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B 加大对

2、资源、环境、医疗、教育、经济等的压力, 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老龄化,对策:A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 C 在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65岁以上占7%以上 (我国:60岁以上占10%以上),(1) 住宅区: A 地位: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常占城市空间的40%60% B 分化: a 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 b 在位置上: 高级区和低级区背向发展 高级区 城市外缘 低级区

3、内城 文化区 工业区,高 地,低 地,( 2)、商业区 A 商业区 a 特点 :多呈点状或条状 b位置:市中心、街角路口(点状) 交通干线的两侧 (条状) c 影响因素: 便捷的交通 大量的消费者(市场) B 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会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3)、 工业区 A 形成: 工业集聚,B 工业区的区位特点: a 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b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4)、 其他的功能分区: 行政区、文化区等(大城市),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1 标志,3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 城市人口数量

4、不断增加,1 城市数量及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一、城市化的含义,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春小麦、玉米、大豆 甜菜、水稻、亚麻,冬小麦 、棉花 苹果、花生,冬小麦、棉花、油菜、水稻、柑橘、桑蚕,长绒棉 冬小麦,亚麻、甜菜、春小麦,青稞、春小麦、豌豆,水稻、甘蔗、桑蚕、荔枝、香蕉,葡萄、 哈密瓜,天然橡胶,甘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牧场之一,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区位优势,交通,气候,科技,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扩大了国际市场,为了保证潘帕斯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采取了哪些措施?,1、_

5、放牧、_轮牧 2、种植_ 3、开辟水源 _ 4、培育_ 5、改善_,围栏,划区,饲料,打机井,良种牛,交通条件,春小麦、玉米、大豆 甜菜、水稻、亚麻,冬小麦 、棉花 苹果、花生,冬小麦、棉花、油菜、水稻、柑橘、桑蚕,长绒棉 冬小麦,亚麻、甜菜、春小麦,青稞、春小麦、豌豆,水稻、甘蔗、桑蚕、荔枝、香蕉,葡萄、 哈密瓜,天然橡胶,甘蔗,技巧点拨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1)年轻型人口金字塔图图形特点: 塔身底部较宽、顶部较窄。 反映出的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 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2)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图形特点: 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 反映出的特点: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出生率

6、和死亡率基本平衡。,(3)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图形特点: 塔身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反映出的特点: 年轻人口比重较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出生率低、人口呈负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逐步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增长率,A,B,出生率,死亡率,(3%以上),(1%以下),(1。5%以下),(1%以上),(3%以下),发达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影响: A 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制约经济的发展; B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政府财政压力加大; C 青壮年负担过重; D 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

7、济增长;E 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发展中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太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影响:A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B 加大对资源、环境、医疗、教育、经济等的压力, 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老龄化,对策:A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 C 在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65岁以上占7%以上 (我国:60岁以上占10%以上),(1 )经济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那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

8、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块土地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市中心地租最高,B 交通便捷程度(正相关),A 距市中心的远近:,穿过的道路越多, 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 地租就越高, 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4.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1)距市中心远近。,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 地租成本比较高, 远离市中心既能降低成本; 又能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靠近市中心,,春小麦、玉米、大豆 甜菜、水稻、亚麻,冬小麦 、棉花 苹果、花生,冬小麦、棉花、油菜、水稻、柑橘、桑蚕,长绒棉 冬小麦,亚麻、甜菜、春小麦,青稞、春小麦、豌豆,水稻、甘蔗、桑蚕、荔枝、

9、香蕉,葡萄、 哈密瓜,天然橡胶,甘蔗,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一、季风气候 1 有利:雨热同期 2 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 寒潮危害(低温冻害); 3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二、温带大陆性气候 1 有利:降水少,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热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 不利:水源不足 3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小麦、棉花),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商品率高,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与发展措施:,返回,柳州,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1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东南丘陵:山地,土层薄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

10、 2 植被稀少 3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 山地丘陵、地形崎岖,坡度较陡,流速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毁林开荒造成对植被的破坏, 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3 开矿:,流水强烈侵蚀,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能源、水源不足,能源、矿产资源不足,评价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黄土高原: 1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两年三熟 2 发展条件: (1)有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降水少,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 质的积累; 干燥,病虫害少;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 劳动力

11、充足而廉价;地价低; 不利:水源不足;交通不便; (2)农产品:谷子、苹果 (3)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A 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林牧副渔; B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良种,提高农产品单产及质量; C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让农民增收,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D 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E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F 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G 制定政策、法规,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 H 发展交通,扩大市场;K 培育品牌

12、; L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模块三,成因: 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B 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 有利: 降水少,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 热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 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气温低,干燥,病虫害较少; 2 不利: 水源不足 3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小麦、棉花),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 光照强,多大风,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400mm, 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很大。,(六) 主要的生态问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生

13、态环境脆弱; 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对策:A 修建水库,修建防渗漏灌渠等水利设施; B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耐旱品种; C 合理利用地下水,减少水井数量 D 全流域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中、上游过多引水灌溉。 2 生物多样性减少: 3 土壤次生盐碱化: 成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抬高; 气温高,风力大,蒸发旺盛,导致盐分积聚地表; 多发地区:华北、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 4 土地荒漠化:,地形特征: 1 有.地形,以-地形为主; 2 主要地形区分布、走向 3 地势特点: 起伏的大小;高低 4 海拔高度 5 特殊的地形地貌 6

14、常见的地质灾害 7 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分析某地物种丰富的原因: 1 水热条件差异大: A 纬度低,水热充足; B 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C 受坡向、坡度的影响,地形复杂; D 山体经纬度跨度大,面积大; 2 交通不便或建有自然保护区,受破坏和干扰小;,水热条件 空间差异大。,自然因素: A 水能资源是否丰富:落差、流量(大小、是否稳定) B 地质条件:断层、喀斯特地貌等不利于开发 C 峡谷地形,适于筑坝:蓄水量大,建坝工程量小 社会经济因素: A 经济发展水平:资金、对能源的需求量 B 技术力量 C 交通通达度 D 需搬迁的人口、淹没的农田 E 国家政策 F 对环境的影

15、响,2 评价河流水能开发条件,落差 流量:气候、支流多少、流域面积等,1 水能蕴藏量:,(一)水能资源最丰富,(1)保护好天然林: A 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尤其是要促进一些珍贵树种的更新;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D 建立环保基金,使当地从森林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E 保护性开发:发展旅游业等 (2)发展“立体农业”,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 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3) 发展特色林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增加就业,提高产品附加值。,5 我国山区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为主的“立体农业”,一、工业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水源、地形、地价、

16、资源(原料)、能源(燃料) 2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市场、交通、科技、 国家政策、农业基础、工业基础、信息通达度、基础设施、 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侨乡)等 3 环境因素:,(一)、工业区位因素:,1 加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围绕主体资源、能源,增加、延长、闭合产业链,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附加值, 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 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能源开发基地的发展方向:,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加大投入,促进设备更新,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 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