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35515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可打印成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边物理学习群海边物理学习群:383295976群内可免费观看课程视频、下载资料、获得答疑383295976群内可免费观看课程视频、下载资料、获得答疑 第 1 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叫国际单位制 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叫国际单位制(简称(简称 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其他单位有:千米,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分米(dm)、厘米、厘米(cm)、毫、毫 米米(mm)、微米、微米(m)、纳米、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 小分度值和量程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 物体的一端;

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 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 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

4、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 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 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误差与 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参照物(不

5、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

6、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 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 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在物理学中,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 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 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

7、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其中:s路程路程米米(m);t时间时间秒秒(s);v速度速度米米/秒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符号为 m/s 或或 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 为 做速度的单位,符号 为 km/h 或或 kmh-1,1m/s=3.6km/h。v=s t ,变形可得:,变形可得:s=vt,t=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

8、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 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 叫变 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路程/总总 时间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 针弹回零点 ;第三次按下时,表 针弹回零点(回表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min,大圆圈的

9、数字单位为,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s t 第二章声现象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 体叫声源 。振动的物 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 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的 振

10、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次次/秒秒之间。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 动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空气能传播声音。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固v液液v气气声音在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合合 1224km/h,在真

11、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以上人耳能人耳能 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 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

12、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则发声点距物体则发声点距物体 S=vt/2。 二、声音的特性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 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用同样大的力 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13、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 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叫频率,物体振 动越快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秒又记作又记作 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 位置的最大距离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

14、越大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

15、制 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 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16、听觉下限)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为保证工作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度,沸水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 100 度度,它,它 们之间分成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摄氏度 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