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35512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表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于栋独流运河文化特色小镇获奖代表,天津市静海区文化广播局局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您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在哪?又应该如何去建设呢?于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谈到要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为推动中国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一个历史性命题。几千年来大运河在中国流传,它是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纽带。从南到北1794公里,它沟通了南北,促进了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是中国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巨大贡献。目

2、前在很多地区,大运河过去的航运功能已经不复存在。在我看来,对大运河的维护、开发和利用,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应该共同发力,携手将其打造成为一条历史文化河流,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沿岸两地的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并实现人类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共享。 在您看来,大运河天津段在保护和开发方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于栋:大运河天津段在我们静海区一共是49.5公里,全市约180公里。从整个天津来讲,北运河段比南运河段开发得要早一些,现在做的也更加好,而从西青杨柳青到静海的酒仙闸这一段,还保持着运河的古风古貌,处在一个原始未开发的状态。我们静海这段就保留了比较完整的运河古迹,人工

3、开凿和商业开发的痕迹几乎没有,未来在新思想、新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我们会逐步对其进行开发,挖掘它新的时代价值。 那在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于栋:主要的问题是两岸居民的搬迁和历史文物的恢复,尤其是前者。运河的开发和利用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去开展,我们要向在两岸居住的百姓讲清楚运河开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历史延续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让他们理解运河开发绝不是简单的迁移居民和清理河道。同时要做好运河开发的规划工作,妥善的安排搬迁过程。11月份,静海区的陈屯运河文化博物馆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正式成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这个事情引发了社

4、会各界的关注。在您看来,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于栋:实际上,不论是对于历史典故的挖掘,史料的丰富,或者是前期的论证,在各个环节中高校都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科研学术资源优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祖国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大运河两千多年历史的传承,光靠老一辈是不行的,年轻人也理应加入其中,历史的文化是岁月的积累,这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 梁明院扬州邵伯运河风情小镇获奖代表,扬州市江都区旅游局局长您觉得大运河扬州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梁明院:大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的核心部分。从历史起源来说,扬州是大运河的发祥地,大运河的第一挖就在扬州;从现实角度来说,大运

5、河扬州段现在依旧是活态的,它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运河在扬州一直没有断过,从最早的邗沟到里运河再到现在的淮扬运河,大运河的遗迹在扬州一直存在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扬州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一方面我们积极挖掘史料,另一方面经过勘探走访甄别保护遗产。扬州在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现在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集合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态的大运河,既有原真性,又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认为这是大运河扬州段的最大的特点。 在大运河的保护开发过程中,您认为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梁明院:在大运河沿线的一些地方,运河已经断流,如何去活化大运河是这些地方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在扬州,大运河一直在保

6、护传承利用,所以扬州面临更多的是文化传承发扬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问题。今年提得最多的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如何把千年来大运河积淀的文化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特别是发挥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线的作用发扬光大。今年,在WCCO组织的支持下,邵伯古镇发起了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联合了世界上20多国的运河古镇,这又重新把大运河和世界联系起来了。另外,大运河千年的变迁,沿线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生态环境的修复也是现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邵伯古镇如何协调商业化和保护传承的问题?梁明院:邵伯古镇同大运河沿线的很多古镇一样,是生活着的古镇。古镇里至今还居住着很多的原住民,他

7、们的生活中就充满着很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直依照古镇原来的样子进行保护和修复,商业业态也基本是按照满足古镇百姓生活为主的原则来打造,尽量不破坏古镇原有的样子。但是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古镇游览,这也对我们古镇的服务业商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做法是跳开古镇,在古镇之外部建设必要的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来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扬州有没有计划要打造世界级的著名运河城市?梁明院:扬州历史上一直是世界东方的一个大港,是一个开放交融的城市。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扬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把扬州打造成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扬州作为大运河的发祥地和大运河申遗的

8、牵头城市,扬州具备这样的资源和条件。一方面,扬州这几年的建设一直围绕着大运河来打造。公园体系、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扬州一直致力于保护大运河沿线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在进行文化旅游推介,打造文化品牌,开展文旅活动,并积极挖掘大运河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开展和海外的文化交流。 徐顺雨杭州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获奖代表,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您觉得大运河杭州段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徐顺雨:杭州因湖而名,因河而兴。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杭州在从一个山中小县城发展到望海潮中所谓的“三吴都会”的过程中,大运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外界对杭州的认识一方面停留在西湖

9、,另一个方面停留在因电影非诚勿扰而走红的西溪湿地,而运河将会是我们在此之后着力打造的第三张杭州城市名片。运河旅游其实非常难做,早期的运河沿岸都是棚户区,要把这些区域打造成景点困难之多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市政府在对沿岸进行开发之初,无论是修筑两岸游步道、打通隧道、还是建设主题博物馆等举措,更多是将其看做一个民生工程的建设过程,而并未考虑发展旅游。因此我们在刚接手发展旅游的时候,压力非常的大,因为留给我们的可用的空间非常有限。后来政府给我们定了三个建设的目标,一是还河于民,二是申报世遗,三是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这充分显示出政府的高瞻远瞩,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在后来的开发中,重点从两方面发力,首

10、先是致力于将运河打造成为杭州的新名片。其次就是突出市井文化,我们现在对于街区的业态调整非常慎重,与我们建设主题或基调不符的商户,即使给我再高租金你也无法进来。您有提到要像西湖一样,将大运河打造成杭州的一张新名片,甚至是一个国际化的项目,那如何实现河阳的国际化呢?徐顺雨:要将运河要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局限性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杭州运河本身的基础条件并不是很好。运河穿城而过,导致对两岸古建筑的破坏非常严重,加上城市的建设不断推进,因此留存下来的工业遗存和历史古迹非常少,而缺少这些具象的物化载体,也就缺少了吸引人的看点和亮点。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首先是对于文脉的挖掘。从

11、2004年对运河进行开发起,我们将文化的发掘放在了首位,在这个过程中,挖掘整理的运河民俗文化、运河码头文化、运河桥文化、运河的名人故居等都整理成系列丛书,目前已超过百本,这些乡土记忆或是文化见证反馈到我们的运河保护、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内涵。其次,在接下来的开发中我们将跳出现有景区范围的局限,而放眼全域。我们目前正在开发运河新城,其占地7.27平方公里,沿运河分布,在那里不仅容纳了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同时也会采用像海绵城市等时下新兴的城市建设模式,而为了符合国际化的定位,我们还会引入众多的国际化设施,包括双语学校、写字楼、医院等,我们将其看作杭州运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

12、要项目。最后,我们努力推动老城区和新景区之间通过水岸联动或水陆联游的方式结合,以解决杭州旅游长期以来“南热北冷”的状况,让大运河的建设承担起为西湖引流分流的作用,实现“南北同热”。 邓清大运河文化带特色项目颁奖嘉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您能简要介绍一下WCCO以及贵组织在助推运河城市沟通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吗?邓清:WCCO的中文全称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我们的任务是为世界上五大洲所有的运河城市搭建一个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截至2017年11月,我们已总共发展106个会员,这其中包括世界范围内的运河城市、社会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会员。每年9月我们都会举办世界运河城

13、市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10年。每年的论坛上运河城市都会分享各自关注关心的问题,探讨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今年2017年9月8号,在扬州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主题为“世界运河城市一带一路合作的新机遇”,这个“新”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个“新”是企业家分论坛。经过粗略统计,现在国内外50多个国家有500多条运河,沿线城市有3000座,现在很多企业也非常关注这一块,它们发现运河城市有超过三分之二与“一带一路”是吻合的,在国家大的战略背景下,我们拓展了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进入之后,可以激发论坛活力,助推运河城市的发展。第二个“新”是世界运河古镇发展论坛。经过粗略统计,世界运河古镇有上万个,它们面临

14、很多相同的问题,它们非常迫切需要一个平台,一个组织,帮助它们牵线搭桥,共同探讨交流,所以今年我们就安排了这样一个分论坛。除此以外,今年WCCO还参加了很多国家多边活动,比如金砖会议、世界运河旅游大会、丝绸之路论坛等等,我们希望通过WCCO这个平台,运河城市可以共话发展问题,共谋发展之策,共寻发展愿景,在2018年我们还将发展更多的会员,为更多的运河城市服务。您觉得文化产业跨年盛典的大运河文化带特色项目奖项有什么意义?邓清:文化产业跨年盛典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专家学者从众多申报项目中遴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我们希望这10个获奖项目能够把它们的经验汇总起来,让运河城市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当然,我更期盼第三届盛典能容纳国际元素,让世界五大洲的运河城市也能够参与进来,这样我们就能为全人类的运河城市贡献智慧。我们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同范周教授和你们的团队携手合作,共同服务运河城市,为人类美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END责任编辑 | 朱鑫峰 谭腾飞后台编辑 | 胡音音校 对 | 何诗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