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5473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文化与文化产业(3学时)名词解释1、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2、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3、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二)文化产业理论解读(6学时)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 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3、美国文化产业理论 4、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兴起(三)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6学时)简答1、文化产业形成过程与发展模式 2、欧洲的文化产业 3、北美的文化产业 4、亚洲的文化产业 5、中国的文化产业(四)全球化、国际化与文化霸权(6学时)简答1、文明的冲突理论 2、文化国际化概念的提出 3、文化全球化的含义(五)实践课(3学时)案例/分析调查某个地区某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不足和

2、对策。(六)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6学时)案例/分析1、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2、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3、个案分析:传统文化在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成功应用(七)文化内容产业与市场策略(6学时)案例/分析1、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 2、产业集群与文化战略(八)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6学时)了解1、数字动画 2、电子游戏 3、数字电视 4、数字音乐与手机文化(九)实践课(3学时)了解调查: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缺陷与对策(3学时)案例/分析1、资源与市场:发展优势 2、观念与 创新:发展的颈瓶 3、战略、视野、创意:发展的对策一、“同心圆

3、”与“创意核”-文化产业的意义和结构从文化产业的价值含量和组织结构来看,是一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核心是文化内容的生产,边缘是它的价值实现和扩散。核心层:文化内容的创造活动;内圈:文化产品的制造;外圈:文化产品的发行零售和服务;延伸圈:亚文化产业。个案分析-迪斯尼的成功 美国穷画家沃尔特.迪斯尼,成动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扩大到“产业基地”,大量制作动画片销世界各地,成立迪斯尼唱片公司,扩散到了相关的“亚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文化旅游业,在迪斯尼乐园附近建造了占地360亩的迪斯尼宾馆,在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建造迪斯尼主题公园。形成主题公园产业链。二、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文化

4、产业的价值实现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权力”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硬权力,包括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另一块是软权力,包括国家的凝聚力、文化的生产和文化的全球化普及等;而综合实力是两者的相加。 约瑟夫.奈主张更多的利用文化的力量去传播自身价值观,在国际上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这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专家,美国白宫智囊团人物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1993年夏发表了其一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热烈的争论.其核心观点是: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文化产业的价值

5、实现的重要特点:1、文化内容的反复使用性;2、价值判断的社会多样化;3、经济回报形式多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形式,有附加值形式等。个案分析:费城的文化立市战略 费城是历史上的美国首都,还是美国东海岸的铁路枢纽、造船、石油加工、海港和军事工业中心之一。90年代初冷战时代结束,美国军费开支大量减少,费城的决策者决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城市的重要举措。提出“非营利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在基础性文化投资和公益性文化投资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费城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和许多知识型服务企业安营扎寨。最典型的是SCT,一家增长极快的网络电脑公司,把企业的商业年会和费城的交响乐团的演出季结合起来,用国际一流的交响

6、乐演出来招待最重要的客户,收到了极好的市场拓展效果。三、从资源链到产业链-文化产业的竞争谋略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要在获得了它的内容资本之后,能否在一个长链条上获得回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三辰公司蓝猫淘气3000问 1999年诞生,至今已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1200余家电视台播映了近千集。开发“蓝猫”系列动画衍生品,建立“艺术形象生产供应整合营销”动画产业链。中国文化产业在竞争谋略上应强化:1、定战略。抛弃“赶超战略”,警惕“尾随战略”,树立有独特优势的“竞争战略”,确立带动整体的“链条战略”。2、做链条。资源链、产业链、市场链。3、重主体。4、善经营。1.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

7、产业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一、文化是什么? 英国学者马克.J.史密斯认为:文化是当今社会科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概念之一,尽管学者们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但是谁都没有指出文化的真正含义。 在英语里,文化(culture)是一个拥有非常复杂的含义的词汇,15世纪初才形成,最初主要指对某种农作物的培养或照料。16世纪以后,文化开始被用来指称人类发展的历程。随后,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中,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大致归结为四类:1、与文明同义2、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3、美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4、政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某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群体所共享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8、明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与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有关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较为一致的看法:文化是代表一定的民族特点,反映其 理论思维水平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二、文化类型说 1、建立在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上的分类:庙堂文化与民间文化、官文化与民文化以及上层阶级文化、中产阶级文化、下层阶级文化等2、依据文化的品质的分类: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3、依据特定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分类:主文化与次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中国当下的文化分类:传统文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传统文化对当下的文化生产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是当代文化赖以产

9、生的背景和土壤。 主导文化左右着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向的阶层所主导的文化。 精英文化融合了中西知识精英对政治民主、社会理想和个体自由权力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忧国忧民的人文终极关怀气度。 民间文化可以说是古代社会残留给今天的一种文化。 大众文化是除开这四种文化形态而剩下的那一部分文化。三、什么是大众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与PopularCulture通常被翻译为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香港译法)。 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说,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四、 文化

10、类型之间的关系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1)精英文化具有排他性,大众文化有普适性。(2)大众文化是建立在精英推动的民主化、市场化浪潮之后。精英是大众的“启蒙”导师。(3)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可以借用的符号资源和创新元素。(4)精英文化尽力保持与大众文化的距离,并坚持批判,来约束大众文化的发展。(5)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叛。2、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1)主导文化影响大众文化(2)主导文化征用大众文化(3)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4)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的消解3、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1)精英文化接受主导文化的规范(2)主导文化积极吸纳精英文化(3)精英文化影响与推

11、动主导文化的发展(4)精英文化与主导文化保持适度的距离3、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三维关系第二节 什么是文化产业一、“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二、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 关键在于“产业”。产业通常指大规模制造和市场化销售。制造要求的是一种技术,销售是一种商业性活动。产业本身具有技术性和商业性的所有特点。文化产业还应具有文化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所推销的产品主要通过对原创文化符号大批的复制生产出来的;二是文化产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功能在于文化传播。 因此,可以这样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

12、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群,是应用复制技术完成文化传播的商业活动的总和。三、文化产业概念的外延可以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为主的“核心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为主的“外围层”-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的“相关层”第三节 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一、文化产业改变着人们的当下生活第一,文化产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二,文化的产业的兴盛,提高了大众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第三,文化产业缓和了城市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心焦虑。第四,大众文化的兴起,营造了大众间的共同话语,形成了许多有共同爱好或追求的群体。第五,文化产业的兴起,打破了人们心中“神化”、“圣化

13、”的形象,使人们逐渐变得“世俗化”。文化产业的负面影响:其一,文化产业的商业行为,影响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其二,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诱导大众进行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文化产品容易使大众沉醉于快乐的感觉世界,消解了意义世界。其四,文化产业不利于高雅艺术的发展。二、文化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第一,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第二,以巨大的潜能和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第三,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理论解读第一节、大众文化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大众文化不可遏止的演化为时代的中心景观,成为文

14、化中的新贵。一方面大众文化为民众提供了娱乐和消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对民众造成了“操控”和“欺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首先阐明了文化的本质,认为艺术是最能体现文化的形式,艺术真正本质在于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自由和超越。法兰克福学派在大众文化的批判中,对大众文化的称谓更多的是用“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大众文化与文化的主旨精神是相反的。第二,大众文化成为商品社会的附属物。第三,大众文化对人们的操控和欺骗。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否定态度,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大众

15、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并没有因其批判而有所延缓。相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以至于跃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一切是否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毫无作用?它对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首先,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价值坐标。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揭示了大众物欲享受与意义世界的对立。再次,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提出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最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预示着大众的文化多样化生存与文化单一化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第二节从批判到宽容1、20世纪中叶,英国文化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当代文化,雷蒙德.威廉姆斯斯图亚特.霍尔等人汲取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