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35003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格考试六(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要点及验收12.1防雷装置的安装12.1.1接闪器安装1)接闪器安装要求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它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连接牢固,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当设计无要求时,水平直线部分支持间距为0.51.5m;弯曲部分为0.30.5m。2)避雷针的安装(1)屋顶(面)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作,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其

2、直径不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 圆钢12mm,钢管20mm。针长12m 圆钢16mm,钢管25mm。烟窗顶上的避雷针 圆钢20mm,钢管40mm。避雷针在屋面安装时,先组装好避雷针,在避雷针支座底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助板,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校正,焊上其它三块助板,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屋面上若有避雷带(网),还要与其焊接成一个整体。避雷针针体各节尺寸,见表12.1。表12-1 避雷针针体各节尺寸(m)避雷针全高1.002.003.004.005.00避雷针各节尺寸A(SC25)1.002.001.501.001.50B(SC40)1.51.501.50C(SC50)1.5

3、02.00避雷针安装后针体应垂直,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顶端针杆直径。设有标志灯的避雷针,灯具应完整,显示清晰。(2)水塔避雷针安装水塔按第三类构筑物设计防雷。一般在塔顶中心装一支1.5m高的避雷针,水塔顶上周围铁栏栅也可作为接闪器,或在塔顶装设环形避雷带保护水塔边缘。要求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30,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30m。若水塔周长和高度在40m以下,可只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铁爬梯作引下线。 (3)烟囱避雷针的安装烟囱也按第三类构筑物设计防雷。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靠装设在烟囱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环(环形避雷带)进行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

4、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且不低于0.5m的避雷针。金属烟囱本身可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当烟囱直径在1.2m以下,高度35m时釆用一根2.5m高的避雷针保护;当相烟囱直径在1.21.7m,高度大于35m且小于等于50m时用两根2.2m高的避雷针保护;当烟囱直径大于等于1.7m,高度60m时用环形避雷带保护;高度100m以上烟囱,在离地面30m处及以上每隔12m加装一个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烟囱高度小于等于40m时只设一根引下线,40m以上设两根引下线,铁扶梯可作引下线,也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

5、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2030。3)避雷网(带)安装避雷网适用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上(平屋顶),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的规格见表122所示。表12-2 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的规格 (单位:m)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滾球半径hr避雷网尺寸一类3055或64二类451010或128三类602020或2416(1)明装避雷网(带)安装避雷带明装时,要求避雷带距屋面边

6、缘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在避雷带转角中心严禁设置支座。避雷带的支座可以在屋面层施工中现场浇制,也可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女儿墙上设置的支架应垂直预埋或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100mm100mm的孔洞。埋设时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由两端拉线后,埋设中间支架。水平直线段支架间距为11.5m,转弯处间距为0.5m,距转弯中点处的距离为0.25m,垂直间距为1.52m,相互间距离应均匀分布。避雷带在建筑物屋脊上安装,使用混疑土支座或支架固定。现场浇制支座时,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用支架固定时,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7、固定支座和支架水平间距为11.5m,转弯处为0.250.5m。避雷带沿坡形屋面敷设时,使用混凝土支座固定,且支座应与屋面垂直。明装避雷带应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铁制成,镀锌圆钢直径应为不小于8mm,镀锌扁铁截面为25mm4mm。避雷带敷设时,应与支座或支架进行卡固或焊接连成一体,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形再与避雷带并齐进行搭接焊接。避雷带沿女儿墙及电梯机房或屋顶水池顶部四周敷设时,不同平面的避雷带应至少有两处互相焊接连接。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的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成一体。避雷带在转角处一般不宜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

8、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明装避雷带釆用建筑物金属栏杆或敷设镀锌钢管时,支架的钢管管径不应大于避雷带钢管管径,其埋入混凝土或砌体内的下端应焊短圆钢做加强筋,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50mm。中间支架距离不应小于1m,间距应均匀相等,在转角处距转弯中点为0.250.5m,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径的4倍。避雷带与支架应釆用焊接连接固定。焊接处应打磨光滑,无凸起高度,经处理后应涂刷樟丹防腐漆和银粉防腐。避雷带之间连接处,管内应设置管外径与连接管内径相吻合的钢管做衬管,衬管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4倍。避雷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时,避雷带应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

9、00mm;或将避雷带向下部弯曲;还可以用裸铜软绞线连接避雷带。(2)暗装避雷网(带)安装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用建筑物V形折板内钢筋作避雷网时,将折板插筋与吊环和网筋绑扎,通长筋与插筋、吊环绑扎。为便于与引下线连接,折板接头部位的通长筋应在端部预留钢筋头100mm。对于等高多跨搭接处,通长筋之间应釆用绑扎,不等高多跨交接处,通长筋之间应用8mm圆钢连接焊牢,绑扎或连接的间距为6m。 当女儿墙上压顶为现浇混凝土时,可利用压顶板内的通长钢筋做为建筑物的暗装防雷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可采用不小于10mm的圆钢,引下线与接闪器(即压顶内钢筋)应焊接连接。当女儿墙上压顶为预制混凝土板时,应

10、在顶板上预埋支架做接闪器,或女儿墙上有铁栏杆时,防雷引下线应由板缝引出顶板与接闪器连接,引下线在压顶处同时应与女儿墙顶内通长钢筋之间,用10mm圆钢做连接线进行焊接。当女儿墙设圈梁,圈梁与压顶之间有立筋时,女儿墙中相距500mm的两根8mm或一根10m立筋可用做防雷引下线,将立筋与圈梁内通长钢筋绑扎。引下线的下端既可以焊到圈梁立筋上,将圈梁立筋与柱主筋连接,也可以直接焊到女儿墙下的柱顶预埋件上或钢屋架上。当屋顶上部有女儿墙时,将女儿墙上明装避雷带和所有金属导体与暗装避雷网焊接成一个整体做为接闪装置时,就构成了建筑物整体防雷。12.2.2防雷引下线的敷设1)一般要求引下线可分明装利暗装两种。明装

11、时一般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面254mm的扁钢。在易受腐蚀部位,截面应适当加大。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距墙面15mm,固定支点间距不应大于2m,敷设时应保持定松紧度。从接闪器到接地装置,引下线的敷设应尽量短而直。若必须弯曲时,弯角应大于90。引下线敷设于人们不易触及之处。地上1.7m以下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设施。以避免机械损坏。如用钢管保护,钢管与引下应有可靠电气连接。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锈漆,但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除外。一级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少于2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m,防雷电感应的引下线间距应介于1824m之间;二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

12、数量不应少于2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三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数量不宜少于2根,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当引下线长度不足,需要在中间接头时,引下线应进行搭接焊接。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暗装时引下线的截面应加大一级,应用卡钉分段固定。2)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的有关规范要求: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

13、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接地线的焊接应符合接地装置一样的焊接要求,材料采用及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和接地装置所要求相同。明敷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3)明敷引下线明敷引下线应预埋支持卡子,支持卡子应突出外墙装饰面15mm以上,露出长度应一致,将圆钢或扁钢固定在支持卡子上。一般第一个支持卡子在距室外地面2m高处预埋,距第一个卡子正上方1.52m处埋设第二个卡子,依此向上逐个埋设,间矩均匀相等,并保证横平竖直。明敷引下线调

14、直后,从建筑物最高点由上而下,逐点与预埋在墙体内的支持卡子套环卡固,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直至到断接卡子为止。引下线通过屋面挑檐板处,应做成弯曲半径较大的慢弯,弯曲部分线段总长度,应小于拐弯开口处距离的10倍示。 4)暗敷引下线沿墙或混凝土构造柱暗敷设的引下线,一般使用直径不小于12镀锌圆钢或截面为25mm4mm的镀锌扁铁。钢筋调直后先与接地体(或断接卡子)用卡钉固定好,垂直固定距离为1.52m,由下至上展放或一段一段连接钢筋,直接通过挑檐板或女儿墙与避雷带焊接。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16mm时,应利用四根

15、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引下线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中间与每层结构钢筋需进行绑扎或焊接连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12mm的圆钢或截面40mm4mm的扁钢,伸向室外距外墙面的距离不小于1m。12.2.3断接卡子为了便于测试接地电阻值,接地装置中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和每根引下线应有断接卡子。断接卡子应有保护措施。引下线断接卡子应在距地面1.51.8m高的位置设置。断接卡子的安装形式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可利用不小于40mm4mm或25mm4mm的镀锌扁钢制作,用两根镀锌螺栓拧紧。引下线圆钢或扁钢与断接卡的扁钢应采用搭接焊。明装引下线在断接卡子下部,应外套竹管、硬塑料管等非金属管保护。保护管深入地下部分不应小于300mm。明装引下线不应套钢管,必须外套钢管保护时,必须在保护钢管的上、下侧焊跨接线与引下线连接成一整体。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由于建筑物从上而下钢筋连接成一整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需在柱(或剪力墙)内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另焊一根圆钢引至柱(或墙)外侧的墙体上,在距地面1.8m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