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33841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题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混凝土结构控制标准基本规定1 混凝土结构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 现浇结构 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3 装配式结构 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4 缺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混凝土结构缺陷可分为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5 严重缺陷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6 一般缺陷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

2、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7 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8 结构性能检验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9 受冻临界强度 冬期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10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11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b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二、模板分项工程1、

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5、预留洞中心线偏差10mm,尺寸偏差+100mm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偏差: 轴线位置 5mm 底模上表面标高 5mm 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mm,柱、墙、梁4mm-5mm 层高内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6mm;层高大于5m,8mm 相邻梁板表面高低差:2mm 表面平整度:5mm7、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混凝

4、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构件类型构件跨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板不大于2m不小于50%大于2m,不大于8m不小于75%大于8m不小于100%梁、拱、壳不大于8m 不小于75%大于8m不小于100%悬臂构件不小于100%8、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9、 侧模拆除是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10、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及时清运。11、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模架应独立设置12、碗口式、盘扣式或盘销式钢管架作模板支架时,符合以下规定: a 碗扣架或盘销架的水平杆与立柱的扣接应牢靠,不应滑脱; b 立

5、杆上的上、下层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8m; c 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其直径应满足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小于6mm。架体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节点间距; d 立柱间应设置专用斜杆或扣件钢管斜杆加强模板支架。三、钢筋分项工程1、 当钢筋的种类、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2、 在浇筑混凝土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验收,其内容包括: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3、

6、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取试件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4、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无设计具体要求时,对于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抗震钢筋(E): 抗压强度与屈服强度比不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与标注屈服强度不应大于1.30 最大拉力下伸长率不应小于9%5、 光圆钢筋末端180。度弯头时,弯钩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3倍。6、 对于箍筋要求:一般构件弯折不应小于90度,平直段不应小于5d;抗震要求应大于135度,平直段10d或75mm7、 拉筋作为梁、柱符合箍筋的单肢箍筋或梁腰筋拉结

7、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度,弯钩同箍筋取值;对于剪力墙拉筋、楼板等结构拉筋,两端弯钩可采用一端135度、另一端90度,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d。8、 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mm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mm箍筋内净尺寸 5mm 9、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10d。10、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连接区段长度:35d或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有如下规定:受拉区不宜大

8、于50%;接头不宜设置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11、 钢筋绑扎搭接接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纵向受力将钢筋存在如下规定: 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小于25% 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12、 钢筋保护层厚度误差:基础 10mm 柱、梁 5mm 板、墙、壳 3mm 箍筋或横向钢筋间距误差 20mm 四、混凝土分项: 1、混凝土水泥应按厂家、等级、品种、批号且连续进场 袋装不超过200t,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个检验批。2、 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3、 混凝土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细骨料宜选用中砂4、 对首次

9、施工的配合比应记性开盘鉴定。5、 在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罐体正常转速,不得停转;卸料前,搅拌运输罐车宜款速旋转搅拌20s以上以后再进行卸料。6、 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当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运输罐车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成分相同的减水剂。7、 混凝土使用水宜采用饮用水。8、 混凝土试块留置:拆模试块、同条件试块、标养试块每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取样不少于一次;每工作班取样配合比时,取样不少于一次;当混凝土浇筑超过1000立方,每200立方取一次;每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实际需

10、要确定。9、 混凝土运输、浇筑时间及简写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及其间歇总的时间限值条件气温不大于25大于25不参外加剂180150参外加剂24021010、 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11、 混凝土浇筑时,宜先浇筑竖向构件,再浇筑水平构件;先浇筑低区,再浇筑高区。12、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将设计单位确认,可采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的混凝土。13、

11、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接区域采用分隔措施;分割位置应在底等级的混凝土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14、 施工缝及后浇带混凝土处理:接合面应为粗糙面,应清除浮浆、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接合面应洒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15、 混凝土振捣有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附着振动器、人工辅助振捣。16、 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应结束振捣。17、 平板振动器震动最大厚度为200mm;振动棒为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1.25倍。18、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

12、式。19、 混凝土土养护时间,一般养护不小于7d;抗渗混凝土、C60等级混凝土土养护至少14d;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20、 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也可直接洒水养护,蓄水等方式养护;当日混凝土表面低于5度是,不应洒水养护。21、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上踩踏,堆放物料、安装模板及支架。22、 同条件养护时间的养护条件应与试题结构部位养护条件相同,并应妥善保管。23、 柱、墙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或楼层结构地面具体留置位置如下:顶面留置:柱 0100mm 墙 0300mm底面留置:050mm 有梁托时应设置在梁托下020mm24、

13、 竖向施工缝留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设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楼梯施工缝宜设置在楼梯板跨度端部1/3范围内25、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应少于一次 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应少于一次 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应少于一次2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应小于20度,可停止测温 五、混凝土质量检查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检查可分为过程控制检查和拆模后的实体质量检查;2、 施工单位应对完成施工的部位或成果的质量进行自检,自检应全数检查;3、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查应做出记录。对于返工和修补的构件,应有返工修补前

14、后的记录,并应有图像资料;4、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进行检验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5、混凝土结构施工规程中,应进行检查下列内容: A 模板1)模板与模板支架的安全性;2)模板位置、尺寸;3)模板的刚度和密封性;4)模板涂刷隔离剂及必要的表面湿润;5)模板内杂物清理。B 钢筋及预埋件1)钢筋的规格、数量;2)钢筋的位置;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4)预埋件(预埋管线、箱盒、预留孔洞)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C 混凝土拌合物1)坍落度、入模温度等;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测控。D 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输送、浇筑、振捣等;2)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变形、漏浆等;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和预埋

15、件(预埋管线、预留孔洞)位置;4)混凝土试件制作;5)混凝土养护;6)施工载荷加载后,模板与模板支架的安全性E 混凝土除模板后应进行下列检查:1)轴线位置、标高;2)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3)垂直度(构件垂直度、单层垂直度和全高垂直度)。4)预埋件数量、位置5)构件的外观缺陷;6)构件的连接及构造做法。6、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缺陷分类 漏筋、蜂窝、空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观缺陷六、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1、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日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日稳定高于5时,可解除冬期施工措施。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