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3840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教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题目绪 论授课类型讲授首次授课时间 2011年 8 月 29、5日学时4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流体力学这门课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使学生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重点与难点重点:黏性、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表面力、连续介质概念。难点:牛顿内摩擦定律具体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一、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1、流体力学的任务: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力学规律、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2、研究对象: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3、力学中对流体的定义:在静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剪切力的物质就是流体。4、流体的基本

2、特征:易流动性,也是流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由它的力学性质决定的。5、易流动性:处于静止状态的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即使在很小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连续不断的变形,直到剪切力消失为止。这也是它便于用管道进行输送,适宜于做供热、制冷等工作介质的主要原因。流体也不能承受拉力,它只能承受压力。利用蒸汽压力推动气轮机来发电,利用液压、气压传动各种机械等,都是流体抗压能力和易流动性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形状,取决于约束边界形状,不同的边界必将产生不同的流动。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生产和科研服务,为流体机械、选矿等后续课程作必要的理论准备。6、应用流体力学是机械、采矿、选矿、土建工程等专业

3、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其应用十分广泛, 如车辆工程、航天航空、水运、航海、矿井通风、机械工业中的润滑、液压传动、高层建筑受风的作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等、舰船结构。二、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是决定流体平衡和运动规律的内因。1、 惯性惯性是物体反抗外力作用而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惯性。举例:汽车减速。工程中常用体积来表示流体的量的多少,如:煤气表、水表的示数都是体积。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流体的密度,用来表示。对于均质流体 (kg/m)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流体的重度,用来表示。对于均质流体,其重度(Formula)为 (N/m) 在地球重力场的条件下,流体的密度

4、和重度的关系为常温下水的密度和重度一般采用:kg/m,9800N/m。注意:密度和重度的本质区别。 2、粘性粘性流体阻止发生剪切变形的一种特性。粘性是流体的固有属性。当流体运动时,流体内部各质点间或流体层间会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剪切力)以抵抗其相对运动,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此内摩擦力称为粘滞力(粘性切应力)。(1) 牛顿内摩擦定律图1.2.1为平行平板实验的示意图。假定在两板之间流体是分层运动,没有不规则的流体运动及脉动加入其中,则由下板到上板之间有许多流体层。各层流体由于质点间的内摩擦力作用,其速度沿方向的变化规律如图1.2.1所示。设:各流体层间产生的内摩擦力,大量实验证明,内摩

5、擦力与接触面积、相对速度差成正比,而与垂直距离成反比,即。若乘以比例系数,则有 1 2 式中内摩擦力,N; 图1.2.1平行平板实验 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或切应力,N/m; 流体层的接触面积,m; 速度梯度,即速度在垂直于该速度方向上的变化率,s; 与流体性质有关的比例系数,称为动力粘性系数,或称动力粘度1、2式称为牛顿内摩擦定律或粘性定律。.牛顿内摩擦定律只能应用于层流运动。而非层流流场中的切应力规律将在第4章紊流理论中讨论。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如水、酒精、汽油和一般气体等分子结构简单的流体都是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如泥浆、有机胶体、油漆、高分子溶液等。(2)

6、 粘性系数动力粘性系数(dynamic viscosity):反应流体的粘性,具有动力学问题的量纲。,。 值由实验测定。值表示速度梯度等于1时的接触面上的切应力。动力粘性系数国际单位为Pa.s(N.s/m),物理单位为泊(P或dn.s/cm)。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N.s/m=10dn.s/cm=10P 运动粘性系数或运动粘度: 的单位及各种单位之间的见换算关系P5 。液压油的牌号多用运动粘性系数表示。一种机械油的号数就是以这种油在50C时的运动粘性系数平均值标注的,号数越大,粘性就越大。例如30号机械油,就是指这种油在50C时的运动粘性系数平均值为3010m/s。思考?时,流体没有粘性,这种说法

7、对否?例题11 轴置于轴套中,如图1.2.2所示。以90N的力由左端推轴向右移动,轴移动的速度为0.122m/s,轴的直径为75mm,其它尺寸见图中。求轴与轴套间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解因轴与轴套间的径向间隙很小,故设间隙内流体的速度为线性分布,由式 上式中, 图1.2.2 轴与轴套则 Pa.s (3) 温度、压力对粘性系数的影响液体:温度,粘性; 气体:温度,粘性。 液体、气体:压力,粘性。(4)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自然界中存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粘性流体或实际流体。 理想流体:是一种假想的无粘性的流体,=0 。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将实际流体假想为理想流体,找出它的运动规律后,再考虑粘性的影响

8、,修正后再用于实际流体。2、 压缩性和膨胀性(1) 压缩性当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时,流体的体积,密度,流体的压缩性。流体可压缩性的大小通常用体积压缩系数表示。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认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气体,当压力和温度在整个流动过程中变化很小时(如通风系统),可按不可压缩流体处理。如矿井通风系统。如研究液体的振动、冲击时,则要考虑液体的压缩性。(2) 膨胀性当温度时,体积流体的膨胀性。大小用体积膨胀系数表示。 在工程上:液体的很小,一般不考虑其膨胀性;气体的很大,当压力和温度变化时,密度或重度明显改变,其间的关系,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来描述。及必须考虑膨胀性。3、 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现象(自学)

9、要点:表面张力是如何产生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何表示? 何谓毛细管现象?三、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微团是使流体具有宏观特性的允许的最小体积。这样的微团,称为流体质点。流体微团:宏观上足够大,微观上足够小。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为: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所组成,每一空间点都被确定的流体质点所占据,其中没有间隙,流体的任一物理量可以表达成空间坐标及时间的连续函数,而且是单值连续可微函数。四、作用在流体上的力1、质量力 质量力():质量,长程力。质量力包括重力和惯性力。在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质量力来衡量质量力的大小。、分别代表单位质量力在直角坐标轴、方向的分量,则 (1.4.1)单位与加速度的单位

10、相同,均是m/s。 2、表面力表面力近程力。表面切向力(为摩擦力):切应力或摩擦应力表面法向力(压力)。;压应力简称为压强。2由流体粘性所引起的内摩擦力是表面切向力,平衡流体或理想流体,不存在表面切向力,只有表面法向力。本次课小结:1、工程流体力学研究的是实际流体; 2、研究方法是将实际流体假想为理想流体; 3、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 4、各物理性质及之间的换算关系。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教学后记授课题目水静力学授课类型讲授首次授课时间 2009年 9 月 10 日学时2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掌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点压强的计算(利用等压面),(3)掌握流体静压强的量测和表

11、示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 静压强及其特性,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及静水压强的量度难点:水静力学基本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提问: 1、粘滞性 2、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 理想液体与连续介质的概念上次课内容回顾及本次课内容引出: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一、流体静压强设作用在m点周围微小面积上的合力为,根据压强的定义,其平均压强为 (N/m) 当面积无限缩小到点时,则得 (N/m或) 图2.2.1 静止液体中的分离体外部流体作用在流体内部点上而产生的压力,称流体静压力。流体静压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二、 流体静压强的特性

12、流体静压强有两个重要特性: (1) 垂直性(2)各向等值性三、帕斯卡定律(自学)要点:1什么是帕斯卡定律?2、帕斯卡定律的适用条件?3、帕斯卡定律有哪些应用?四、等压面在平衡流体中,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特征:(1)等压面为等势面。 (2)等压面是一个垂直于质量力的面。2.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一、 静止液体中压强分布规律如图示。单位质量力在各轴上的投影为 代入式 或 积分得 (常数) 静止液体中压强的分布规律,称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图2.3.1 重力平衡液体 对静止流体中1、2两点,可写成如下形式 由上式看出: (1) 当时,则,即等压面为水平面。(2) 当时,则,即位置较低点处的压强恒大于位置较高点处的压强。(3) 当已知任一点的压强及其位置标高时,便可求得液体内其它点的压强。二、静止液体中的压强计算 积分常数, 因此 式中表示液体质点在自由表面以下的深度,若用表示,上式可写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