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1859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神经病学测试题及标准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其病变部在【C】A、顶叶感觉皮层,B、内囊或基底节区C、丘脑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敏-丘脑综合征-对侧感觉缺失和刺激症状,对侧不自主运动,情感和记忆障碍 D、中脑E、桥脑2、62岁女性,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两天后因病情渐加重就诊。血压14/11kPa,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C】 A、脑栓塞B、脑血栓形成C、短暂脑缺血发作D、脑出血E、腔隙性脑梗死3、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症状不包括【B】A、一侧麻痹,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侧B、一侧麻痹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对侧C、两侧麻痹,伸舌时受限或

2、不能D、舌肌萎缩及伴有肌束震颤E、电检查有变性的反应4、颞上回后部是【C】 A、嗅觉中枢颞叶 -钩回B、视觉中枢枕叶C、听觉中枢D、皮层运动中枢E、皮层感觉中枢5、男性,6l岁,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cm3cm6cm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B】A、昏厥B、脑出血C、脑栓塞D、脑血栓形成E、高血压脑病6、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改变的特点通常是【A】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C、上下肢均为屈肌张力高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高 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7、一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交叉性瘫痪的病损部位在【D】A、中脑背盖部1病侧除外

3、直肌 外上斜肌外所有肌肉麻痹,瞳孔散大2对侧肢体强直 震颤 舞蹈 手足徐动 共济失调3对侧肢体深感觉和精细感觉障碍 B、桥脑背盖部脑桥背外侧部损害1眩晕,恶心,呕吐,眼震2病侧眼球不能外展3病侧面肌麻痹4病侧Horner综合征5病侧偏身共济失调1. 对侧偏身触觉 位置觉 振动觉缺失2. 双眼患侧注视不能3. 交叉性感觉障碍 C、桥脑基底部双侧受损时-=闭锁综合征1双侧中枢性瘫痪2. 意识障碍3. 不能张口,不能言语 眼球只能瞬目或垂直运动示意 D、延髓背外侧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4. 眩晕,恶心,呕吐,眼震5. 交叉性感觉障碍6. 病灶侧共济失调7. Horner综合征8. 病灶侧软腭 咽喉肌瘫痪

4、-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病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E、延髓基底部8、20%甘露醇、维生素C【A】A、脑保护剂B、抗凝治疗C、溶栓治疗 D、血液稀释疗法 E、脑代谢活化剂9、关于脑出血,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D】 A、60岁以上发病B、均有偏瘫C、脑脊液血性D、突然偏瘫、头部CT见底节附近高密度影E、均有脑膜刺激征10、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C】 A、头痛、呕吐 B、脑膜刺激征C、腰穿时发现血性脑脊液D、一侧动眼神经麻痹E、偏瘫11、青年男性,2天来胸背部疼痛,今晨出现双下肢无力,伴二便障碍,查脐以下各种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0级,无病理反射。首先应做的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D】 A、腰穿脑脊

5、液检查B、头部MRIC、颈椎MRID、胸椎MRIE、腰椎MRI12、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E】A、搓丸样动作B、路林手现象C、写字过小征D、齿轮样强直E、“开-关”现象13、患者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查体右软腭抬举无力,病损部位在【E】A、左侧皮质脑干束B、右侧皮质脑干束 C、双侧皮质脑干束D、右舌下神经E、右舌咽迷走神经病侧咽部感觉缺失咽反射消失 一侧损伤时病侧软腭上抬受限,腭垂偏向对侧 均是周围神经

6、14、重症肌无力【C】A、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B、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C、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D、血清钾低E、黑质致密区含黑色素的神经元缺失15、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E】A、意识不清B、肢体瘫痪C、头痛D、抽搐E、脑膜刺激征16、偏头痛的防治,哪项不正确【E】A、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B、不要过饥、过饱 C、不饮酒和摄进高脂肪食物D、避免摄进已知激发发作的食物E、发作后可用血管扩张药17、痉挛性偏瘫步态【D】A、跨阈步态B、醉汉步态C、慌张步态D、划圈样步态E、剪刀样步态18、周期性瘫痪【A】A、四肢无力,血钾减低B、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C、四肢无力,手套、袜

7、套样感觉障碍D、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E、四肢无力,肩胛带骨盆带萎缩19、新纹状体新纹状体包括壳核-舞蹈杨动作 尾状核-手足徐动征 肌张力下降 动作增多【B】A、静止性震颤B、舞蹈病C、躯干性共济失调D、左侧肢体共济失调E、闭目难立征阳性下列部位病变引起20、关于脑出血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收缩压维持在1618kPaB、每日静脉补液量2500ml以上C、大剂量止血芳酸D、保持安静,积极抗脑水肿E、发病后24小时仍不能进食者给鼻饲21、患者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最可能有下述哪条血管闭塞【B】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内听动脉E、脊髓前动脉22、下列

8、哪项正确【A】A、右三叉神经损害时张口下颌向右偏斜B、右面神经损害时露齿口角偏向右侧C、右舌下神经损害时舌尖左偏 D、右展神经损害右眼球向内活动受限E、右视神经损害时右瞳孔缩小23、56岁女性,左上肢发作性麻木半年,初从左手拇指开始,后扩散至整个上肢,查体见左上肢痛,温觉稍差,左上肢腱反射亢进,余未见明显异常女性,60岁,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但似能听懂他人的讲话内容,能随命令做相应的动作,该病人的语言障碍是【B】A、混合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感觉性失语E、癔病性失语24、内囊受损完全性内囊损害-三偏综合征的感觉障碍特点【B】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B、对侧偏身(包括面

9、部)感觉减退或消失部分性内囊损害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消失伴有自发性疼痛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感觉过度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缺失25、特发性大发作首选【A】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ACTH26、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时,其动脉瘤的部位可能在【C】 A、大脑中动脉偏瘫,失语,抽搐 B、前交通动脉单侧或对侧下肢瘫痪 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 C、后交通动脉动眼神经受压症状 D、基底动脉枕部面部疼痛 面肌痉挛 面瘫 脑干受压症状 E、眼动脉27、轻触患者咽后壁,出现呕吐反应,此反射定位于【A】 A、舌咽迷走神经 B、舌下神经 C、面神

10、经 D、副神经 E、三叉神经28、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B】 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ACTH29、癫痫的临床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依据【D】 A、目睹其发作 B、脑电图改变 C、有无家族史 D、确切的病史 E、头部CT扫描30、54岁女性,劳动中突感头晕,相继左半身失灵,右眼闭合不全,双眼向左侧凝视,10余分钟后昏迷,双瞳孔小、四肢软瘫、高热,首先考虑的诊断是【B】 A、小脑出血头痛 呕吐 眩晕 患侧共济失调 眼震,。瞳孔缩小至针尖样 呼吸不规则 多无瘫痪 B、脑桥出血1昏迷 双侧针尖样瞳孔 呕吐咖啡样物 中枢性高热 、呼吸障碍四肢瘫痪。2、 交叉性瘫痪、 共济失

11、调性偏瘫、 两眼向病侧凝视麻痹 C、基底节脑出血通常壳核出血-三偏、双眼球向病灶对策同向凝视不能、失语 D、中脑出血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眼球不同轴、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四肢迟缓性瘫痪 E、脑叶出血顶叶出血常见-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对侧下象限盲31、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首选治疗药物是【B】32、 A、溴隐亭 B、左旋多巴 C、苯妥英钠 D、安定 E、多巴胺32、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药物为【

12、A】 A、 丙戊酸钠B、卡马西平C、苯妥英钠D、乙琥胺E、苯巴比妥33、哪项可能不是脊髓病变引起的瘫痪【E】A、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B、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C、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D、一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E、一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34、延髓外侧面【E】A、大脑前动脉供血B、大脑后动脉供血C、大脑中动脉供血D、基底动脉供血E、椎动脉供血35、下列哪项不属于锥体外系【E】A、纹状体B、红核C、黑质D、丘脑底核E、内囊36、女性,28岁,双眼睑下垂,复视2年。吡啶斯的明治疗症状一度缓解。近期出现屈颈、抬头无力,四肢疲软,此病人属于重症肌无力的哪一型【B】A、眼肌型B、全身型C、延髓肌型D、脊髓肌型E、肌萎缩症37、患者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B】A、右侧三叉神经B、左侧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脑神经-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