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31767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能保健康寿功图解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备动作松 静 站 立,两 眼微 闭,两脚 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意念:大脑思维要高度集中,力争做到意、气、力三同步。站功第一节、头面部按摩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由外向里转小圈。右手指顺时针,左手指逆时针。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正中,离指甲一分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沿5分处,鼻唇沟内方。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上迎香穴。上迎香位于迎香穴上一寸,鼻骨下凹陷处。3、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由内向外轻轻挤按。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旁开一分,鼻骨边际处。4、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印堂穴,用力上下按摩。印堂穴位于两眉间正中处。5、双手十指弯曲,呈虎爪形梳理头发。从前额发际经头顶向脑后,用力

2、反复梳理。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百会穴,两中指前后成一线,左前右后,向耳朵方向左右用力按摩。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凹陷处。7、双手十指自然弯曲,成虎爪形,梳理后脑部,从百会穴至颈部发际反复梳理。8、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风府穴,两手中指相对,向里向上用力上下按摩。风府穴位于颈后正中,入发际一寸,枕骨枕外隆凸下方凹陷中。9、双手食指、中指并拢,分别点按两侧风池穴,顺食指、中指所指方向,各斜下方、斜上方来回按摩。风池穴位于耳后枕骨下颈肌外侧陷中(即风府穴两旁发际凹陷处)。10、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1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摩上迎香穴。1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13、用双

3、手中指中冲穴点按印堂穴。14、用双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按揉眼球。轻力按揉,不要用大力。先由外向里顺时针,再由里向外逆时针转,不少于30次。15、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外侧刮上下眼眶,从内眼角到外眼角用力按摩,不少于20次。1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太阳穴,先正转,后反转,中度用力按揉。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眦延长线相交凹陷处(即外眦延长线一寸处)。17、两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手指肚成一线,分别从太阳穴开始,经耳上、耳后、耳下至腮下按摩。按摩时用力,不能紧贴耳根,不能用指甲按摩。18、用双手拇指、食指用力拽耳廓,分上、中、下部位,上部位向上,中部位向外,下部位向下,各部位拽三下

4、为一次,要求做5-10次。以上各小节的按摩,均不得少于10次,小节内有要求的,按要求的次数做,有正转、反转要求的各做10次。头面部按摩完毕后,要求做缓解动作。姿势: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用鼻吸鼻呼做深吸慢呼动作3-5次,进行缓解调节。请注意:站功六节,每节之间必须进行缓解调节,无论累与不累都要做。第二节、前身按摩前身按摩要求每一节动作都要用内力。1、右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按压左肩井穴15次,然后换左手做相同动作。做时四指要用力向里抓按。肩井穴位于肩部正中央。2、双手食指、中指并拢,按揉缺盆穴,先用右手按揉左缺盆穴。按揉后接着用右手侧掌沿骨外沿向右斜下方向推拉按摩,然后换左手做相

5、同动作。缺盆穴位于颈部下面、锁骨上方凹陷处(俗称锁骨上窝)。3、用双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左手按摩,后右手按摩。要求正转小圈用力按摩,范围不要太大,手掌不要离开膻中穴,要用内力进行按摩。劳宫穴位于第2、3掌骨间,掌横纹上,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中间。4、用双手按摩胸部及两肋,按摩时要求中度用力,向内转圈按摩,按摩两肋时要求用力按摩。以上各部位按摩,均不得少于20次,然后做缓解动作。第三节、后身按摩1、用双手手背按摩腰区、肾区,不少于30次,以有麻、热感觉为度,按摩时,要尽量用力大一些。姿势要求:从乳中穴到命门穴,向两侧斜下方向按摩,向下按摩时要求双手接触,来回按摩。命门穴位于

6、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腹部肚脐相对的后腰椎棘突下)。2、用双手背外劳宫穴分别按摩胸椎、腰椎至骶椎部位,先用左手,后用右手交替按摩,按摩时要求手背尽量往背上方抬,然后用力向水平方向来回按摩,缓慢下移,不少于30次,以发热为度。然后做缓解动作。第四节、深呼吸1、抬手深呼吸。抬手时要求收腹提肛,两手劳宫穴相对,两臂自然伸直,十指并拢从体前上升到头顶,同时吸气;然后翻掌,掌心向外,两手分开,从体侧下落,同时呼气。至少做30次2、甩手深呼吸。两手劳宫穴相对,从体前上升至头顶,同时吸气;然后两臂向前向下后甩,同时呼气。要求做50-300次。然后做缓解动作。第五节、腰、胯、腿部运动。松静站立,双手叉腰(或手背扶

7、腰),腰、胯、腿做顺时针及逆时针的旋转、转圈运动,前后方摆动小一些,左右摆动大一些,呈椭圆形轨迹,左右摆动时要用力,各15次。做缓解运动。第六节,颈部运动1、摆头转颈。头从正中分3次向右摆动,再回正中,分3次向左摆动,再摆回正中;然后转头、低头,做颈转圈运动,先向前低头向左转一圈,然后向右转一圈,为一次。要求5-10次。头转圈时,为避免头晕,眼睛要睁开,颈要放松,动作尽可能大一些。2、前、后、左、右运动,即向前低头,然后抬头。向后仰头,然后抬头,再向左摆头,还原正中,再向右摆头,还原正中为一次。要求做5-10次。3、颈部按摩,也可叫扳颈,先用左手手心搓颈部右侧,要求用力,来回搓揉,再用右手做相

8、同动作。这一节很重要,至少要做30次以上,放松1-3分钟。卧功自然平躺1、两手十指弯曲梳头,动作要求站功梳头,头略抬起,以便梳理后脑部。2、以右手中指中冲穴顺序点按印堂穴、人中穴、承桨穴,其中人中穴、承桨穴按摩为接触皮肤后,位置不移动,转圈用力按摩。人中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凹处,承桨穴位于下唇沟中央处。3、用右手拇指前端按摩上连泉穴,中度用力,前后运动进行按摩,上连泉穴位于下颌骨下一寸处。4、用右手中指中冲穴按摩天突穴,用中指中冲穴垂直向下点压试按摩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处。注意:不能水平向后直捅天突穴,以免引起咳嗽或恶心感。5、两手掌分别从两肩交(

9、叉)替向膻中穴按摩。6、用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左手,后右手。7、两手掌分别从胸部经膻中穴、中脘穴至肚脐,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按摩时要求两手不要间断,连续交替进行。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四寸,脐孔与剑突连线中点处。8、两手劳宫穴分别气海穴及腹部,用内力转圈按摩,先左手,后右手。气海穴位于脐下一寸五分。9、两手、两脚做抓手指、脚趾运动。要求用力抓,抓脚趾时可配合做抬脚掌、勾脚掌的运动。要求做50-100次。关于高能保健康寿功的说明1、此套功法特别强调要在提高认识,认真落实特医治病综合原则的基础上练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练功过程中接收到更大的能量,更有效地配合治疗否则即便一天做功十遍,二十遍,也不

10、会得到更多的能量。2、此套功法虽然是配合治疗的功法,但对于治病调整气血,平衡阴阳,强身健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认真地有规律地坚持天天做。3、此套功法关键在于接收能量,其次才是疏通全身经络。它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练功。在动作要求上,可因人因病而异。有的患者由于条件所限,某一动作做的不标准也没关系。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或特殊情况下,做功时可少于规定的动作次数或只做其中一部分功法也可以。4、由于患者病症不同,这套站功的功法不能站着做时,可以坐着做,不能坐着做时可以做卧功。针对患病的部位和身体条件可自行增加某一动作的做功次数。凡是能够做功的患者,都要求做功配合。做功时,身体不适的患者,可

11、以在中间任何一节停下来,缓冲稍息一下,再继续做功。5、患者不能做的动作,可以隔过去不做,但做功的顺序不能颠倒。此套功法大多是穴位按摩,做功顺序颠倒了,对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不利。6、做功中,有的人会出现一些特异现象,如看见火球、彩带、飞碟以及各种图象;也有的出现内视、透视功能、搬运功能、声导功能等,这是特异功能态的一种表现形式。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惊慌,不要一味去追求。7、特医治疗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在练此套功法时,为了体现特医及本功法的辅助治疗特点和效果与其它功法的治疗不混淆,因此,从尊重这门科学出发,不应再练其它功法。8、晚上练完站功后,可以洗漱,休息片刻,再做卧功,一般间隔不超过20分钟

12、。做完卧功后,即可入睡。早晨醒来,先做卧功,然后做站功。工作繁忙的同志,来不及作站功的,可移至白天任何时间补做。9、患者病愈后,应继续坚持做此套功法,以便能够长期接收较大的能量,达到防病健身,健康长寿的目的。10、练此功法,任何人都不会出现偏差,因此,没有任何禁忌。11、练功时要求全身放松,各动作自然用力,不能用蛮劲。有的动作,如甩手深呼吸,开始做的次数可少一些,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要同本身的体力相适应。超负荷的运动对身体不利,不仅影响能量的接收,也影响疾病的治疗。12、一人看病全家受益,现在已有很多这方面的实例,这就说明患者的家属成员也要配合练功。13、有人对练功的预备动作和每节后的放松动作不太重视,预备动作和每节后的放松动作,是包含在整套功法中的一个基本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作用甚大。预备动作是练好功的重要一环,每节功间隔的放松动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功法,都很重要,应同其他动作一样同等重视,认真做好。14、做功中出现酸、麻、胀、热现象,身上出现气流感觉及针刺感觉等是调节疏通人体气血经络的一种表现。15、本功法不同于其它气功功法,练功的各节动作核心在于接收能量,疏通经络,因此,也不需要收功,自然放松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