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1751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莆田平海湾MW海上风电项目 作者: 日期:25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3年8月1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单位: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1.1.2建设地点与规模项目位置:本工程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湾海域,场区西邻埭头半岛,东临南日岛,中心距离平海镇约12km,距岸线约8.310.1km,水深1015m(理基)。见图1-1。风电场本阶段拟总装机容量50MW,总投资约10.0亿元。共装设10台单机容量为5M

2、W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计划一次建成,年上网电量1.59亿kWh,等效满负荷小时3316h。10台风电机组行、列间距分别约为1170m、650m。1.1.3项目组成本工程由风电机组、海底电缆、升压站组成,其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为风电机组和海底电缆。10台风电机组的基础型式由桩基基础和复合筒型基础组成,其中16及910八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型式采用八桩基础承台型式,7及8风电机组基础拟采用复合筒型基础(CBF),海底电缆路径总长约25.1km。桩承台采用圆柱体钢筋混凝土承台,支撑在基础钢管桩上,通过预埋的风机基础环与上部风力发电机塔筒连接,基础承台采用强度等级为C40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承台底

3、部高程5.50(黄海高程),平面上采用圆形结构形式,承台底部直径16m,顶面直径10m,底部圆柱段高度3.0m,中部圆台过渡段高度1.5m,顶部圆柱段高度1.0m,顶部高程11.00m,承台总高度5.5m;桩基承台的基础采用8根直径1900m的钢管桩,钢管桩壁厚为25mm(-35.60高程以上)和20mm(-35.60高程以下),桩顶高程+7.50m,根据各机位处地质条件,桩端高程-40.40-59.30m,设计桩长约47.9066.80m,8根钢管桩均匀布置在以基础环中心为圆形的直径12m的圆形轨迹曲线上。复合筒型基础,通过预埋在基础顶部工作平台中的风机基础环与上部风力发电机塔筒连接。基础下

4、部为直径35m,高11.0m(含筒顶盖结构)的圆柱形筒型基础,上部为直径8.4m,高1.8m的工作平台,中间为直径23.00m6.60m,高26.80m(7机位)或27.6m(8机位)的圆台形连接过渡段。工作平台设计顶高程11.00m,基础总高度约39.6 m(7机位)或40.4m(8机位)。除下部的圆柱形筒型基础(含基础内分仓板)采用钢结构外,其余结构均采用C60预应力钢筋砼结构。风电场共设 2回35kV集电线路,每回集电线路采用分段串接汇流接线方式连接5台风机,35kV集电线路在SY01风机处归并后,平行向西北至后石井村东侧海岸登陆,登陆后沿陆路至110kV升压变电站升压后接入电网。需敷设

5、海底电缆路径总长约25.1km。图1.1 平面布置图1.2工程分析1.2.1施工期环境影响(1)施工对海水水质影响桩基施工过程仅对作业点位表层淤泥产生冲击扰动,产生少量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很小。浮筒下沉施工时引起悬浮泥沙源强为0.042kg/s同时由于施工区域水深较深,大于10m,因此基础施工引起悬浮泥沙影响有限。海上电缆铺设分两段,近岸段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源强为1.0kg/s;离岸段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源强为9.0kg/s。施工期悬浮泥沙影响是暂时的,一般施工4小时后,工程海域海水水质将恢复。(2)对鸟类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主要由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工具、施工机械的机械运动,相应施工过程中产生

6、的噪声、灯光等可能对工程附近区域的鸟类栖息地和觅食的鸟类产生一定影响,使施工区域及周边区域中分布的鸟类迁移,导致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影响的种类多为滨水种类和空中飞翔种类,可能造成该区域的鸟类在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上发生一定变化。(3)对水下声环境的影响风电工程海上施工分别对水面声环境和水下声环境造成影响。水上噪声打桩作业可分为冲击打桩和振动打桩两类,本项目采用D220 型柴油打桩锤,为冲击打桩的一种,打桩时噪声级一般为为80dB(A)85 dB(A)。水下噪声冲击式水下打桩为海上风电场施工期间最大的水下噪声源强。桩基施打的水下噪声源强主要取决于桩柱管径、重锤敲击能量等。根据厦门大学监测到的水

7、下打桩相关数据,小型桩(钢管桩管径70cm)声源级约198dB re 1Pa-m;直径2.5m钢管桩的声源级为215dB re1Pa-m,本项目所选桩直径1.9m,本项目管桩施打时水下噪声源强预计为215dB re1Pa-m。(4)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 本工程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禁止直接排放入海,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不大。(5)对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四方面:钢管桩基础、浮筒基础范围内的底栖生态环境被破坏,栖息于这一范围内的底栖动物将全部丧失。钢管柱打桩产生的噪声对海洋生物存在一定影响,根据预测,本项目桩柱施打时水下噪声源强可达215dBre1

8、Pa-m,不同鱼类在不同声压级条件下会产生逃离、昏迷、死亡等的反应。风电场电缆需要开沟埋设,电缆沟开挖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完全的损害,本工程海底电缆总长25.1km。电缆沟施工面宽按10m计,则电缆沟开挖范围为0.251km2。在该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永久性的损害;电缆沟开挖使海底泥沙再悬浮,增加所在海域的含沙量,降低海洋中浮游植物生产力,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响;(6)水下炸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本工程海底电缆铺设施工需在登陆段局部区域进行炸礁作业,炸礁量不大,约2500m3。由于炸礁量较小,且电缆铺设埋深约2m左右,炸礁工艺拟采用水下裸露药包爆破法。一次最大起爆量90kg。炸礁所造成的振动和水

9、下冲击波,可能将对岸上建筑物及附近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7)大气污染源 在海域施工区,施工船舶和机械在运行中也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影响海上大气环境质量。此外施工临时场地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行会产生一定量废气,主要污染物质包括NOx、CO、SO2等。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经采取措施后,影响不大。(8)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本工程主要固体废物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约345人,若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45kg/d,这些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理,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评价将提出相应环保措施。1.2.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风力

10、发电的工艺流程是利用自然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海域水文动力及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风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海底地形,对工程区附近的潮流场将产生一定影响,风机基础周围的流速可能发生变化。随着局部流场的变化,局部海床自然性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使该区域的冲淤情况发生一定改变。(2)对区域海域水质的影响项目运行无生产污水排放,但风机设备日常运行需定期更换润滑油机油等,若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的水质污染。此外海底电缆外包沥青麻被长期暴露在海底腐蚀环境下,其浸出物质可能对海洋水

11、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3)对鸟类的影响风电场对鸟类存在阻挡、干扰作用,风电场存在对迁徙鸟类的影响。风机存在鸟类撞击的风险,风机存在对鸟类活动范围的影响等。风电场区域的光源是影响夜间迁徙鸟类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在遇上大雾、降雨、强逆风或无月的夜晚,鸟容易被光源吸引,向着光源飞行,这种趋光性极易造成鸟撞上光源附近的障碍物。项目区400m以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少,风电场的建设占用的面积较小,且风电场建设后,鸟类仍可以停留在项目区。因此风电场建设后,对当地鸟类的栖息地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对鸟类的栖息地影响在可接受范围。(4)噪声影响水上噪声影响由于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周围5km 内

12、无噪声敏感目标,仅通航航道有船舶来往,另外风电场运行期间,场址范围及周边有可能有部分渔船作业。低频噪声对船舶上的人群有可能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船舶过往时间较短,且渔船作业的临时性,其影响基本不大。水下噪声影响本项目水下噪声影响类比已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影响,结果表明,风机的总体水下噪声级较低,基本上与原有的环境背景噪声级相当,在距离桩基200800m 的监测点,垂直方向以1m 水深的水下噪声相对稍大些,比3m 水深可高出1015dB/1Pa,但总的谱级不高。频率高于100Hz 时,谱级均在116dB/1Pa 以下;频率高于500Hz时,谱级在110dB/1Pa 以下。(5)电磁辐射的影响35

13、kV 海底电缆在埋深3m 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效应不明显。在假设的理想条件即电缆金属护套完全接地情况下,电场将严格限制在每个核内部。对于三芯35kV 的集群海底电缆,由于磁场在海域介质中的衰减特性,在离机群中心距离1m 外,磁感应强度已降在10-6T 以下。远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工频电场4V/m和磁感应强度0.1mT的评价标准。本风电场输电电缆埋设于海底2m以下处,输电线路沿线基本无电磁波射线的不利影响。(6)对渔业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路由区登陆点入海约3km范围内,渔民在养殖区及附近海域布设渔网进行海洋捕捞作业,风电场建成

14、运行后,为保护海底电缆和风机的安全运行,该海域禁止底拖网、抛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渔业捕捞量,从而引起经济收入下降,对渔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风机桩的存在,特别是在迷雾天气,渔船与风机桩相撞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渔船和风机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7)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南日水道主航道在鸬鹚岛、北碇屿以东,但鸬鹚岛西侧水域也是千吨级以下中小型船舶出入兴化湾、石城港的习惯航路。现场调查发现常有船舶从路由区中部海域通航,并在航路两侧锚泊。风机运行对通航会造成一定影响,船舶抛锚也会对海缆运营期安全造成威胁。2 环境现状评价2.1 水动力环境(1)平海湾附近海域潮流性质一般为正规半日潮流,海区潮位观测

15、期间的月平均潮位、最高潮位、潮差冬季均高于夏季。其中平均潮位冬、夏季分别为25cm和19cm;最高潮位分别为355cm和340cm;平均高潮位分别为266cm和251cm。最低潮位分别为-401cm和-344cm;平均低潮位分别为-214cm和-216cm;最大潮差分别为707cm和674cm;最小潮差分别为266cm和281cm;平均潮差分别为479cm和467cm。海区平均落潮历时长于平均涨潮历时,但各站的涨、落潮历时相差不大,差值约1314分钟。(2)调查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侧,当潮波进入调查海域时,受地形影响,逐步由前进波转化为驻波,调查区的潮波运动表现为前进波往驻波的过渡区域。大、中、小潮期间有较明显的旋转流性质,这种潮流的方向和速度,不断随时间而变化。由于受鸬鹚岛及周围岛礁的影响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