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1521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2012.2修订)发布时间:2012.11.26 来源:金华市人防办规划处防空地下室设计总体要求为布局合理、防护可靠、功能完善、规模适当、平战结合。分整体层面和相关专业进行说明。一、整体层面1、报批资料应齐全。一般包括如下报批资料:项目的发改委批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建设项目规划红线图(均为复印件);全套防空地下室施工图(附电子刻录盘,其中建施图为全套)及相关设计计算书。2、设计单位资质应符合要求。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应由具有人防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设计,其它项目可委托具有民用建筑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设计。3、施工图设计深度应达到规定要求。防空地

2、下室设计应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08FJ06)和金华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实施细则(金人防200492号)要求。要求设计人防工程总平面图,标注防空地下室所处位置、范围、标高,人防主/次要出入口、通风竖井、防爆电缆井的定位尺寸及与周围建筑关系1,以及战时水源、电源的接入方式。4、工程类别、功能、等级等应作明确规定。在目前上级对各城市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金华市本级暂按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其中金东经济开发区、金西经济开发区、除规划主城区范围外的双龙风景旅游区、仙源湖风景旅游区可按乙类防空

3、地下室设计),省人防重点城市和省人防重点镇暂按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若今后上级有相关规定出台,从其规定。功能等级以人防主管部门核定的意见为准。5、平战转换设计应明确。根据上级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工作要求,防空地下室除战时水箱、战时干厕、抗爆隔墙、临战封堵预留口、柴油发电机组(含EPS/UPS电源)外,其它设施设备包括预埋预留管线均应一次施工安装到位,临战封堵板或构件平时须放置到位。因此,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应按关于进一步规范防空地下室建设管理的通知(金人防200785号附表“防空地下室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表”注明,以明确防护设备安装到位要求和明确平战转换的部位、时限及工程量等2。6、方案设计或初步设

4、计应优化。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请及时报当地人防办审核。若民用建筑项目未进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会审,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对防空地下室的政策要求和平面布局征求当地人防办的意见,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定稿后及时报请人防主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人防设计条件”,在防空地下室建筑平面设计定稿后其它专业深化设计前及时报请人防主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人防初步设计批准文件”,以利优化工程布局、提高战备、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施工图设计审查顺利通过。二、建筑专业1、关于人防工程布局和连通问题。(1)新建的大、中型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等民用建筑必须修建人员掩蔽工程以满足自身掩蔽需要,并适当考虑邻近已开发区域所欠

5、的人员掩蔽需求;新建的小型、零星民用建筑可统一易地修建,战时人员掩蔽纳入邻近区域的人员掩蔽工程。(2)整个项目分期开发建设的,防空地下室也宜分期规划建设,让防空地下室规模适当、均衡布局。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3(3)合理规划布局防空地下室位置,防空地下室宜布置在整个地下室的侧边和角部,并避免包围设备用房如配电房、水泵房、空调机房等,以利地下室平时各种管线在普通地下室内穿越。(4)合理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优先考虑现有汽车坡道出入口、自行车坡道出入口作为战时防护单元主要出入口,充分利用地面楼梯出入口作为防空地下室战时出入口,每个防护单元须有两

6、个及两个以上战时出入口,每个抗爆单元宜各自对应一个战时出入口。(5)提高防空地下室的利用率,在总建筑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空间方面尽量让防空地下室内部通透一些,通行方面尽量方便利用一些,使用方面尽量多一些车位等可使用面积,转换方面尽可能减少平战转换量等,平时使用宜少用砖墙分隔。(6)防护单元之间应采用一框双门连通;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密集区域,要求防空地下室尽量与其它人防工程或普通地下空间连通,若短期内尚无条件连通则须设置预留连通口;防空地下室若靠近城市人防疏散坑道宜连通。4(7)防空地下室临战封堵后不宜影响相邻普通地下室的使用,如一个地下汽车库,分防空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若将防空地下室设在汽车坡道

7、和普通地下室之间,则防空地下室临战封堵后将导致普通地下室战时不能停车,将产生普通地下室的战时征用问题,同时也造成临战封堵数量不合理的增加。(8)每个防护单元内的平时使用功能宜单一,两种及以上平时使用功能不宜设置在一个防护单元内,如汽车库加储藏室、汽车库加自行车库等。(9)一般情况下防空地下室不宜上下两层叠加布置,在上下两层叠加的总宽度确实能满足要求或者上一层为物资库设计时,实现上下两层叠加布置也是可能的,此时须避免上一层的染毒区排水管通至下一层清洁区内。2、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面积是否符合规定。(1)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3.2.6条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对防护单元可按防护区面积计算(即防

8、护密闭门和防护密闭墙以内的建筑面积),对抗爆单元可不计人防出入口染毒区面积。5(2)实建面积按防护区面积加出入口面积核定,其中:与普通地下室交界算至墙轴线,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合用的出入口算一半,汽车坡道作为战时出入口时则地下室临战封堵以外起坡线以内的面积可当作出入口面积,防护区内临战封堵后无法使用的面积须扣除,不计防爆电缆井面积。6(3)金华市本级的民用建筑项目应建面积具体计算方式详关于进一步规范防空地下室建设管理的通知(金人防200785号)和关于优化市区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政策的规定(金人防20094号)两个文件的有关规定。3、战时出入口总宽度相关规定。(1)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

9、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7人员掩蔽工程的掩蔽人数可按建筑面积乘以0.7作初步核算。需要说明的是,有时楼梯净宽确小于门洞净宽,则此时楼梯净宽视作门洞净宽(注:楼梯净宽可按楼梯间净宽的一半计,若有防火分隔墙须扣除,人防主出入口的楼梯间防火分隔应考虑承受爆炸冲击作用或战时作拆除处理)。(2)尽可能地将地面楼梯出入口和坡道式出入口与防空地下室采用密闭通道方式连通,以利平战时通行,楼梯出入口与主体连通不建议采用一框双门封堵,主要考虑这样的可能:即在战时地面仓促下来的人群遇到一框双门封堵

10、时,容易在楼梯间发生挤压踩踏事故,同时防空地下室区域内的住宅单元楼梯宜全部通至防空地下室,以利战时人员的迅速掩蔽。(3)一个防护单元至少具有两个出入口,一般情况下有主要出入口(排风口部)、次要出入口(进风口部和纯密闭通道口部),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与其它人防工程的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8,也不包括一框双门临战封堵口9。(4)两防护单元共用出入口计算须作有效分解,即标明两防护单元各进出人数。(5)当直接通至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总宽度实在难以满足规定要求时,若附近相邻普通下室有楼梯间或汽车坡道/自行车坡道,也可在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间设密闭通道通至普通地下室,借用普通地下室的楼梯、

11、汽车坡道作为战时出入口10,此时要求相距的距离不能过长(在方向感明确的前提下,建议小于商场的消防疏散距离30米),且所经过的通道顶板和楼梯段按防倒塌要求加强。(6)当防空地下室位于负二层及以下时,若战时地面或楼面出入口设置数量有困难,可利用负一层的汽车坡道或自行车坡道进出,具体做法为负二层通过楼梯间上到负一层,再从负一层的汽车坡道或自行车坡道到地面(注:负一层为汽车坡道时,该出入口在平时不能做为消防疏散口)。(7)人防物资库战时物资出入口设计,根据人民防空物资库工程设计标准(RFJ2-2004)第3.4.6条规定,物资出入口有三种最小宽度和高度要求,分别是1.52.5、2.52.5、4.02.

12、5,11并且注意物资出入口密闭通道上的两樘门宜在同一直线上以方便物资运输,并宜采用汽车可进出的方式(即将两道大门作为密闭通道)。4、主要出入口设计。(1)根据第3.3.1条要求,每个防护单元应有一个主要出入口,而且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阶梯式或坡道式出入口(符合第3.3.2条规定的防空地下室除外)12。(2)尽量选用室外出入口,充分利用汽车坡道和自行车坡道,利用方式为正面封堵(指汽车坡道),距封堵一定距离处,侧边设出入口(凹进或设垛头以避免防护密闭门门扇侧边受冲击);砌体结构的倒塌范围取0.5倍建筑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倒塌范围取5.0m;室外出入口设在防倒塌范围以外时设单层轻型建筑,以

13、内时须设防倒塌棚架;主要出入口通道的顶板应满足防倒塌荷载要求(若防空地下室位于负二层,则所经过通道的顶板、底板作全部加强处理)。(3)当条件限制(满占红线),核6、6B级满足下列条件的不设置室外出入口:与有可靠出入口的其他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不低于本工程)相连通;上部建筑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地下室至首层的梯段上端与室外的距离不大于2米;首层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应设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米的防倒塌挑檐;主要出入口与其中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5.0米。135、人防

14、门、活门和临战封堵宜按总参图集选用。目前最新的总参图集为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RFJ01-2008)。按总参图集选用主要有以下四点考虑:(1)从防护角度,总参人防门双侧闭锁装置能较好地承受负压作用(即抗反弹作用)。(2)从密闭角度,总参人防门能较好地保证密闭,其密封胶条和密闭肋相配合可有较大的变形,万一人防门安装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偏差时,若偏差不是很大,则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也能较好地满足密闭要求(但此时存在自动开或自动关现象)。(3)从运输安装的角度,总参人防门四边全部为槽钢,起运、吊装、撬动、使用、维护均比较方便,而国标门四边为钢板卷制,相对易变形、破损。(4)从方便转换的角度,一个地

15、区封堵型号和人防门型号的相对统一有利于临战封堵转换和更换检修,便于统一制作安装,避免出现混淆。6、临战封堵设置应合理。(1)每个防护单元临战封堵数量不宜超过两处,不限一框双门临战封堵。(2)临战封堵门框墙(含梁)封堵一侧应平齐,另一侧宜平齐且宜与柱同宽,临战封堵门框墙(含上挡墙/梁)一般500以上并宜和柱同宽,以利结构加强和内侧砌筑密闭砖墙。(3)临战封堵高度按图集要求取规定高度,不宜大于3米,一般选用2500、2600、2700及3000。(4)临战封堵宽度一般对外出入口封堵不宜大于7米(满足消防双车道要求),对内通道封堵不宜大于6米,若采用封堵板则临战封堵宽度一般按整米设计,即一米一块封堵

16、板。(5)封堵凹槽设置:凹槽两端应伸入门框墙侧规定尺寸,且应在凹槽两侧设置暗门槛夹牢;对外出入口封堵在封堵侧设有“宽240深135”凹槽(LFMDB系列)、“宽500深150”凹槽(HFL系列)或“宽300深150”凹槽(GLF系列),需要说明的是,钢筋砼预制梁封堵和槽钢组合梁封堵在2008版总参选用图集中已取消;防护单元间连通口的内封堵(FMDB系列)应设置与封堵框自带的“宽140深130”凹槽,也宜在凹槽两侧设置暗门槛夹牢。(6)按总参图集选用临战封堵型号,甲类工程须满足防核辐射厚度要求。即在封堵框内侧砌筑密闭砖墙和或封堵外侧堆垒砂袋(包括钢结构人防门临战封堵),采用钢筋砼材质的一框双门临战封堵时不必堆垒砂袋。(7)临战封堵一侧的主次梁高差和临战封堵门框墙侧边距正交梁距离须满足规定净空要求,一般要求300以上,临战封堵下侧主次地梁(若有次地梁的话)高差须满足凹槽设置深度要求。(8)2米以内的门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