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31398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生 2 0 0 2 2 0 0 3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 人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 西北政法学院阎亚林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与社会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 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现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内 容与方法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研究积极的应对策略,主动迎接入世 对高等法学教育的挑战,加快培养现代法律人才。 一、拓展视野,加快发展 1 进一步解放思想 2 1 世纪初叶,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人世的新形势下,我们认为政法院校应进一步明确和处理以下几个关 系:坚持正

2、确办学方向与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坚持学校已有的办学特点,努力打 造自己鲜明的办学特点和个性;同时,要将国际化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各 项工作中去,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扩大规模和保证质量的关系。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 强化质量意识,不仅用地域的标准来衡量教育的质量,而且要按国际质量 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三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 关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注重专业素质、 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有机结合;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坚持以教学为 中心,以科研促进和提升教学质量;

3、是学校发展与条件保障的关系。坚 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加快发展步伐 近三年来,通过大幅度扩招,我国高校在校生虽然翻了一番,但从总 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人世将使人才 需求更加旺盛,国外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对高新 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 技术人才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高 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熟练掌握外语,精通涉外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将供不应求。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境外教育资源的介入一方面有利于加 快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将使高等教育原已存

4、在的东西部地区的不平 衡性加大。 人世将对高质量的法律人才形成迫切需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跨国、跨地区的纠纷将日益增多,法律关系更趋复杂,新型法律关系将 层出不穷。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和数量都将呈现高增长的局面,这必将 对法律职业者,尤其是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和跨国公司法律工作者 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国内法律的制定和运作过程将越来越多地与国际社 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趋同,国家的立法需要大量的法律研究者和实 践者积极参与和配合。随着国际经济组织数量的增长和强制性管辖权范 围的扩大,法制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熟悉并善于利用现有国际法律、惯例, 能在国际组织中为国家掌握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权

5、的高级法律人 才更加紧缺。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外国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工作者将 有机会参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因此,人世将使中国法学教育机 遇与挑战同在,从而对高质量的法律人才提出加快培养的紧迫要求。 二、调整目标。深化改革 1 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加入w T o 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对高校人才目标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 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 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 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法学教育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目 标,加强学生对国际法律

6、和外国法律及其政治、经济背景的了解,大力培 养能够面向世界的法律通用人才,使他们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 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人世意味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意味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成 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高校必须调整教育重心,把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改变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 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切实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着力培养一大 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精通W T O 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这也要求我们加快调整和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模 2 0 0 2 2 0 0 3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

7、式。应当开展对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家司法考试实施的研究,下大力气加 强学生的国际经济与法律、外语、计算机多种能力及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跨系选修、辅修,积极培养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 建立本硕连读、3 + 2 、4 + 1 等培养制度。 2 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核心领域的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走上快车道。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课 程理念,吸纳国内外法学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紧密结合新世纪我国立 法、司法、执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及时丰富和充实专业教学内容,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

8、 理解教育的内容,如可在专业的选修课设置方面增设国际经济组织概论 课程、欧共体法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等课程,并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可把 W T O 规则作为全校性必修课,组织编写有关教材,把有关w T 0 的案例 讲授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法律价值意识,可在法学专业基 础课中规定学生须修读一门课程,如比较文化学、西方哲学史、西方政治 思想史、国别历史和文化、国际政治关系史和国际经济关系史等。 应当让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把英语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 抓,强化英语特别是法律、经贸英语的教学,适当增加公共外语的课程量, 增设外语写作和口语等提高表达能力的课程,大力提高师生的英语能力 和水平。

9、可在研究生教育和高年级本科教育中,逐步提出对外国部门法 或国际组织法律课双语教学的要求,争取在短时间内,运用外语教学的课 程比例明显提高。同时,在教材编写方面,鼓励编写方式的创新,鼓励部 分课程用英文编写教材或合编、改编、借鉴和直接引进原版的国外先进教 材,大力推进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要继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精讲与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积极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法及案例教学,开设法律诊所 课和疑难案件辨析课,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 设,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

10、,应积极研究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 的运用与推广,使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不断提高。要加大人力、技术和 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法律教育信息资源库,特别是国际和国别电子法律文 献数据库,努力拓展教学资源的总量。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机会与境外法 学院展开合作,与之互换远程教育课程,拓展授课时空,实现教学手段的 现代化。 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 3 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近年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实现了跨越式发 展,连续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 5 。与此同时也使得高 校教学管理与质量问题突出。而问题的核心在于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机制急需建立和完善。主要表

11、现在:教学管理观念滞后,以教学 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和服务思想还停留在形式上,教学 工作中心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队伍不稳 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 理机制。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尤为迫 切。 入世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向高校提出了加强制度创新、 加快建立现代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紧迫任务。首先,要通过创新,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教育教学规律的现 代教育教学制度与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第二,要建立人才培 养过程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学分制,实行“宽进

12、严出”制和筛选淘汰机 制;扩大学生选择课程、教师、专业以至选择学校的范围与力度;完善校内 分配体制和奖惩制度。第三,要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机制。建立开 放型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大政府对高校教学质量宏观管理和监督的 力度,扩大社会参与高校质量管理和监督的范围,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 和毕业生质量社会跟踪制度,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学历、文 凭、学位等互认) 交流合作,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 三、以人为本。加强建设 近年来,学校规模在迅速扩大,同时,2 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教师 大批退休,使得高校师资队伍非常紧缺,高校的专任教师面临着严峻的形 势。即使现在有大批年轻教师补充上去,

13、也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 扩招后,许多学校采用加大教师特别是基础课教师工作量的办法,有的教 师一周安排3 0 课时、2 8 课时的教学任务。或者采取小班课改为大班课 的应付办法。据统计,我国高校生师比已达1 8 :1 ,世界发达国家生师比 最高也就是1 4 :1 ,如果按1 4 :1 计算,我国高校还缺近1 0 万专任教师。 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补充教师、培养教师。是我国 高等教育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当务之急。 就我国法学教育教师队伍情况分析,2 0 0 0 年高校法学专业的师生比 已从1 9 9 1 年的1 :1 5 达到1 z 3 0 ,十年间法学教师数量的增长并不多

14、,而 2 0 0 2 2 0 0 3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 教师的流失问题仍然困扰着法学院系。现有教师数量的不足,使得教师 整天忙于上课,甚至上几百人的大课。在一些新建的法学专业,要开齐 1 4 门法学核心课程都有困难。统计显示,我国法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仍然偏低,1 9 9 9 年法学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3 1 ,远低 于教育部属院校的这一比例( 6 3 ) 。部分教师的知识面偏窄、知识陈旧、 知识结构单一、实际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教师师德建设与继续教育急需加强。教师管理改革有待深化,尚未建立 起相对稳定和出入有序的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15、。 入世将使人才竞争加剧,现有的一些高层次人才会流入外国机构,法 律、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服务业的开放将不仅使这些行业在经营上受 到冲击,而且在人才上也面临严峻形势。而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将更 严重。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更为急迫。 我们认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明确人才 是资源、人才是创新、人才是导向、人才是效益的观念,应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以良好的环境稳定骨干队伍和 吸引优秀人才,以保持师资实力;第二,争取更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 目,提供充裕的研究经费,使优秀人才在较好的条件下创新和参与竞争; 第三,划拨充足的培养经费,使教师能够根据需要,在职攻读学位,特别是 脱产到国外著名学府研修深造,从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第 四,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的能力;第五,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具有内在更新、提高机制的动态性 教师队伍,以适应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要求;第六,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合同 制度,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