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31311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4.1 数值模拟对象4.2 有限元建模4.2.1单元定义和材料定义4.2.2实体建模4.2.3网格划分4.2.4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4.3 水工隧洞施工过程模拟4.3.1初始状态模拟4.3.2毛洞开挖工况模拟4.3.3毛洞支护工况模拟4.3.4计算结果查看及处理4.4 水工隧洞运行期模拟4.4.1运行期内水压力的模拟4.4.2运行期外水压力的模拟水工隧洞施工及运行的ANSYS模拟由于ANSYS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面广,可以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的各个专业领域中,包括水工隧洞、地下厂房、高边坡、重力坝、拱坝、截流堰等水工结构;水轮机组的动力分析;水文预测以及高速水力学等。基

2、于对ANSYS基本操作的进一步熟悉,并建立对水工结构ANSYS分析的概念,本章以一个典型水工隧洞的开挖过程为例,简单介绍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并以此作为初学者的入门实例。2.1 数值模拟对象对于实际工程而言,对所要数值模拟对象的熟悉程度是进行有效的ANSYS建模和正确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熟悉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地形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分层、断层、节理、裂隙等)、地层及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如果涉及到渗流分析或温度分析,则还需要水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等)、纵横剖面、水文条件以及荷载条件等,以及工程的施工工法,工序安排等,从而为有限元的建模提供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有限元数值模拟

3、,只是对实际工程的高度近似,换句话说,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同。因此,对实际工程需要进行一定的简化,否则是无法、也不可能进行数值模拟的。图4-1 水工隧道的简单实例问题描述:以一个简单隧洞为例,隧洞内径6m,衬砌厚40cm,地层均质,隧洞进行全断面开挖,开挖后进行一次性衬砌支护。问题抽象:从描述中可以分析,分析为平面应变问题,问题中涉及两种材料(岩石和混凝土衬砌),研究区域根据一定的规则选取为100m100m(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介绍)矩形区域,工程分析过程分为3步,即初始状态毛洞开挖支护。2.2 有限元建模启动ANSYS Product Laucher,定义好工作目录和文件名称。建议不同的工程

4、建立不同的工作目录,文件名称尽量取与工程名称相关且最好包含日期信息,以便日后对计算过程的回顾和再利用。如目录取为Shuigong,文件名取为Tunnel060824,如图4-2。然后运行Run(如目录不存在,则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直接点击确定,则在相应位置新建,若已存在,则点击Browse去选取,文件名同样如此),进入ANSYS主操作界面。图4-2 工作目录和文件名的定义2.2.1 单元定义和材料定义1单元定义从前面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次分析为平面应变问题,单元形式为平面应变单元。则单元的定义过程如下:(1) 进入前处理状态Preprocessor(在完成网格划分前都不用退出前处理器);(2) 点

5、击Element TypeAdd/edit/delet,弹出Element Type对话框(图4-3)。图4-3 Element Type对话框图4-4 Element Type对话框(3) 点击增加单元按钮Add,弹出单元类型库对话框Library of Element Type(图4-4)。(4) 在左侧A框中选择Solid,对应在左侧B框中选择Quad 4node 42类型,即为平面四边形单元,单元编号默认为1,点击Ok退出,则在Element Type对话框中显示已定义的单元Plane42(图4-5)。图4-5 平面单元的选取 图4-6 已定义的平面单元Plane42(5) 平面应变的

6、定义。一般来说,Plane42默认为平面应力单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改。点击图4-6中选项按钮Options,弹出对话框(图4-7),在A框K3的下拉菜单中选择Plane stain项,在B框K5项选择Integration pts,点击Ok确定,退出到图4-6状态。图4-7 平面应变的定义(6) 点击Close,完成单元定义。2材料定义从4.1中分析可知,整个分析中涉及到2种材料,即围岩体和衬砌混凝土(均假定为各向同性材料)。因此需在ANSYS中定义2种材料,定义过程如下:(1) 点击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材料模型行为定义框Define Materi

7、al model behavior(图4-8),左侧列表中默认一种未定义参数的材料,这里定义为岩石材料,编号1。图4-8 材料模型行为定义框(2) 双击右侧框内的Structural(结构)Linear(线性)Elastic(弹性)Isotropic(各向同性),弹出对于材料1的线性各向同性材料性质的定义框(图4-9)。图4-9 材料性质定义(3) 在EX框(弹性模量)框中输入4e9(单位为Pa),Prxy(泊松比)框中输入0.25,点击OK确定,退回图4-8状态,则左侧框中出现线性各向同性性质项(图4-10);图4-10 已定义的线性各向同性性质项(4) 点击图4-10右侧框中的密度项Den

8、sity,弹出对话框密度定义对话框,输入2400。图4-11 密度的定义(5) (通过以上1-4步则定义了材料1线弹性分析所需的参数,图4-12)图4-12 已定义的材料1参数(6) 定义材料2(混凝土衬砌)的参数。在图4-12中点击材料MaterialNew model(新建材料),则左侧框中出现Material Model Number 2,重复(1)(4),定义材料2的参数为Ex=2e10,Prxy=0.167,Dens=2500。图4-13。图4-13 材料2(衬砌混凝土)参数的定义在图4-12中点击材料MaterialExit退出材料定义,点击或进行保存。通过以上步骤,则定义了所需的

9、材料,若有更多材料,则重复以上步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析(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蠕变分析,动力分析)所需的参数是不同的。2.2.2 实体建模所谓实体建模,就是对通过创建点、线、面的方式,在ANSYS实际反映研究对象的体形特征,从而建立网格划分的基础。本实例的最终实体模型包括围岩区域、衬砌区域(开挖后要回填)、开挖区域(不回填,形成隧洞)三个区域,在实体上表现为面Area。建立面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生成点生成线,再由线生成面,二是直接通过ANSYS工具生成面。1通过点、线生成面建模过程:(1)生成关键点点击Model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Cs(通过输入

10、坐标直接生成关键点),弹出对话框(图4-14)。其中第一行为关键点编号,不输则按顺序系统自动进行编号,第二行为三个方向坐标值,平面问题时则Z值不输。按上述方法依次创建点(-50,-50),(50,-50),(50,50)和(-50,50),完成四个关键点的创建,则工作面出现4个关键点(图4-15)。图4-14 关键点的创建图4-15 已创建的关键点(2)由点生成线点击ModellingCreateLinesLinesStraight Line(通过关键点创建直线)。弹出选点建线对话框Creat Straight Line(图4-16)。先连接关键点1和关键2。鼠标依次点击1点和2点,则生成线1

11、(自动按顺序编号为1),按此方法,可以连接点2和3、3和4,4和1,依次生成线24(图4-17)。图4-16 创建直线对话框图4-17 创建直线(3)由线生成面点击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By Lines(通过线创建面)。弹出Creat Area by Lines(图4-18)。依次点击线1、2、3、4,点击OK,则形成一个矩形面(图4-19)。 图4-18 创建直线对话框图4-19 创建面(4)创建隧洞及衬砌由于隧洞及衬砌为圆形/圆环形,可以通过ANSYS的工具直接创建,再通过布尔运算对圆进行操作,生成开挖区、衬砌及围岩区。具体操作如下:点击ModelingC

12、reateAreasCircle(圆形)Solid Circle(实体圆),弹出实体圆面创建框(图4-20),图中的三个输入框中,WP X和WP Y为圆心位置(不输值时,默认圆心位置在整体坐标系的原点;若圆心位置不在整体坐标系原点,则需通过移动工作平面来实现圆心位置的确定)。这里,隧洞内径为6m,外径为6.4m。在图4-20对话框中的Radius中输入6,点击Apply,创建内圆;再输入6.4,点击OK,创建外圆。(点击鼠标右键,点击Replot,可以看到三个有重复区域的面,图4-21) 图4-20 创建实体圆对话框图4-21 创建的三个实体圆通过上面的操作,在工作面上存在3个面Area,但三

13、个面存在重合,因此,必须对三个面进行布尔操作,形成相互独立但边界连接的三个区域,即围岩区、衬砌区和开挖区。点击ModelingOperateBooleansOverlapAreas(对面进行叠合操作),弹出对话框(图4-22)。选择对话框中的Pick All,对所有的面进行操作,从而形成三个区域。 图4-22 对面进行Overlap对话框图4-23 经过布尔操作的圆面(5)精细实体模型经过上面的操作,初步形成了实体模型,可以进行网格的自由划分,但这样获得的网格往往没有规律性,同时没有突出重点(比如在隧洞周边的网格需要密一些)等等。因此,可以对这些区域进行切割,划分为4个相同且对称的区域。具体做

14、法是:在矩形区域的4个线/边中点创建4个关键点,连接成直线,然后用直线去切割3个面。ANSYS操作:A 显示所有的线:Utility MenuPlotLines;B 在线1的中点创建关键点:ModelingCreateKeypointsOn Line w/Ration,对话框(图4-24),选择要创建点的线,点击Apply,弹出对话框(图4-25),在Line ratio(0-1)中输入0.5(表示中点),Keypoint Number默认,点击OK,即在创建了线1上的中点(图4-25),按此方法,创建其他3条边线上的中点关键点。图4-24在线的中点创建关键点C 连接关键点13和15,14和1

15、6,形成2条直线(按图4-16图 4-17的方法创建);D 显示所有的元素:Utility Menu PlotMulti-Plots;E 对3个面进行切割:点击ModellingOperateBooleansDivideArea by Line,弹出对话框Divide Area by Line(图4-25),点击Pick All,弹出对话框,再点击Pick All,完成对面域的划分。为了便于查看面,将面以颜色进行区分,做法为:Utility Menu Plot CtrlsNumbering,弹出对话框,对图4-26中三个框选的部分按图中进行选择,点击OK,即可显示面(图4-27)。 图4-25 切割面图4-26 以颜色显示面设置图4-27 以颜色显示的面通过以上操作,即完成了所有实体模型的创建。由于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重合的元素,必须对此进行处理。在ANSYS中的做法是:点击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Merge Items,弹出对话框,选择框中的All(图4-28),点击O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