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1254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__王新荣教程(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辅具在儿童康复的临床应用,王新荣 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辅 助 器 具 的 历 史,最早的辅具拐杖:古埃 公元前1398年 最早的轮椅:中国南北朝 公元525年,辅 助 器 具 近 代 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出现假肢制造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制订了以伤残退伍军人为对象的假肢研究计划,成立假体研究开发委员会,各地成立康复工程中心,辅 助 器 具 定 义,定义: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辅 助 器 具 的 分 类,2005年实施国家标准GB/T16432 残疾人辅助器具分为 11个大类 135个次类 741个支类三个层次,辅 助 器 具 分 类,

2、用于个人医疗 用于技能训练 矫形器和假肢 生活自理和防护 个人移动 家务管理 家庭及其它场所使用的家具及适配件 通讯、信息及信号 产品及物品管理 改善环境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休闲和娱乐,功能康复理念(ICF),使存在健康问题的个体在一定生活环境中获得或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 1、提高身体功能,弥补生理残障 2、改善活动参与障碍 3、改良不利环境因素 4、利用积极的个人条件和因素,辅助器具的重要性,辅具,辅具,辅具,辅具,案 例,完全不能独立行走、不能自由玩耍、,可以独立行走、安全玩耍,使用助行器,其它康复治疗手段短期难以实现,9,辅具在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1、功能训练:楔形垫、滚筒、训练

3、球 2、矫形器:上下肢、躯干、足踝 3、个人移行辅具:各类拐杖、助行器、轮椅 4、用于ADL辅具:穿衣、饮食、转移等,辅助器具的作用,1、粗大运动功能训练 2、精细运动功能训练 3、感觉统合训练 4、神经、骨骼肌肉系统训练,粗大运动功能训练辅具,楔形垫、滚筒、训练球、圆柱球、儿童爬行架 作用: 1、辅助进行各项功能性训练 2、提供各类不同平面、运动环境 3、减少治疗师和患儿负荷,楔形垫,头部控制 坐位平衡和坐位辅助 促进中线游戏与手眼协调 躯干伸展 肩胛与骨盆的稳定性训练 翻身与爬行的动作促进,楔形垫,滚 筒,空心和实心两种 康复训练:俯卧、仰卧、坐位 抗重力伸展 上肢支撑 脊柱伸展 纠正大腿

4、内收 爬行训练,滚 筒,训 练 球,肌张力高:降低肌张力,减轻痉挛 肌张力低:提高抗重力能力,增加肌力 辅助进行各项功能性训练,训 练 球,圆 柱 球,爬 行 架,训练患儿手脚爬行时的协调能力 帮助患儿克服异常的运动模式 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精细运动功能训练辅具,分指板、插板、套杯 1、促进儿童精细运动发育 2、提供不同游戏和项目 3、发展认知和感知觉,分 指 板,五指伸展 降低肌张力、纠正异常姿势,感觉统合训练辅具,过河石、跷跷板、独角椅 1、促进儿童各类感觉及感觉统合发育 2、提供不同接触面、不稳定平面和游戏 3、平衡、本体感觉、触觉等训练 4、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发育,神经、骨骼肌肉训练辅

5、具,提供肌力、步态、姿势等训练,如:踏步器、步态训练器、平衡杠 作用: 1、辅助患儿完成正确的运动训练 2、提供阻力、支持力等,儿童常见矫形器及应用,踝足矫形器:脑瘫、马蹄足 膝关节矫形器: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 髋关节矫形器:发育性髋脱位(DDH) 躯干矫形器:脊髓损伤、特发性脊柱侧凸 上肢矫形器:脑瘫、上肢骨折术后、手部畸形等,踝足矫形器,内外翻足、尖足和各种瘫痪性疾患引起的足踝关节不稳等 作用: 1、可起到扩大足与地的接触面 2、加强体重的支持和足踝关节的稳定性 3、防止足部变形 4、改善步态,鞋 垫,轻度足、踝问题纠正,促进正常儿童足部发育 作用: 1、为足底提供额外的支撑 2、辅助跟

6、骨、距下关节、跗骨稳定 3、改善下肢和骨盆的重力线和稳定性 4、纠正前足的姿势和位置 5、可配合其它踝足矫形器一起使用,临床应用,适用: 程度较轻的平足、足外翻、足跟外翻、舟骨下陷、足内翻、足内收等 马蹄足、儿麻、脊柱侧凸 禁忌:中度以上痉挛以及踝关节不稳患儿一般不使用,髋关节矫形器,控制髋关节活动,如外展控制器能使髋关节屈伸自由活动,控制髋关节内收或旋转 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早期预防及术后防护,也用于剪刀步态的脑瘫( 抑制其内收肌群痉挛) 、防止和治疗继发性髋关节脱位,儿童个人移动辅具,辅具使用原则,姿势、运动、稳定性,身体节段包括:头、胸、骨盆、下肢和足 身体节段通过脊柱、骨盆、

7、膝、踝和肩关节联系 姿势是一个或多个阶段,节段在空间中的定位 姿势是运动先决条件,最邻近节段的稳定性是此节段运动控制先决条件 每个环节和链的不稳定会对运动产生影响 中心环节对人体稳定性影响更大:脊柱、骨盆,32,先进移动辅具对 运动控制的作用,儿童康复高精尖康复技术:运动控制与适应、神经功能重塑、生物力学理念 可以改变身体节段稳定性 提供稳定支撑 改善身体生物力学结构 提供良好的运动控制训练条件 感觉促通,目标定向训练( Targeted Training),英国康复医生和工程师合作设计 利用特殊辅具帮助运动障碍儿童进行运动控制学习,目标定向训练,在站立位自上而下改善儿童运动控制能力 训练起始

8、部位是临床评估中最需要稳定性训练的关节或身体节段 训练起始节段以下身体部位由辅具控制稳定 由上而下进行阶段性训练 目的:获得身体节段的运动控制能力 如坐位平衡不是实现独坐,而是获得坐位主动控制能力,目标定向训练辅具作用,稳定训练节段以下的身体部位 减少过多关节负重 解放双手进行自由活动和训练 提高主动控制能力 操作简便,非专业人员进行使用和训练,实 施,治疗师或家长辅助患儿站立位 确定 哪些节段控制是正常的 哪些节段开始变得不稳定 利用辅具稳定住定向训练节段(the targeted joint)以下部位 逐渐降低定向训练节段,髋以下节段控制,需要时,纠正长短腿、足部畸形造成的不对称,膝、髋可

9、能需要支持矫正达屈曲30度,稳定从后方支撑股骨,将支持身体部位软组织压平,但保证安全、稳定,膝过伸控制,股骨前方,足带,胫骨结节,足跟,所有的包裹带需统一的宽度,脑瘫患儿常见异常姿势,1、头颈部:前屈、后伸 2、肩部:内收、屈曲 3、腰腹部:前凸 4、骨盆:前倾、屈曲 5、下肢:屈膝尖足、膝过伸,姿势维持作用,降低肌肉张力、预防挛缩 维持神经肌肉功能 预防压疮 增加舒适与耐受度 诱发正常动作发展 加强呼吸与消化功能 增加稳定度 增进与环境的互动 方便照护与教育提供,姿势维持移动辅具,坐位、站位实施目标定向训练 提供合理稳定支撑面 缓解异常姿势 为其它身体节段正常运动提供条件,坐 姿,坐姿按照控

10、制能力可以分为三类: 支撑坐姿:骨盆与躯干无支撑能力则无法坐,有重度的结构或功能性畸型者通常需要头部支持 手撑坐姿:须靠手支撑来保持坐姿 放手坐姿:不靠双手支撑可以长时间坐,良好坐姿作用,使患儿呈反射抑制姿势,抑制原始反射 降低肌张力,使之接近正常 控制异常运动模式 保持身体躯干直线姿势 促进正常神经运动发育 预防骨关节畸形 使体重分散防止褥疮,提高坐位耐久力,姿势维持辅具的选择,维持正确姿势 最大程度减少支撑面积和支持力,从而更好发挥自身主动能力 最少受到辅具带来的不利活动的因素限制 最大程度发挥患儿自身参与活动,按坐姿控制选择辅具,意大利Ormesa坐姿椅,临床应用:适用于放手坐姿、手撑坐

11、姿或坐位能力相对较好患儿 优点:支撑面稳定、合理、安全性高、可让患儿进行上身各项功能活动、舒适、趣味性,丹麦R82矫姿椅,适用于支撑坐姿 优势:靠背动力设置,有效缓解痉挛 头部控制良好 靠背角度调节头部不下滑 附件功能齐全随意拆卸、安装,携带方便,R82 轮 椅,适用于支撑坐姿 优势: 整体角度可调 座椅角度、深度可单独调节 向后向前移动座椅,改变重心,可做推车,站 立,五月的孩子髋部不稳定,需要父母的帮助下支撑体重,双足上、下蹬 十月的孩子扶持支撑体重,尝试站起和维持平衡 一岁的孩子髋部稳定、下肢有力、开始迈步,站姿维持,良好姿势:矢状面站立重力线 -在颈部前方 -通过肩 - 胸部前部 -

12、腰椎后部 - 通过髋关节 - 在膝关节前部 - 踝关节前方,良好的站姿,有利于头部控制训练 防止髋、膝、踝等部位挛缩 防止躯干侧弯 降低髋、膝压力 促进骨骼生长 有利于感知觉发育 有利于呼吸和消化 手和其它部位更好的活动 有利于兴趣、认知活动能力提高,新的研究:(SVA: segment to vertical angle),定义:身体矢状面上某节段的摆动角度与水平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身体节段前倾、后倾角度,从垂线开始为0度,研究表明,正常站立支撑中期小腿前倾10-12度,膝盖在中足上,大腿、骨盆、躯干的运动链,SVA 角 过伸的膝 过屈的髋 屈曲的躯干 SVA角 10-12 稳定的膝 稳定的髋

13、 稳定的躯干 SVA角大于 20 屈曲的膝 屈曲的髋 不稳定的躯干,纠正站姿目标,体重对称分布于双足 骨盆对称,前倾角适当 重力线与站立支撑线尽量吻合 头部和身体位于中线 提高上身功能的训练,站立时支持面重要性,支撑面越稳定,运动自由度和范围越大 当支撑面不稳定时,上肢活动受限 髋、膝关节稳定支撑对站立、行走非常重要,站 立 训 练,1岁后应尽早开始让孩子保持一定站立时间 获得支持体重的能力非常重要 对于不具备站立能力患儿,不能过度长时间站立,疲劳后关节完全处于被动站立状态,对训练有消极意义,应采用每天站立几次,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Ormesa儿童站立架小天牛,稳定的固定带 保证直立,纠正足部

14、内收外旋 允许身体小范围运动,拆卸方便 可进行目标定向训练,儿童站立架小天牛,适合于脑瘫、小儿麻痹、下肢残疾或下肢肌力较弱、躯干控制能力差的儿童,俯 卧 站 立,肌张力低下、头部上半躯干控制差、身体局部稳定不佳儿童可使用俯卧站立 姿势控制主要靠胸板及侧支持板如骨盆与膝支持板、外展鞍板与脚踏板 同时使用桌面则有助于对上半身的支持、对称性与手部活动的进行,倾斜式站立架蝴蝶,提供直立及俯卧站立 主体支架可倾斜,诱发孩子抬头挺胸 颈背伸肌训练 倾斜可做放松训练 防止髋、膝、足屈曲紧张或痉挛 增加训练时间 增加视野、活动范围 有利于感知觉发育,R82站立架,角度调节 俯卧、仰卧、直立站立功能 站姿维持符

15、合生物力学需求 移行方便 多配件、多功能,R82可用于站立目标定向训练,助 行 器,步行式和轮式助行器 轮式助行器又有前置式和后置式,两轮和四轮区别 儿童领域多用轮式助行器,助行器选择,1、支撑面积:能力越差,需要支撑面积越大 2、重心:尽量避免前后、左右倾倒 3、步态:避免交叉、蹲伏等异常步态 4、支撑稳定性:能力越差,需要稳定性高 4、行走范围:可适合行走范围越广越好 5、可调节性,前置式助行器,适用于上身稳定性相对较好,骨盆和下肢运动能力较差患儿,R82助行器,U形稳定设计 高度、宽度调节 前倾角度调节,提供不同行走能力支撑 行走时步态、旋转不受限制 似手型稳定固定带,固定胸部、髋部,提

16、供躯干稳定 分髋功能,抑制交叉步态 前置、后置互换,ORMESA 助行器,与普通比较,ORMESA 创新,第一款进行高度调整时,始终将重力中心维持在一条轴上的助行器 减少对孩子身高进行重新测量和使用额外附件的麻烦,其它产品:高度调整时,重心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需要众多型号,后侧支撑感觉应位于骶骨中线,头、躯干、下肢力线,上肢功能得到训练,ORMESA 助行器,骨盆未得到稳定控制,出现异常步态,患儿花更多体能用于姿势控制,手型固定带,舒适、稳定的控制骨盆躯干,患儿步态正常,轻松,姿势稳定,解放上肢做其它功能活动,结 论,多学科合作 评估使用再评估 强调功能与参与,发挥最大效应 先进理念:稳定、支撑、运动控制、矫形、移动统一体,谢谢大家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