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31184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丫 5 c l r - : 摘要 论文题目:C y c l i n D l 在大肠 专业: 硕 士 生: 指导教师: 凋亡抑制因子 S u r v i v i n、 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学 王海明签名: 许延发 教授签名: 摘要 目 的: 观察S u r v iv i n 和C y c l in D l 在大 肠 癌组 织中 的 表达, 探 讨 其 与 大肠 癌发生、 发展及预后的 关 系及临 床意 义, 以 及S u r v i v in , C y c l i n D l 大肠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 ( S - P 法) ,检

2、测4 4 例大肠癌组织、 3 0 例癌旁组织、1 0 例正常乳膜组织 中S u r v iv i n , C y c l i n D l 的 表达, 结合大肠癌的临床、 病理指标和预后进 行 相 关 研 究 。 选 用S P S S f o r w in d o w 1 0 .。 统 计 软 件, 应 用才 检 验 进 行分 析, 采用K a p l a n - m e i e r 乘极限 法 估计生 存率, 并 用l o g - r a n k简化法 进行 时序检验。 结果: ( 1 ) 大 肠 癌组织中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的 表达明 显高 于

3、 癌旁 组织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而与 淋巴 结 转移、 D u k e s 分期 显 著相关 ( P 0 .0 5 ) . ( 3 ) S u r v i v i 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 S u r v i v i n阴性患者 ( P 3 . 2主要仪器和试剂 3 , 2 . 1主要仪器 ( 1 ) L e i t z - 1 5 1 2 型半超薄切片机西德 ( 2 ) B H - 2 型O L Y M P U S 显微镜日 本 ( 3 ) 恒温电 烤箱重庆实验设备厂 ( 4 )电 热恒温水浴锅广东省汕头市广播设备厂 ( 5 )格兰仕微波炉 ( 8 0 0 W)中

4、国格兰公司 ( 6 ) P H S - 2 5 型P H值计 ( R E X )上海市露磁仪器厂 ( 7 ) X W - 8 0 A旋祸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 12 . 2主 要试剂 ( 1 )羊抗人S u r v i v i n 多克隆抗体美国S a n t a C r u z 公司 ( 2 ) 鼠 抗人C y c l i n D l 单克隆 抗体美国S a n t a C r u z 公司 ( 3 )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美国Z y m e d 公司产品 ( 4 )二甲氨基偶氮苯 ( D A B )显色剂北京化学试剂厂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A P E S 粘片剂

5、( 6 ) 过氧化氢 ( 11 2 (3 2 )甲 醉液 ( 7 ) P B S 缓冲液 ( x )柠檬酸盐缓冲液 美国S I G MA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3 . 3实验方法 S - P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步骤: ( 1 ) 载玻片在清洗液中 浸泡2 4小时后, 用自 来水冲洗干净, 放入 9 5 %酒精中浸泡1 2 小时后取出, 擦试干净后放入A P E S 一 丙酮 ( A P E S : 丙酮= 1 : 5 0 ) 液中浸醛1 0 秒钟,自 然干燥备用。 ( 2 ) 全部 标本4 g m连续 切片, 贴附 于

6、备用玻片, 置5 7 恒温电 烤 箱中过夜; ( 3 ) 将切片取出浸入二甲笨中脱蜡5 分钟x 3 次, 再置入无水乙醉5 分钟x 3 次; ( 4 ) 将组织切片放入甲 醉双氧水混合液 ( 3 0t o H 2 场:甲 醉= 3 : 1 0 0 ) 中, 室温下孵育2 0 分钟,以 减少内 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 5 ) 用蒸馏水漂洗1 分钟x 3 次, 再用P B S 液 ( P H = 7 . 5 )漂洗5 分 钟x 3 次; ( 6 ) 浸入新配制的柠棣酸盐缓冲液( P H = 6 . 0 ) 中, 置于微波炉( 9 2 1C ) , 5 分钟x 2 次,以 修复由 于福尔马林固定所

7、遮盖的抗原; ( 7 ) 取出切片, 室温放置2 0 分钟, 冷却后用P B S 漂洗5 分钟x 3 次: ( ( 9 ) 弃去多余血清, 用滤纸擦净组织周围液体。 滴加1 : 3 0 羊抗人 S u r v iv i n 多克隆 抗体或鼠 抗人C y c l i n D l 单克隆 抗体7 0 闪 ; 使其完全 覆盖 组织, 置湿盒中4 冰箱过夜; 1 0 )将切片在室温下复温3 0 分钟,用P B S 液漂洗5 分钟x 3 次; ( 1 1 ) 滴加即用型生物素 标记的二 抗7 0 川 , 湿片 盒内 室 温下孵 育3 0 分钟。 ( 1 2 ) P B S液漂洗 5分钟x 3 次, 滴加

8、即 用型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 过氧化酶复合物,湿片盒内 室温下孵育3 0 分 钟; 材料和方法 ( 1 3 ) P B S 液漂洗5 分钟x 3 次; ( 1 4 ) 将切片置入新配制的D A B - H 2 0 : 液中显色,显微镜下控制显 色时间,显色约5 分钟; ( 1 5 )漂洗终止反应; ( 1 6 )乙醇梯度脱水; ( 1 7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 . 4结果判定 以己 知S u r v i v i n 染色阳性的宫 颈癌. C y c l i n D l 染色阳性的乳腺癌组 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以 P B S缓冲液分别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应 用( ) L Y M

9、P U S 双目 显微镜观察所有染色切片, S u r v iv i n 阳性染色主要定 位于肿瘤细胞胞浆中,为粗细不一的棕黄色颗粒。光镜下观察 5个不 同高倍视野, 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数 0 .0 5 ) , 即 S u r v i v i n、 C y c l in D l 表达与患者性别无关。 在 ? 6 0岁、 0 .0 5 ) ,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年龄无关。 见表 2 0 表2 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 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例数 S u r v i v

10、 i n 表达( 率)C y c l i n Dl 阳性 率) 阴性 阳性( 率) 阴性 性别 1 0 ( 7 1 . 4) 1 9 ( 6 3 .3 ) 6 ( 4 2 . 9 ) 1 2 ( 4 0 . 0 ) 4C ,.且凡 女男 1 5 ( 5 7 . 7 ) 1 4 ( 7 7 . 8 ) 1 0 ( 3 8 . 5 ) 8 ( 4 4 . 4 ) 1 6 1 0 26l8 犷 检 验 P均 大 于0 .0 5 4 . 2 . 2 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 大体类型及浸润深度的 关系 在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各组中,S u r v i

11、v i n表达率分别为: 5 0 .0 % ( 2 / 4 例 ) 、 6 2 .5 % ( 5 / 8 例 ) 、 6 8 . 8 % ( 2 2 / 3 2 例) , 各 组间 无 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 C y c l i n D l表达率分别为2 5 .0 % ( 1 / 4例) 、3 7 . 5 % ( 3 / 8例) 、 4 3 . 8 % ( 1 4 / 3 2 例)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显示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肿瘤大体类型无相关性。 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侵及翁膜或猫膜下层、侵及

12、肌层、侵及浆膜、 侵出 浆膜外四组, S u r v i v i n 表 达率分 别为3 3 .3 % ( 1 / 3 例 ) 、 5 0 % ( 1 / 2 例) 、 6 4 % ( 1 6 / 2 5例) 、 7 8 . 5 % ( 1 1 / 1 4例)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 C y c l i n D l 表 达率分 别为6 6 . 7 % ( 1 / 3 例 ) , 5 0 . 0 0/ . ( 1 / 2 例 ) , 3 6 .0 % ( 9 / 2 5 例 ) 、 4 2 .9 % ( 6 / 1 4 例 ) , 各 组间 无显著性 差异 ( P

13、0 .0 5 ) , 表明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 虽然统计学分析显示S u r v i v i n 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 但随癌 组织浸润深度: 猫膜或薪膜下层,肌层,浆膜*浆膜外, 其S u r v i v i n 表 达率逐渐升高。见表3 、图2 a A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 2 . 3 S u r v i v i n , C y c I i n D l 表达与 肿瘤组织类型及分化 程度 的关系 在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组中, S u r v i v in表达率 分别为6 1 .3 % (

14、 1 4 / 3 1 例 ) 、 8 7 . 5 % ( 7 / 8 例 ) 、5 0 .0 % ( 1 / 2 例) 、6 6 . 7 % ( 2 / 3 例) , 各组间 无显 著性差 异( 外。 0 5 ) ; C y c l in D l 表达率分别为3 5 .5 喊1 1 / 3 1 例 ) 、 5 0 . 0 % ( 4 / 8例) 、5 0 .0 % ( 1 / 2例) 、 6 6 . 7 % ( 2 / 3例)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 显示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无相关 性。 在高分化癌

15、、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组中,S u r v i v i n表达率分别为 6 0 .0 % ( 3 / 5 例) 、 6 2 . 5 % ( 5 / 8 例 ) 、 6 8 .6 0/ o ( 2 1 / 3 1 例) , 各组间 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C y c li n D l表达率分别为 4 0 .0 % ( 2 / 5例 ) 、 5 0 .0 % ( 4 / 8例) 、 3 8 .7 0/ . ( 1 2 / 3 1 例) , 各组间 无 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 表明S u r v i v i n , C y c l i n D l 表达与肿瘤分化程

16、度无相关性。见表4 0 表4 . C y c l i n D 1 是G 1 期正 调 控因 子。 协同 作用表 现在 调控点 顺序性改变: 在G 1 期, C y c l in D l 过表达,导致周期起始点G U S 失控, 缩短G 1 -S 期转换, 细胞迅速进入S 期, 加速细胞增殖; 在G 2 / M, S u r v iv i n 与纺锤体微管的结合, 保护有丝分裂细胞器的完整性,即间接抑 制C as p as e 活性, 抑制凋亡, 又加 速细胞 转 化。 两者发 挥 着独自 作用同 时, 在不同的调控点使细胞周期紊乱, 导致细胞增殖异常和凋亡抑制, 细胞增 殖与凋亡平衡破坏, 促使肿瘤发生和发展。 实验亦证实了 肿瘤的发生是多 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过程, 其机制错综复杂。 细胞凋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亡和细胞周期紊乱在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检测S u r v i v i n 和 C y c l i n D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 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 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