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30292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讲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汛减灾知识培训材料 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活动,按照政法委的安排、结合防汛工作实际,我将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防汛及避灾减灾方面的一些常识。防汛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常规业务,过去一直有一个观念,防汛就是看河道内涨了大水才叫防汛。但近年来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防汛工作又有了许多新的难题,对我们的防灾避灾减灾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基本常识在讲如何防灾减灾之前先给大家讲及几个日常生活中都会遇见的常识性问题。 1、降雨量是怎么测量的?降雨一毫米到底是多少? 降雨量是指单位面积上降雨积水的深度。专业单位用专门的仪器测量。我们也可以用下面的简易方法测量:雨

2、前,在空地上放一个上下口径一致的圆柱形容器,并记录降雨的起止时间,待雨过后,用尺子测量得到的水深,按毫米计算,即为一个过程的降雨量。降雨量的单位用“毫米”表示,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2、雨量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听到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大到暴雨等专业术语,那么降雨量是怎么分级的呢,我国气

3、象上按24小时内降水量进行雨量等级划分:1)小雨:0.1-9.9毫米;2)中雨:10.024.9毫米;3)大雨:25.049.9毫米;4)暴雨:50.099.9毫米;5)大暴雨:100.0199.9毫米;6)特大暴雨:大于等于200.0毫米。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到大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 3、什么是汛期?汛期是怎么确定的?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第20条规定:我省长江流域每年5月至10月为汛期,黄河流域每年6月至10月为汛期。汛期又分为非主汛期(5月、6月、10月)和主汛期(7

4、月、8月、9月)。镇安是长江流域,每年的5-10月为汛期,7、8、9月为主汛期。4、暴雨预警信号等级有哪些?划分标准是什么?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mm以上,或者已达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二、常见灾害种类及防灾避灾方式按照国家自然灾害统计制度对

5、灾害的分类,我国常见的灾害有:旱灾、洪涝、风雹、台风、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滑坡和泥石流、病虫害和其他灾害等,除了台风对我省没有直接影响外,其余灾害在我省均普遍存在。我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地带,河沟众多(河流沟溪多达34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条)。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县的主要灾害有暴雨、洪涝、山洪灾害和泥石流,这也是我县的防灾避灾重点所在。防灾避灾就如同看病行医,要先知先治,未雨绸缪,防胜于治,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灾更经济,更人道。那么面对这种种灾害我们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防灾、避灾、减灾呢? 1、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各级政府要在

6、县、镇、村、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的广大群众中积极开展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广大百姓平时多了解一些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 2、制定预案,落实责任。县、镇、村要在汛前制定各类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各类责任人和转移安置、抢险救灾等应急处置措施。 3、加强防范,高度警惕。发生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时,要时刻观察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河流上下游要做到消息互通,如有涨水或其他异常,迅速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4、及时预警,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

7、鸣锣、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5、遭遇灾害,果断躲避。在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山体滑坡时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应向滑坡体两侧跑。6、组织转移,有条不紊。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要按事先制定的转移路线和地点进行转移撤离。 7、洪水围困,理性求救。遭遇围困时,有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要想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同时要主动采取自救措施。当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要安

8、排家人向屋顶转移。二是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三要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8、建房修桥,科学选址。建房、修路、架桥等要科学选址,避开洪水、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域。9、行洪河道、严禁弃渣。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10、自然生态、人人保护。很多的灾害都是人为的活动和不利的自然条件相互作用诱发的,要防治灾害就要保护生态环境,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从根源上防止灾害发生。三、我县典型易发灾害及防灾避灾方式1、洪水洪水是指连续降雨、

9、暴雨或迅速的融冰化学、水库溃坝等引起的江河、水库水量迅猛增加和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在我县是易发多发的灾害之一。洪水的特征常用洪峰流量来表示,这由水文部门通过专业方法测量。我们通常说的大洪水特大洪水,实际上是指洪水等级,是根据古今人们对洪水所能抗御的能力来划分的。根据本省气候和河流特征以及洪水的重现期,陕西省一至五级洪水的重现期划分如下:200年的为极大洪水。我们平常说的百年一遇洪水,是指频率为1%的洪水,它并不是要过一百年才发生一次,而是每年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发生的频率为1%。洪水有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溃坝洪水几种类型。当洪水来袭时我们怎么办?在汛期,对容易遭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群众来

10、说预防是关键,应该养成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有关预警信息的好习惯。除了电视等公共媒体之外,现在的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也都是很好地了解天气情况的渠道。容易遭受洪水地区的群众在发生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时,要时刻观察河水位,河流上下游要做到互联互通,如有涨水或其他异常,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迅速转移。政府部门会在洪水到来前,提前发出灾害预警,此外还会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手段不间断地向受威胁的群众传达转移通知,包括转移方式、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等内容。接到通知后,我们应服从当地政府或村组的安排,有序的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在向安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切记不要慌乱,慌乱不仅无济于事,还会造成更坏的后果。在转移和撤

11、离时可以适当的带一些物品,最重要的是饮用水和食物。但在紧急救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人员安全的转移出去,而不要考虑过多的带什么东西,以免耽误了最佳逃生时机。洪水来袭时怎样逃生脱险洪水来袭时,我们可能被困在树上、屋顶上,许多遇险者因此感到特别害怕,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求生。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要及早的选择避难所。河沟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两岸的高处跑。一般选择距家最近,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避难所。二要积极主动寻求生机,如果被洪水围困,被困者一定不要表现绝望或者消极的等待救援,而应该积极主动寻求生机。三要谨慎下水。洪水汹涌时切不可下水,水中的漩涡、暗流以及上游的漂浮物极易对人造

12、成伤害。严禁打捞漂浮物。四要互帮互助。在遭遇灾害时,我们常常觉得很无助,但互帮互助也是摆脱困境的有效手段。碰到他人遇险时,我们到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 2、山洪灾害山洪灾害是指由于持续或短期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暴发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有季节性强、区域明显、来势凶猛、成灾快、破坏性强等特点。山洪灾害有极强的破坏性:山洪会冲毁农田,造成农业大量减产,有时造成连续多年的减产减收;山洪冲塌房屋,使人们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山洪造成城镇受淹,各单位的财产损失十分严重;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迅线路等中断;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

13、害往往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有时甚至造成大坝、堤防溃决造成更大的破坏。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的威胁?以下几点也是我们农村在建房选址时应当注意的。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脚下的居民,最易受到山洪的威胁。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这些地方直接受到山洪的冲刷,不宜建房。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因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函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

14、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5)暴雨时毫无思想准备,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活动和休息的人群。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最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注意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危害。山洪灾害如何防御容易遭受山洪灾害地区的群众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在汛期,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养成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有关预警信息的好习惯。生活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一定要在平时学会观察,留神自己周围的地形地貌,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

15、移的思想准备。为自己选一个一旦山洪到来可以躲避的安全地点以及到这个安全地点的路线。根据深夜凌晨突发山洪、泥石流造成死伤惨重的历史教训,凡是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河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在山洪来袭之前,受灾害威胁群众应按照当地政府或村组安排的转移方式、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有组织有计划的转移和撤离。在向安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切记不要慌乱。 3、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激发的,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动量大的特点,并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泥石流的发生有其规律性,掌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避灾减灾。泥石流发生有以下三个规律: (1)季节性:我县泥石流的暴发主要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多雨的主汛期。(2)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雨、洪、地震的共同影响,而雨、洪、地震总是周期性的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