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27594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活动记录第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培训活动记录 第( 1)次主题对韵歌研讨主持 周玲萍培训对象人数8时间9月26地点一(4)、办公室活动过程记录1. 上午第二节课,翁意雯老师在一(4)班执教了识字5对韵歌。2. 第三节课,在教导主任周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评课。(1) 翁老师对这堂课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本堂课分成六个板块进行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对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体验等活动中识字。(2) 周老师对翁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值得肯定的是:1)导入新课时,翁老师创设了游戏情境:生字宝宝邀请我们去汉字王国做游戏,你们想去吗?不过,想进入汉字王国必须会读大门上的对韵歌。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习兴

2、趣,同时,提出学习任务,激活学习动力。2)第三句没有识字任务,但仍然强调读,落实课后读文的要求。结合舟山风光图片课件,帮助感受“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意境,激发兴趣和情感,为读好这句话奠定基础。需要改进的地方:1) 识字的方法还可以多样化。“风”、“雨”可结合象形文字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2) “云”的书写笔顺应把每一个运笔顺序板书出来。(具体资料附后)活动照片呈现 5对韵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生字宝宝邀请我们去汉字王国做游戏,你们想去吗?不过,想进入汉字王国必须会读大门上的对韵歌。别急,这首对韵歌就是我们课本中的第五课。咱们赶快去看看吧!2.教

3、读课题,认读“对”字,并组词。(1)谁会读课题?(2)教师带读生字。我读对,对对对。不小心碰了别人,我们要说哪三个字?(对不起)师问生答:这是什么对?对不起的对。(3)齐读课题。二、范读全文1.(课件出示全文)对韵歌怎么读呢?想不想听老师读呀?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师读哪个字,你就看那个字。2.教师边指汉字边范读: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三、教读识字1.教读“云、雨、风” (1)(出示第一句)这首对韵歌一共有三句话。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你认识哪个字? (指名读)师生对读:我读云,云云云。我读雨,雨雨雨。我读风,风风风。(2)练读第一句。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教

4、师范读“云对雨,雪对风”。男女生对读。2. 教读“花、鸟、虫” (2)(出示第二句)谁认识第二句话里的生字?(指名读)师生对读:我读花,花花花。我读鸟,鸟鸟鸟。我读虫,虫虫虫。(2)练读第二句。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分组对读。3.(出示第三句)第三句有点难读,谁会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舟山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美丽的普陀山、朱家尖、东极、桃花鸟,这些地方的山绿绿的,水清清的,风景非常优美,这真是山清水秀。看,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就是柳绿桃红。我们的家乡美不美?让我们带着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4.自由

5、读全文。(出示全文)小朋友们,刚才,每一句话都读了一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会读吗?好,打开课本,翻到13页,手指着字,眼睛看着字,把第五课读2遍。(学生自读)5. 师生对读全文。男女生拍手读对韵歌。四、游戏识字1.创设情境:同学们,对韵歌会读了,识字王国大门打开了! “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咱们赶快去看看吧!生字广场上,六个生字宝宝早早准备好了。图画宝宝迫不及待地来找朋友了。如“花”的教学: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小朋友,对不对?(对对对,花花花)这是什么花?(指台上的小朋友)(红花的花) (指台下的小朋友)“鸟”字强调:鸟字这一点像什么?(鸟的眼睛)这儿像什么?(鸟的身子)鸟字是不

6、是很有意思呀? “雨”字强调:雨的四点像什么? “云”:大自然很神奇,他会变魔术,有时候天空中出现乌云(图片和文字),有时候出现彩云,有时候出现白云。 小朋友们,你们想看看古时候的“云”字是什么样子吗?(出示“云”演变过程:古时候,人们用两横代表天空,横的下面画个圈代表天空中各种形状的“云朵”。从古至今,云字不断变变变,直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汉字多么有意思呀!)2.开火车读字卡。生字宝宝找到朋友太高兴了,跳到字卡上和大家接着玩开火车的游戏。3.课间休息:小火车到站了,我们下车休息休息吧!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律动,跟随老师做各种有趣的动作)。五、学写“云”字1.创设情境:我们一起把云

7、字宝宝送回田字格家吧!2.学习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笔画,叫撇折。教读笔画撇折,示范书写,师生书空。3.谁来说说“云”字的笔画和笔顺?他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写一遍吧!(学生书空,口诀:一笔短横,二笔长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云云。) 4.云字的笔画和笔顺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呢?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第一笔是短横,第二笔是长横,注意横要写平,写在横中线上,左低右高。第三笔是撇折,从中心点起笔,先向左,顿笔,折向右。第四笔是点,由轻到重。)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评议六、巩固识字1.拍手对读:同学们,汉字王国的旅行马上要结束啦!生字宝宝都躲到对韵歌中去

8、了,会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边拍手一边背。对韵歌教学反思 普陀小学 翁意雯我们知道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学习是儿童接触书面语的开端,汉字是儿童接触世界、认识世界最有效的凭借之一。儿童识别、书写及运用汉字的能力将决定他今后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汉字是表意文字,字与字之间不仅部件组合存在联系,汉字间架结构还隐含着事物之间联系、演变、发展的过程。要激发一年级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借助汉字文化内涵,将汉字符号图片化、故事化、儿歌化,将汉字符号与汉字内涵紧密结合。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识别汉字,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能真正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落到实处。这首对韵

9、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时,我分成了六个板块:1、导入新课 2、范读全文 3、教读识字4、游戏识字 5、学写“云”字 6、巩固识字一堂课下来,觉得比较成功的是这几方面:一、凸显听读学习,纠正读音部编教材的第一单元编排先学习汉字,打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方法。来这正好符合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汉字的规律。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在学前,儿童已经掌握大量的生活用语,主要学习的方式就是口耳相传。他们生活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学到的发音各不相同,学习的汉字也各

10、不相同。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正音。二、游戏贯穿始终,增强乐趣从儿童本位角度考虑,作为教师,绝不能忽视他们内心的“游戏精神”。游戏之于儿童,是一种认识世界、收获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到低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身为教师,一定要“满怀童心”,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获得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一板块中,创设了这个的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生字宝宝邀请我们去汉字王国做游戏,你们想去吗?不过,想进入汉字王国必须会读大门上的对韵歌。别急,这首对韵歌就是我们课本中的第五课。咱们赶快去看看吧!第四板块中,花了十多分钟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识字:同学们,对韵歌会读了,识字王国大门打

11、开了! “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咱们赶快去看看吧!瞧,六个生字宝宝早早准备好了。图画宝宝迫不及待地来找朋友了。学生运用以形成的游戏的方法来识字,如,虫: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小朋友,对不对?(对对对,虫虫虫)这是什么虫?(毛毛虫的虫)请你当老师,你问大家答:这是什么虫?毛毛虫的虫。这样朗朗上口的问答形式,学生非常喜欢。“开火车读字卡”这个游戏学生也很喜欢。生字宝宝找到朋友太高兴了,跳到字卡上和大家接着玩开火车的游戏。老师说“哪列火车开起来”,学生答“这列火车开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学生感到特别轻松、快乐。三、注重图文并茂,文字溯源唐兰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明:“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

12、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已有识字积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组词教学时,我们能明显发现他们的同音字“区别意识”很弱。这就说明,学生之前的“识字”,全是通过死记硬背或者生活中不断强化而记住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字义。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对于简单的字理还是能消化和接受的。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文化史。教师理应从文化的角度发掘其内涵,给学生渗透一些字理意识。如“鸟”的教学:让学生比较鸟图和“鸟”字,仔细看一看,鸟字这一点像什么?(鸟的眼睛)这儿像什么?(鸟的身子)鸟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教学“云”字时,出示“云”演变过程,并解释:古时候,人们用两横代表天空,横的下面画个圈代表天空中各种形状的“云朵”。从古至今,云字不断变变变,直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汉字多么有意思呀!本节课也有几点不足之处,正如周老师所说的:识字的方法还可以多样化。“风”、“雨”可结合象形文字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云”的书写笔顺应把每一个运笔顺序板书出来,这样更利于一年级学生识记。 通过教研组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年级的识字同样可以寻找汉字文化内涵,识字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我们还能在识字中培养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