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27575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讲_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教学要点: 1.了解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3.了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趋势。 4.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1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阶段。自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来,资

2、产阶级不断开拓世界市场,打破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以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为轴心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随之产生。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以及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得以创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为了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公开树立起了共产主义旗帜,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的感召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领导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等国际无产阶级组织,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

3、一定程度上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调整。 。,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学说向现实社会制度的飞跃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凯歌行进”时期。19世纪末期,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适合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完整理论列宁主义,并发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学说向现实社会制度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0多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

4、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社会主义建设和曲折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冲突与共存、合作中发展自身”是社会主义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主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开始探索苏联模式之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模式体制弊端,但其改革始终没有离开过斯大林模式的大框架。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和僵化特征更加严重。80年代以后,戈尔巴乔夫倡导“新思维”,主张“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提出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

5、义制度,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最终垮台,苏联走向解体。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社会主义进入艰难探索阶段。,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挫折。苏东剧变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内因是主要的。苏东剧变之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共产党内部发生分裂,党的主体部分纷纷改旗易帜,大多改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并相继参加了社会党国际。这些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滑坡、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民群众不满等,因此还处于探索和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在大选中,出现了右翼和左翼势力轮流执政的局面。,在拉

6、丁美洲,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陷入困境,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破产,左派重新崛起,拉美社会主义开始复兴。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他提出在拉美“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强调要以民主的方式开辟社会主义道路。2002年巴西左翼政党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巴西总统,2003年阿根廷正义党领袖基什内尔当选阿根廷总统,他们都反对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强调社会民主和公正,认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随着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这些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和运动在拉美国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悄悄出现了一波又一波

7、的“马克思热”。1999年和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都名列榜首。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指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两本书曾经对过去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3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它改变了“资本的逻辑”,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奠定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第三,它有效地遏制了帝国主义战争,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8、的重要力量。 第四,它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支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为发展中国家找到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的富裕和幸福的正确道路。 第五,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资本主义以强大的压力,迫使资本主义社会改善劳资关系,对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进行某些改良和调整,使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三个基本的层面,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

9、民努力追寻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历史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三件大事。 第一,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第二,通过社会主义

10、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三,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社会主义生命力的充分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三个方面彰显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突破了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给社会主义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在所有制上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和高度

11、集权的部门管理;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实行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等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三是中国

12、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以丰富和发展,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解释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所谓一脉相承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包括它们都具有共同尊奉的经典文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本、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的价值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等。,3.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力

13、地反驳了“西方中心论”构建的话语体系。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欧洲的崛起只是短暂的瞬间,欧洲文明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形式,可是一些西方学者却将西方文明解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模板或典范,将西方价值“建构”成为所谓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并没有选择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也没有走苏联东欧“改旗易帜”的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以铁的事实有力地反驳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雄辩地证明: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世界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不仅证明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同样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

14、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道路,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准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而选择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1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从中国古代诗经的“小康”、礼记的“大同”到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大同书的“大同世界”、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

15、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太阳城”、“新和谐公社”,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实现即人类的彻底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包括了广大劳动者的解放。人类解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实现,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进程一般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无产阶级的政

16、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即夺取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前提,经济的社会解放为人类解放奠定社会物质文化基础。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达到人自身的解放,即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 如果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如果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讲起,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至今已经有160多年。从革命运动上讲,1871年巴黎工人阶级发动革命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也有140年。从社会主义制度上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将近一个世纪。通过价值感召、理论传播、社会运动、制度建设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已经渗透到全球的每个角落。,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当代资本主义自身还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要打破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打破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