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26058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规划管理讲解(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信息化规划管理,主讲:王劲鸿,学习目标,了解经营管理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 掌握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考核要点,了解经营管理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 掌握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章节内容,3.1 企业经营战略 3.2 信息化战略规划 3.3 信息资源规划,战略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的经典军事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就是表明企业(组织)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使命就是企业的目的,也就是其存在的理由。 企业战略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达到最大,竞争劣势达到最小。,3.1.1 战略,企业战略结构 公司战略 描述企业总的方向。

2、主要是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 经营战略 一般是在产品或事业部层次上。重点强调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品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经营战略包括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 职能战略 为营销、研究开发等职能领域所采用,它们通过最大化资源产出率来实现公司和事业部的目标和战略。它考虑如何建立和培育能力,以给公司和事业部带来竞争优势。,关键战略问题 企业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如果不加改变,1年,2年,5年或10年后企业处于什么位置?此结果可以接收吗? 若不能接受前面的结果,管理层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由此会带来哪些风险和回报?,3.1.2 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包括四个基本阶段:环境分

3、析,战略制订,战略实施,评估与控制。 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还要分析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被称为4大战略因素。,环境分析 从内部与外部环境中监测、评估并提取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外部环境包括机会和威胁变量,它们存在于企业外部,一般来说企业高层在短期内无法控制。它们构成了企业的生存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优势和劣势变量,它们存在于企业内部,通常企业高层在短期内也无法控制这些变量。它们构成了企业的工作环境。,战略制订 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4、为更有效的把握环境中的机会和躲避威胁而开发的长期计划或战略规划。 战略制订过程包括:明确企业的使命,确定可达到的目标,形成战略,确立政策指南。 使命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概括描述,具体表明了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目标规划行动的最终结果,即企业到什么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什么任务。,战略实施 通过行动计划、预算、规程,把战略与政策推向行动之中。 评估与控制 监测公司的活动与业绩,其目的是比较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各层次经理要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行动,解决问题。,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为求得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提高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分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总体谋划。 经营

5、战略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性。 企业经营战略的要素构成:(教材P75) 产品与经营领域 企业的成长方向 竞争优势 协同作用,3.1.3 企业经营战略的制订,经营战略规划过程 (详细内容见教材P75-76) 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环境分析过程 战略决策过程 战略规划形成和完善过程,3.1.4 战略规划的方法,(详细内容见教材P76-78) SWOT分析矩阵 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制作SWOT矩阵的步骤: 外部环境分析,分析内部资源条件,绘制SWOT矩阵。 进行SWOT分析: 组合分析 综合分析,SWOT分析矩

6、阵(图),波特五力模型 也称五力竞争模型。即通过分析五种竞争力量的状况,决定企业是否进入或继续留守或退出某个行业。 五种竞争力包括: 同行业竞争对手(现在竞争者) 潜在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 供应商的竞价能力(供方) 客户的竞价能力(买方) 替代商品(替代品生产者),五力竞争模型(图),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 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为基本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3.2.1 信息化战略规划,IT“黑洞” 企业在IT应用上的巨额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7、出现了大量IT投资无回报或回报率很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IT投资“黑洞”,简称IT“黑洞”。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定义 指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信息化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之一,要为企业总体发展目标服务,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支撑和推动十分重要。,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目标 业务匹配:指实现信息技术

8、投资与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业务目标的匹配。 竞争优势: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选择信息技术、发展创新的战略信息系统。 资源管理:建立有效和高效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计划。这里的资源是第二章里讲到的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硬软件设备、数据、网络和信息人力资源。 技术结构:制定技术政策,设计企业IT基础结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作用 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制定信息化目标和长远规划。 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全局性的优化整合。 形成信息化治理结构,为具体系统的建设提供管理规范和标准。 在组织内部达成信息化建设共识,创造变革的有利环境。,3.2.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企业信息化战

9、略规划的主要步骤是:基础信息调研(P80);能力和现状分析(P80);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战略制定等。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是最终成果。最终形成一个企业信息化战略总体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使命和目标; 企业商业环境、业务模式及流程; 企业竞争策略和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企业业务流程分析及流程改进方法; 企业信息技术与业务应用的实现方式分析; 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架构模型规划; 企业信息化业务应用架构模型规划; 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组织保障计划、项目推进计划。,信息化战略目标的确定步骤 公司战略和经营模式分析; 企业竞争力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找出业务

10、流程中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并加以分析; 信息环境分析,现有信息系统分析,外部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发展状况扫描,差异性对比; 综合分析并提出企业信息化能力与目标,根据“信息应用的策略机会”得出信息系统引入策略、信息关联资源策略等,确定信息化项目优先顺序。,信息化架构设计 制定公司完整、集成的信息平台体系架构,使其支撑公司的整体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与业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详细的可实施的技术体系结构,包括基础设施、使用标准和安全策略、数据资源分布策略、系统集成策略等 。 信息化总体架构图(见教材P81图3-3) 分析:自上至下; 制定(或形成):自下至上。,信息化战略实施与保障策略设计 根据信息

11、化战略架构设计,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和预算; 制定信息化战略宣传与信息化全员培训方案; 构建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监控体系; 构建价值评估体系(系统成本效益分析体系); 构建项目管理体系; 制定年度计划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报告内容(参考) 环境分析; 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总体架构设计; 信息技术标准; 项目分派和管理。,3.2.3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信息系统架构法(ISA) 价值链分析法(VCA)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战略集合转移法(SST) 组合规划法(PP) 战略信息系统法(SISP),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企业系统规划(BSP:Bus

12、iness System Plan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IBM提出的,也称业务系统规划法,是一种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 BSP法的基本思想:信息支持企业运行。 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变动具有适应性。 图例:见教材P84图3-6,信息系统架构法(ISA) 信息系统架构(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方法力图像建造楼房一样,采用系统性的方式开发信息系统。即描述出企业未来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

13、。 ISA从三个方面描述信息系统的架构: 描述对企业重要的对象的数据; 操作这些数据的过程或功能; 信息系统物理组成部分的位置。,价值链分析法(VCA) 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 Analysis)是从上一节中提到过的波特价值链分析演变而来的,这种方法认为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牵引方面能起关键作用。 价值链方法将一个组织看成一些列输入、转换与输出活动的集合,而每一活动都可能相对于最终服务或产品产生增值作用,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做出贡献,利用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识别并放置“信息增强器”,进行增值,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

14、s Factors)是20世纪70年代MIT推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通过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问题,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根据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决定信息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并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 其优点是能够直观的引导高级管理者综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但在进行较低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不高。,关键成功因素(CSF) 是在商务活动中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的活动。源于组织目标,即组织系统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主要步骤 了解企业目标;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 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战略集合转移法(SST

15、) 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是一种将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相关联的方法,它能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信息化战略。 这种方法将整个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一个信息集合,有使命、目标、战略与其它战略变量(如重要的环境变量约束、管理习惯、改革的复杂性等)组成。 SST法识别的目标反映了各种人员的要求,并给出了要求的分层结构,它能够保证目标的全面性,但重点不如CSF法突出。,战略集合转移法的主要步骤 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 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组织及设计原则等; 最后形成整个信息系统结构。,组合规划法(PP) 组合(Portofo

16、lio):指在信息系统上投资的数量和类型。 组合规划(Portofilio Plan):指对未来的信息系统投资的数量和范围的决策。它是确定规划层次和资源以及IT组合影响的方法。 组合规划基本思想:从战略影响中标出企业现存的和未来的IT应用组合的特征,即其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 图例:见教材P85图3-7,战略信息系统法(SISP) 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的目标是对组织IT基础结构的所有可能投资中确定一种特定的IT应用类型,并且规划其实施,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所谓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能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必需支持一个或几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不然就不能被认为是战略信息系统。 尽力在生产和销售成本上比竞争对手低; 建立独特的产品形象和品牌; 建立一个垄断的市场。,战略信息系统应该是能够驱动整个市场战略的系统,即竞争优势最终依赖于建立和运作信息系统的能力。但是任何竞争优势都有生命周期,许多战略信息系统很快被迫成为维持生存的基础性应用。 战略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创建竞争优势。 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