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25275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3.91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途径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 王忠海【摘 要】:车辆运行的成本中,燃油消耗成本占了4050,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单位车辆运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如何有效地开展节油工作,降低运行成本,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对影响公务用车节油工作的因素分析入手,结合机关单位公务车辆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加强节油管理、控制油耗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公务用车 油耗 节油管理 措施引 言近几年来,燃油价格不断上涨,而且涨幅较大,来势凶猛,给用车单位造成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据资料显示,燃油消耗成本占车辆运行成本的4050,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油耗成本的比

2、例还将进一步增加。加强公务用车的节油管理,对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以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公务车节油工作,成为公务用车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一、影响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因素影响公务用车节油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看,包括驾驶员的管理、车辆合理选配与调度和车辆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而每台车的耗油量又受驾驶员操作、车辆的排量、技术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单车耗油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公务用车的节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公务车而言,节油不仅是简单的节约燃油,更是通过对驾驶员管理、公务车选配与调度、车辆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环节,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实现公务用车以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满足最大的运行需

3、要。(一)驾驶员的节油意识和操作技术存在差异驾驶员操作技术及节油意识是影响节油工作的重要因素。驾驶员在节油意识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空挡滑行不合理、预热时间过长、车速控制不合理、空调使用不当等。驾驶员操作技术则包括:汽车发动机不同温度下的起动技术、起步加速技术、换挡操作技术、车速选择技术、行车温度控制技术和车辆滑行技术等。凡是驾驶操作技术水平高的驾驶员,节油效果就明显;反之,驾驶技术差的,节油效果也就差,甚至高出正常油耗标准。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辆车由驾驶操作技术不同的驾驶员驾驶,其油耗最高可相差20以上。其原因在于驾驶员是否能够根据车辆运行条件采用相适应的、经济合理的驾驶操作,使人机配

4、合得当,做到车辆最佳运行。因此,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促进驾驶员的节油积极性是改善公务车节油工作的有效途径,其中驾驶员的积极性是前提和关键。(二)公务车辆选配、调度和管理存在差异1、公务用车选配与调度因素直接影响油耗的高低。公务用车选配与调度包含,一是公务用车选配,它决定着所购车辆的节油技术状况。二是车辆的调度,它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效益。对公务用车节油管理而言,一方面,应选购低排量、低耗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车辆。另一方面,积极实行公务车用车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高利用效率。2、公务用车的车辆技术管理对节油管理直接相关。车辆技术状况即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性能完好情况,对日常车辆运行中

5、的油耗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车辆的技术状况与车辆维护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节油角度看,车辆技术维护的好坏是油耗直接的影响因素。一辆汽车能否节油,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好坏,涉及到操作的条件问题。(三)领导重视程度和制度落实力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公车使用单位的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节约意识比较高的,对降低包括油耗在内的公车运行成本比较重视,公务用车相应的采购、保养、使用、维护等制度就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油耗自然就会得到明显控制。反之,若单位负责人对公车运行不闻不问,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形同虚设,该单位公车的运行开支漏洞必然层出不穷,降低油耗纯属空谈。(四

6、)影响节油的其他不确定因素1、 燃油的品质。 燃油的品质包括燃油的种类和质量,如果燃油本身的品质较差,油耗的水平就高,并且还会产生其它方面的不良后果。国内成品油的供应基本上被几大巨头垄断,对车辆用户而言,选择燃油供应商的余地并不多,在确定了正规稳定的加油渠道后,这一方面基本视为不可控因素。2 、道路条件及交通环境。 道路条件是指道路的技术等级、质量、路况、线型等,交通环境指道路所在的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一般而言,道路条件和交通环境越好,车辆的油耗就越低。从公务用车角度来说,这一因素只能作为一种客观的外部因素来对待。这一方面的节油,也只能随这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二、公务用车加强节油管理

7、的途径根据以上油耗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务用车要加强节油管理工作,必须从提高驾驶员的节油积极性与技术水平、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以及合理选配车辆、使用车辆等可控因素出发,把握重点,寻找节油途径。(一)加强对驾驶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驾驶员节油意识车辆油耗的高低与驾驶员的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公务用车应加强对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培训,使其能掌握节油驾驶的有关新知识,这是开展驾驶员节油工作的基础。 1、要禁止出现空挡滑行。目前公务用车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电喷发动机,空挡滑行操作不正确,应该带挡滑行。电喷发动机和以往化油器式发动机供油方式不同。其供油方式:由ECU控制的,发动机ECU主要根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

8、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以及水温传感器的信号,来确定喷油量。当电喷发动机车辆空档滑行时,发动机的转速急剧下降至怠速,转速传感器传给ECU的转速较低,而车速传感器传给ECU的车速较高,ECU经过综合判断,错误指令喷油器再次喷油(电脑ECU的设定值是固定的),而带挡滑行,由于没有放入空挡,车轮至发动机传动机构没有分离,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相匹配,此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告知ECU停止喷油。因此说,驾驶电喷发动机的车辆滑行时,要带挡滑行。空挡滑行不但不节油反而增加油耗。2、要合理预热车辆。公务用车,冷车起动时应尽量避免延长发动机升温时间。在点火后,不要立即采用高速行驶,应该是慢慢行走几分钟,然后逐渐把速

9、度提起来。冬天的时候慢行驶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些。3、要合理控制车速。行驶中,保持合理的行驶速度,每种汽车都有自己的经济车速,在此车速下行驶耗油量低。常用经济车速大都在6590km/h。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变速行驶时因为重复加速和减速的操作行驶,油耗明显提高,所以保持中匀速行驶,加速踏板尽量保持不动,对节油至关重要;正确掌握变速时机:相同速度下,使用较高档位比使用较低档位,发动机转速相对要低,发动机较省油;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一般汽车怠速运转一分钟以上所消耗的燃油要比重新起动所消耗燃油多,所以,如果停车时间较长时,可以将发动机熄火。4、要合理使用空调。正确使用空调制冷系统。在保证制冷

10、效果的同时降低油耗,在使用空调时,设计温度不要过低,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尤其是在停车后,不要使用空调。(二)加强技能管理,明确选配、使用和保养车辆的相关标准1、优化车辆配置,合理调度,减少运力资源浪费。公务用车的购置全部纳入政府节能采购,优先选购低排量、低耗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车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汽车报废标准制度,对油耗高、车况差、尾气排放不达标,达到国家汽车报废标准的车辆必须予以淘汰,不准再使用。积极实行公务车用车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高利用效率。能多人同行的,不分乘多辆公务车辆;能用小轿车的,不用旅行车;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不派公务用车;严格控制长途用车。提倡对政府机关公务车张贴“

11、公务用车”标志,加强群众监督。2、正确维护修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汽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各种机件、零件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松动、变形、磨损及机械损伤等,若不及时进行必要的技术维护与修理,汽车的动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就会变坏,甚至可能出现意外事故。正确的技术维护与修理调整,对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技术故障及隐患,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性。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影响油耗的车辆技术状况。在发动机方面:燃油供给系统要重点进行保养和检查,防止供油系统漏油,保持空气滤清

12、器畅通,不畅通时,油耗增加35,更换滤芯时,选用原厂件,以保证可靠性。要保持发动机冷却系的正常温度,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加机油粘度和降低汽油的挥发性,增加燃油消耗。冷却水温度过高时,发动机容易产生爆震,充气系数降低,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要调整好供油提前角与喷油正时,它不仅影响燃烧压力、速度,对热效率及油耗也有明显影响。保持正常气缸压力可使发动机得到较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要使燃油供给系统工作正常,注意尾气排放,一旦排放增大,油耗将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对节油有较大的作用。在底盘方面:要加强对各总成的保养和调整,以降低车辆行驶阻力,保持适当的滑行能力,减少车辆油耗。其它方面,空调技术状况差也会导致油

13、耗增加,由于车厢温度不能达到设定温度,空调压缩机将长期运转,消耗发动机的功率,造成油耗增加。因此,多加注意。(3)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节油管理制度1、 健全节油管理机制 公车使用单位的领导同志、车辆管理调度人员和驾驶员要树立节约意识,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及时成立节油管理相关领导小组,修订和落实车辆管理相关制度,以加强日常督促考核为重点,对车辆选配、调度、使用、保养等一系列流程,通过配备和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力争达到“一目了然,不偏不漏”标准。2、 改进节油管理措施一是建立公务车辆单车核算制度。切实加强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实行加油量与行驶里程数相挂钩,逐月对车辆行驶

14、里程、用油量、百公里耗油量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定期公布单车费用支出情况,并加强监督、考核。并实行单车油耗定额管理,根据车辆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条件,来确定单车节油指标。指标制订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既不能定的过低也不能定的过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二是推行智能IC卡加油。公务用车以前多采用:领取油票和开票加油等。这些方式操作过程易出现错漏,且统计工作量大,不利于保证油耗数据的准确客观。为简化操作、便于统计,可通过购买IC充值卡到定点加油站加油,采用IC卡后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油耗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三是改进油耗统计方法。以行驶里程作为油耗统计依据,采用每百公里的行驶里程燃油消耗量(L

15、/100km)。每月统计基本油耗,统计要全面、准确、及时、数据要与实际发生的原始凭证相符,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落实车辆报修制度。汽车维修必须在指定的修理厂修理,并采取修前申报的方法,指派专人对车辆申报修理项目进行审核后方可允许进行修理。车辆的维护、保养实行定期、定点维护制度,车辆维护、保养的次数与里程数相挂钩,实行事前申报制度。并做到维护、保养等一次性完成,既节约经费又节约时间。五是建立公务车辆出车情况登记制度。严格履行车辆使用审批程序,对公务用车的使用人、使用时间、工作任务、去向、里程、油耗进行登记,并建立台帐。公务派车尽量统筹兼顾,减少出车次数,短距离外出办理公务尽量乘用

16、公共交通工具,参加集体公务活动集中统一乘车。六是建立公务车辆入库停放制度。非工作日、非工作时间除公务的需要安排车辆外,一律入库停放,减少出车台次,控制公务车辆私自出车。七是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开展油耗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是节油管理工作的关键。当油耗指标确定后,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和车辆维护就成为影响公务用车油耗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对驾驶员的油耗进行考核,对车辆燃油的使用放任自流,驾驶员就可能不会重视和采用节油的驾驶操作方法,发现车辆油耗有异常也不会特别关注,其结果将造成极大的浪费。通过制定相对合理的油耗定额,实施合理有效的考核与奖惩激励制度,给予驾驶员明确的节油目标以及适当的压力和约束,规范驾驶员的操作行为,强化驾驶员的节油意识、节油操作以及对车辆技术状况的关注。这是激励原理和目标管理原理在节油管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可激发驾驶员节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控制油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