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24605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第一讲 管理制度概论(一)前面讲到了家族企业的激励制度,但是人只有积极性还是不够。我国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民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这两次都使国民经济居于崩溃的边缘。所以,还需要有好的管理制度,使人的积极性纳入到高产出的轨道。管理制度的定义管理制度决定财富的生产效率(在人的积极性确定之后),在经济学中主要被纳入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范畴。管理制度在生产运营中的作用是防止人们有积极性的蛮干,用科学的方法将人们的积极性纳入效率的轨道使之有更大的物质产出。目前,大多数商学院对管理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与品牌、财务等方面,但在实践中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

2、上述方面存在着本质性差别。用管理小企业的方法管理大企业肯定不会成功,反之,用管理大企业的方法管理小企业,则小企业大多数会死掉。其实,管理小企业和管理大企业都不难,因为都有成型的方法,而其中最难的是从一个小企业向一个大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变革和演进,在这之中存在着大量的变数。家族企业领袖们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能力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对家族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重点是帮助企业领袖们寻找企业从小到大变革的理论与方法,以及这一进程中管理制度走向成熟、完善和变革的规律以及方法和途径。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管理制度,它被分割为各个板块,是静止的。从企业家的角度研究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在

3、这个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各种艰难,这种艰难的煎熬让很多企业家感觉到束手无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管理制度的下述特点应该认真理解。管理制度对激励制度的依附性。管理制度依赖于激励制度创造的积极性而产生效率,它属于第二性。但是,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好的激励制度也不一定能成功。所有管理制度的效率都是基于跟它匹配的合理的激励制度之上的,不解决好激励制度,管理制度就无法发挥作用。很多家族企业的领袖带领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了向上发展的瓶颈。于是就从管理上下功夫,一会要求全员打卡上班,一会改为根据业绩提成,一会又改变全员的组织结构,最后企业的激励制度并没有改变,追求管理就相当于舍本逐末。管理制度

4、在演进中,逐渐从依靠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转变为依靠系统的强大,企业家的角色也要相应转变。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家有四个角色英雄型、冲锋型、领袖型、职业型的变化过程需要十六年,能够成功经历这十六年的变化阶段的企业家并不多。所以,在从企业小到大的演变过程中更难的就是企业家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对科学技术手段的依靠度逐渐增强,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成为必备条件。管理制度从小到大的完善,像一件件艺术品的创作,不可复制和简单模仿,企业家为核心的自我创新是它的魂。制度使手足情升华和更浓烈,企业文化的形成对其有着本质的影响。成功的管理制度不是强制人去遵守,而是引导和帮助人去追求更成功。好的管理制度一定包括有形管理和

5、无形管理两种形式,有形管理是权力和手中给予利益的能力;无形管理是德。在大企业中,无形管理与有形管理必须相互支持。单纯靠有形管理管理大公司一定不可能做好。企业家个人的能力要有大的提高,最少要从连/排长变成将军。排长属于冲锋陷阵的角色,而将军更多是坐镇指挥。俄国卓越的军事家库图佐夫作为将军统帅时就说:“不打了往回撤,能撤多少撤多少。我们要用空间换取敌人进攻的时间,让法国人自己打败自己。”企业家必须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怎样确定企业的规模(上)什么叫大规模的管理?管理学中划分企业规模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从财务、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指标中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但是,如何才能对企业规模进行科

6、学的界定却不是从这几项指标中就能完全反映出来的。1现有企业规模的划分方法现有企业规模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指标:A、财务指标:收入、利润、上交税收B、人力资源指标:雇佣总人数、开发人员人数C、技术设备指标:台数、瓦数、吨数这些与企业规模有关,但这些却不能决定企业的管理规模。现实中有许多大企业依然用小企业的小型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成为企业成长的障碍。而少数中小企业,则在发展中有预见性地主动提升企业的管理模式,结果水到渠成。管理制度的变革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成长。2慧聪管理制度演变图下面是我做企业十六年来的经验总结,从下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管理制度的提升,必然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战

7、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传承等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上述问题我将会有专门章节讨论。在此,集中研究与管理规模扩张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阶段适应于中小企业的中小规模管理制度(慧聪的第1年第5年)适应于大中型企业的大中规模的管理制度(慧聪第5年现在)管理特征看得见的管理为主看不见的管理为主直接管理为主间接管理为主人管人的管理为主制度管人的管理为主亲情管理领导带头、以身作则领导坐阵、激励员工感情为主、制度为附制度为主、感情为附执行制度寻求亲情解决方案扩大和完善亲情寻求制度化解决方案决策流程一级管理、一级决策分级管理、分级决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老板一支笔审批财务多支笔审批审批式管理为主审计式管

8、理为主人力资源队伍建议自己培养为主,人才使用按功劳、能力来排序自己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人才使用按能力和功劳来排序,功臣与能臣冲突发生组织结构生产、研发、市场与品牌等生产、研发、市场与品牌的管理管理同城设置为主,满足看得见的管理的要求按要素最优组合,一般以异地管理为主慧聪管理制度演变图阶段商学院经常讲到亲情管理、决策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管理特征等内容,但是往往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忽略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差异,生搬硬套的管理理论是无法在企业里站稳脚跟的。 管理规模的大小是由管理特征决定,而不是由管理什么企业决定的。慧聪第一年到第五年的情况基本适应于中小企业的中小规模管理制度,从第五、

9、六年开始适应于大中型企业的大中规模的管理制度。管理特征大中规模的企业与中小规模的企业在管理上本质性的差别就在于是人管人的管理还是制度管人的管理。没有好的激励制度和好的管理制度,企业会产生大量的跑、冒、滴、漏,所以两千人的公司赔了钱又变成了两百人的企业。中国大量的家族企业都属于这种扩张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上升瓶颈或管理难题又被打回原形的情况。亲情管理家族企业中亲情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由图12-1中对比可以看出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对于亲情管理的方式、定义是不一样的。在中小规模阶段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感情为主,制度为辅,执行制度需要寻求亲情解决方案。当企业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之后亲情管理则转变为领导坐镇,激励

10、员工,制度为主、感情为辅,扩大和完善亲情,寻求制度化的解决方案。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由老板一支笔审批逐渐变为多支笔审批。审批是以管理为主,审计是从直接管理变成间接管理。这时候企业的决策流程从中小企业的一级管理、一级决策变成了分级管理、分级决策。决策制度流程跟着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力资源在第一阶段企业的队伍建设要以自己培养为主,人才使用按功劳、按能力来排序,功劳在前,能力在后。到了大中型规模管理的时候就需要转变为自己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人才使用按照能力和功劳来排序,功劳在后,能力在前。这时候企业都会发生功臣与能臣之间的激烈碰撞和矛盾冲突,企业逐渐演变成两种不相容的企业文化,使

11、企业往前走如履薄冰。组织结构跨国公司是按照全球的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来配置资源,它的研发一定放在上海、北京、伦敦、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它的品牌和市场一定是放在全世界,它的生产一定是在全球最便宜的地方。我们现在很多家族企业无法做到跨国的规模,只用一代人的努力做到全国就很不错了。慧聪的组织结构最开始就好比是郭凡生是只大麻雀,领着三十只小麻雀在飞,这是目前典型的家族企业的组织结构。慧聪在组织结构变化过程中从一个城市做到全国,生产研发、产品管理在北京;市场推广和品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六个地方同时、统一进行;销售就放到全国各个城市。完成了从小公司麻雀式的复制管理变成了矩阵式的管理。通过图1

12、1-1中几个维度的分类对比,可以判断出企业规模处于哪一个阶段,这与简单看数字指标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讲 管理制度概论(二)怎样确定企业的规模(下)3.管理制度的规模化变革研究实践的目的是产生理论,下面是一个例子,A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属于直接管理,身先士卒是正确的。而案例中右半边是大型企业的管理,属于制度对人的管理,A说法也是对的。【案例1】A、身先士卒对吗?看得见的管理(直接管理) 看不见的管理(间接管理)人对人的管理 制度对人的管理身先士卒的管理非身先士卒的管理小型企业的管理大型企业的管理正 确 正 确管理之道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什么样的管理针对什么样的对象。例如,开

13、一家酒楼很容易,之前已经有了二十几年的经验,现在让你把酒楼变成连锁的企业,在全中国建八十个酒楼。从一家酒楼到八十家的转变过程存在太多的风险,当你建到第十二家的时候可能最危险,如果能够度过这个阶段,成功建立起八十家连锁店,你的企业管理就已经到了职业化管理的阶段,转型就相当成功。规模变革中最难把握的是一个度,它涉及到产品线、资本支持、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亲情一系列的支持。可能就在一瞬间,你的公司从小的管理结构变成大的管理结构,这些因素都要随之发生改变。慧聪的研发、技术、品牌、产品集中在北京,在北京总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有七、八百人专门负责这几项工作。分支机构主要做品牌和市场,需要经常组织活动,在

14、各个城市开展大量的主体销售。【案例2】B、怎样为王? 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全球配置 国内家族企业的配置同城配置两者差距是本质的,而后者必败。国内家族企业如果是同城配置就适合A问题中身先士卒型,异地配置才需要间接管理,需要大规模的矩阵式管理。下图是一个家族企业管理升级图,企业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正规阶段、后正规阶段。与创业阶段对应的企业家类型是英雄型企业家,这时候企业家的特征是勇气比理性重要,斗志比韧劲重要,风险精神比责任心重要,自信比民主重要。冲锋型企业家要把创业阶段的企业做大,相当于在学步期和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后来经过领袖型转变为职业型的企业家,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前者对

15、应的是小规模企业的管理,而职业性对应的是大规模企业的管理。在企业不同阶段,企业家的特征、地位、管理特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做出转变的正确决策。发展阶段企业周期理论 追求期、 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前期、官僚期、死亡期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正规阶段 (以上市公司为主)后正规阶段企业家类型英雄型企业家冲锋型企业家领袖型企业家职业型企业家孤独型企业家 企业家特征勇气比理性重要,斗志比韧劲重要,风险精神比责任心重要,自信比民主重要。理性比勇敢重要,韧劲比斗志重要,责任心比风险精神重要,民主比自信重要。忍耐住寂寞,帮助接班人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的灵魂和生命企业的灵魂与排头兵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和象征可以随时更替的企业领导人企业的象征企业的管理特征看得见的直接管理,一级管理,一级决策,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情感管理为主,财务一支笔审批,队伍以亲人和自己培养为主。看不见的间接管理为主,分级管理,分级决策,用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