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22113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分析 作 者: 指导老师:摘要:以南阳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取得的结果分析,得出南阳市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均收入等个人基本特征方面探讨其对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的影响。该结论可以为南阳市城市休闲设施的分布与新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自1995年国家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1,广大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多,人们的休闲活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成为城市居民温饱之后的新需求,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旅游度假、社会娱乐、体育健身、美食、购物等已成为很多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休闲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多层次化发展。国外对休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休闲空间的利用方面、公共休闲空间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休闲空间建设中对秘密空间的重要性的强调以及社区居民对休闲空间的认同感等,对休闲活动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不多。国内现阶段从地理学和旅游学角度出发对休闲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行为特征2-4、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从已进行的研究案例来看,主要是针对深圳、大连、天津等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而展开的5-11。而针对我国为数甚巨的中小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

3、的研究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而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人口是居住在中小城市,研究他们的休闲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于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对于从空间上进行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城市休闲设施的布局和合理组织、引导居民的休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12。1 研究方法本文以南阳市为例,研究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截至2005年末,总人口1090万,城市人口约170万,城区面积约1900平方千米。随着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日趋接近,南阳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休闲设施也增加了不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南阳市居民

4、的休闲活动。本文以南阳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与总结出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的特征。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结构、职业、月均收入等个人的基本信息;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休闲空间与时间距离;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休闲方式、地点以及影响居民选择休闲方式的主要因素。2011年3月在南阳市内各大商场、公园及商业街进行随机抽查,配合使用面对面访谈法,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回收率98.8%。此次问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此次调查问卷对象基本情况如下:u 性别构成:男性占46.8%;女性占53.2%u 年

5、龄构成:18岁以下占3.6%;1830岁占53.8%;3140岁占18.8%;4159岁占17.5%;60岁以上占6.3%u 家庭结构构成:单身占30%,单身(有女友或男友)占11.4%,已婚无小孩占5%,已婚小孩未成年占28.8%,已婚小孩已成年占23.8%u 受教育程度构成:初中以下占10%,高中(中专)占38.8%,大专及本科占51.2%u 职业构成:专业技术人员占12.5%,公务员占11.3%,企业管理人员占21.3%,商业人员占6.3%,教师占10%,学生占17.5%,其他占21.1%u 月均收入构成:居民月均收入在10001999元最多,占总体的32.9%,其余依次是1000元以下

6、(32%),20002999元(23.8%),30004999元(8.8%),500010000元(2.5%),居民总体月均收入偏低2 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特征 2.1 工作日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特征工作日南阳市居民休闲空间主要集中在距居住地3km范围以内。90%的调查者的休闲活动空间在3km以内,其中以1-2km的居多,占总人数的41.2%,其次是0-1km的范围,占总人数的25%,再次是2-3km的范围,占总人数的23.8%,随着距居住地的距离增大,休闲人数逐渐减少。休闲空间距离居住地3km以上的居民占总人数的10%,呈现出明显的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减少的基本空间特征。距居住地3k

7、m以内的居民主要是以看电视、聊天、散步的方式度过,少部分参加社会娱乐活动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居民休闲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这与南阳市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居民休闲意识不强有很大联系。2.2 休息日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特征休息日南阳市居民的出行距离较工作日远,休闲空间较大,距离居住地3-5km的范围是主要的休闲空间,42.5%被调查者的休闲活动空间集中于这个范围,居民主要活动地点是在自己家以及距家近距离的公园、广场以及商业街。距居住地0-3km范围的人数占35%,5-8km范围的人数占13.8%,8-10km范围的占1.2%,10km以上范围的人数占7.5%,虽然

8、比8-10km范围的人数要多一些,但南阳市居民休息日的休闲活动空间依然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基本特征。跟南阳市居民的面对面访谈发现,许多城市居民都希望休息日能到居住地以外的场所活动,解除身心疲劳,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但是居民的休闲目的地选择未能与活动愿望相一致,休息日休闲活动空间仍是在居住地以及城区附近。这主要是由于南阳市郊区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和设施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市区周围的景点开发程度不高,居民兴趣不大,各个县的景点距市区较远,公共交通条件不好,居民出去休闲的愿望不高。3 影响南阳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3.1 性别与休闲空间南阳市居民在休闲活动空间上,性别差异不大,表

9、现在男女居民的休闲空间选择曲线具有部分相似性。工作日,男女居民在距居住地0-1.5km范围内均呈现出递增的特征,在距离居住地1.5km处达到高峰,1.5-3km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的递减趋势,3km以上范围的休闲活动明显减少。休息日,男性居民的休闲活动在0-4km范围内呈现出随距离递增的特征,4-9km范围内呈现出递减趋势,而女性居民的休闲活动在0-9km的范围内一直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特征,在9km以上居民的休闲活动均呈现出递增的特征,至此男女的休闲活动出现一致性(见图1)。这是由于我国现在以核心家庭为最主要的家庭结构,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很多休闲活动在家内进行,男女同乐,居民休闲大

10、部分以家庭为主,外出休闲也多以家庭为单位 。图1 性别与休闲空间Fig 1 A comparison of recreation space by sex3.2 年龄与休闲空间不同年龄阶段的城市居民,其自身特征、休闲时间、休闲心态、行为偏好和休闲方式不一样。其休闲空间上各有特征:18岁以下的城市居民多为学生,受时间、空间距离限制较大,其休闲方式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故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其休闲空间均随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基本上都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其休闲空间主要集中在距居住地0-3km的范围内。1859岁的城市居民,精力比较旺盛,且承担了养老抚幼的家

11、庭责任,他们的兴趣大多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故在工作日主要是以看电视、社交娱乐活动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休闲方式,休息日其休闲活动空间则相对比较大(见图2)。59岁以上的老年人,闲暇时间比较多,喜欢悠闲的生活,渴望享受生活,健康长寿,但其休闲活动空间仍是无论在工作日还是休闲日都是随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的,他们的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居住地附近,如公园、广场等地,休闲方式也多以散步、聊天为主。图2 年龄与休闲空间Fig 2 A comparison of recreation space by ages3.3 家庭结构与休闲空间家庭结构明显对南阳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的选择影响非常大,单身、单身(有女友或男

12、友)、已婚无小孩、已婚小孩未成年、已婚小孩已成年的休闲活动空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呈现出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基本特征(见图3)。其中单身居民选择距离居住地0-3km范围休闲的比例较大,工作日为100%,休息日为46.4%。单身居民承担的家庭责任少,其休息日选择出行的距离相对较远。已婚无小孩的城市居民大多比较年轻,事业起步不久,多以工作为重,工作日休闲的空间比较小,其休闲空间也多以0-3km的范围为主,休息日大多选择中远距离的空间休闲。已婚小孩未成年的城市居民主要为核心家庭结构,家庭活动关联性比较强,为了使孩子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家庭关系更加和睦,其休闲活动空间较广,各个空间范围均有分布

13、,休息日多以中远距离的空间休闲。已婚孩子已成年的城市居民,可自由分配时间比较充足,活动方式也比较多,活动空间较大,主要休闲地点为公园、广场、商业街、亲友家以及旅游景点等地。图3 家庭结构与休闲空间Fig 3 A comparison of recreation space by family allowance3.4 受教育程度与休闲空间不同文化水平的城市居民,在休闲活动的选择上,基本上均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变化规律。初中及以下的城市居民,其休闲意识不高,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其休闲活动空间都主要集中在0-3km的范围内,呈现出随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的基本特征。高中及以上的城市居民的休闲

14、活动基本上呈现出随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的特征。高层次的教育能开发人们的潜力,影响人们休闲的价值观,改变人们的休闲意识,教授人们更多的休闲方式,从而使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选择休闲的空间距离较大,其工作日的休闲范围较宽阔,休息日倾向于选择较远距离的休闲活动,其休闲活动的类型更多样,范围也更加广泛。这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一般经济收入也是较高的群体有关。如图4所示:图4 受教育程度与休闲空间Fig 4 A comparison of recreation space by levels3.5 职业与休闲空间职业不同,其收入不同,闲暇时间和兴趣爱好也就不一样,其休闲倾向也各不相同。其休闲空间特征总体上都是由

15、居住地向中远地区逐渐递减,但职业不同,选择也有差异(见表1)。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教师等职业的居民工作日在0-2km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休闲高峰,休息日选择0-5km休闲空间的比例最高;企业管理人员是收入较高的职业,工作日其休闲空间较大,各个范围都有分布,休息日多选择较远距离的休闲空间;商业人员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休闲空间均波动较大,其收入相对较高,故休闲活动的选择空间较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工作日休闲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0-3km范围以内,休息日倾向于近距离的休闲空间。表1 南阳市居民职业构成与休闲空间结构相关分析Tab.1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pational composition of NanYang city residents and their location of recreation activities工作日:距离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商业人员教师学生其他0-1km0%33.30%27.80%0%37.50%42.30%13.30%1-2km60%33.30%27.80%20%62.50%28.60%53.30%2-3km30%22.20%27.80%60%021.40%26.70%3km以上10%11.20%16.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