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519605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园中学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授课人杨 霞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 时间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过程方法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教学重点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学法指导 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准备完成预习案,熟读课文。教学流程流程 意图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叶圣陶、作者及作品简介,

2、 文学常识积累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内容和环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 导课从张爱玲天才梦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天才和烦恼,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自我进行了剖析。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二、叶圣陶其人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

3、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

4、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三、作者介绍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四、初读课文 自由阅读课文

5、,理解重点词句搀和:chn huo 掺杂混合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rng chng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润浇灌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导入新课 叶圣陶

6、的相关情况作者及作品简介 初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文学常识积累积累字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反馈枣园中学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授课人杨 霞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二课时) 时间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过程方法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教学重点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学法指导 自主

7、 合作 探究教学准备完成预习案,熟读课文。教学流程流程 意图再读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分析课文 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内容和环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分析上节课内容二、分析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明确: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明确:待人厚,律己严。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3)第五自然段:

8、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

9、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三、本文写作特点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熟悉课文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课文 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板书设计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教学反思作业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