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19335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托管代码的优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学 院: 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外文出处:(外文) Advantages of Managed Code 附 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该英文资料选择合理,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度高。专业术语翻译的较准确,体现了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水平。能严格按照规定,翻译材料能与原文能保持一致,字、词数基本满足要求,翻译材料语句通顺。翻译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达到考核、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目的,较好完成要求。签名: 2015年 10 月 14日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托管代码的优点Microsoft中间语言与Java

2、字节代码共享一种理念:它们都是一种低级语言,语法很简单(使用数字代码,而不是文本代码),可以非常快速地转换为内部机器码。对于代码来说,这种精心设计的通用语法,有很大的优点。1. 平台无关性首先,这意味着包含字节代码指令的同一个文件可以放在任一个平台中,运行时编译过程的最后阶段可以很容易完成,这样代码就可以运行在该特定的平台上。也就是说编译为中间语言就可以获得.NET平台无关性,这与编译为Java字节代码就会得到Java平台无关性是一样的。注意.NET的平台无关性目前只是一种可能,因为在编写本书时,.NET只能用于Windows平台,但人们正在积极准备,使它可以用于其他平台。2. 提高性能实际上

3、,IL比Java字节代码的作用还要大。IL总是即时编译的(称为JIT编译),而Java字节代码常常是解释性的,Java的一个缺点是,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把Java字节代码转换为内部可执行代码的过程会导致性能的损失。JIT编译器并不是把整个应用程序一次编译完(这样会有很长的启动时间),而是只编译它调用的那部分代码(这是其名称由来)。代码编译过一次后,得到的内部可执行代码就存储起来,直到退出该应用程序为止,这样在下次运行这部分代码时,就不需要重新编译了。Microsoft认为这个过程要比一开始就编译整个应用程序代码的效率高得多,因为任何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码实际上并不是在每次运行过程中都执行。使用JI

4、T编译器,从来都不会编译这种代码。这解释了为什么托管IL代码的执行几乎和内部机器代码的执行速度一样快,但是并没有说明为什么Microsoft认为这会提高性能。其原因是编译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是在运行时进行的,JIT编译器确切地知道程序运行在什么类型的处理器上,利用该处理器提供的任何特性或特定的机器代码指令来优化最后的可执行代码。传统的编译器会优化代码,但它们的优化过程是独立于代码所运行的特定处理器的。这是因为传统的编译器是在发布软件之前编译为内部机器可执行的代码。即编译器不知道代码所运行的处理器类型,例如该处理器是x86兼容处理器或Alpha处理器,这超出了基本操作的范围。例如Visual Stu

5、dio 6优化了一台一般的Pentium机器,所以它生成的代码就不能利用Pentium III处理器的硬件特性。相反,JIT编译器不仅可以进行Visual Studio 6所能完成的优化工作,还可以优化代码所运行的特定处理器。3. 语言的互操作性使用IL不仅支持平台无关性,还支持语言的互操作性。简言之,就是能将任何一种语言编译为中间代码,编译好的代码可以与从其他语言编译过来的代码进行交互操作。那么除了C#之外,还有什么语言可以通过.NET进行交互操作呢?下面就简要讨论其他常见语言如何与.NET交互操作。(1) Visual Basic.NETVisual Basic 6在升级到Visual B

6、asic .NET时,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变化。Visual Basic是在最近的几年中演化的,其早期版本Visual Basic 6并不适合运行.NET程序。例如,它与COM的高度集成,且只把事件处理程序作为源代码显示给开发人员,大多数后台代码不能用作源代码。另外,它不支持继承,Visual Basic使用的标准数据类型也与.NET不兼容。Visual Basic 6已经升级为Visual Basic .NET,对VB进行的改变非常大,完全可以把Visual Basic .NET当作是一种新语言。现有的VB6代码不能编译为VB.NET代码,把VB6程序转换为VB.NET时,需要对代码进行大量

7、的改动,但大多数修改工作都可以由Visual Basic .NET自动完成。如果要把一个VB6项目读取到Visual Basic .NET中,Visual Basic .NET就会升级该项目,也就是说把VB6源代码重写为VB.NET源代码。虽然这意味着其中的工作已大大减轻,但用户仍需要检查新的VB.NET代码,以确保项目仍可正确工作,因为这种转换并不十分完美。这种语言升级的一个副作用是不能再把VB.NET编译为内部可执行代码了。VB.NET只编译为中间语言,就像C#一样。如果需要继续使用VB6编写程序,就可以这么做,但生成的可执行代码会完全忽略.NET Framework,如果继续把Visua

8、l Studio作为开发环境,就需要安装Visual Studio 6。(2) Visual C+ .NETVisual C+ 6有许多Microsoft对Windows的特定扩展。通过Visual C+ .NET,又加入了更多的扩展内容,来支持.NET Framework。现有的C+源代码会继续编译为内部可执行代码,不会有修改,但它会独立于.NET运行库运行。如果要让C+代码在.NET Framework中运行,就要在代码的开头添加下述命令:#using 还要把标记/clr传递给编译器,编译器假定要编译托管代码,因此会生成中间语言,而不是内部机器码。C+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编译托管代码时,编

9、译器可以生成包含内嵌本机可执行代码的IL。这表示在C+代码中可以把托管类型和非托管类型合并起来,因此托管C+ 代码: class MyClass定义了一个普通的C+类,而代码:_gc class MyClass生成了一个托管类,就好像使用C#或VB.NET编写类一样。实际上,托管C+比C#更优越的一点是可以在托管C+代码中调用非托管C+类,而不必采用COM交互功能。如果在托管类型上试图使用.NET不支持的特性(例如,模板或类的多继承),编译器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另外,在使用托管类时,还需要使用非标准的C+特性(例如上述代码中的_gc关键字)。因为C+允许低级指针操作,C+编译器不能生成可以通过C

10、LR内存类型安全测试的代码。如果CLR把代码标识为内存类型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就需要用其他一些语言编写源代码,例如C# 或VB.NET。(3) Visual J# .NET最新添加的语言是Visual J#。在.NET Framework 1.1版本推出之前,用户必须下载相应的软件,才能使用J#。现在J#语言内置于.NET Framework中。因此,J#用户可以利用Visual Studio .NET的所有常见特性。Microsoft希望大多数J+用户认为他们在使用.NET时,将很容易使用J#。J#不使用Java运行库,而是使用与其他.NET兼容语言一样的基类库。这说明,与C#和VB.NET一

11、样,可以使用J#创建ASP.NET Web应用程序、Windows窗体、XML Web服务和其他应用程序。(4) 脚本语言脚本语言仍在使用之中,但由于.NET的推出,一般认为它们的重要性在降低。另一方面,JScript升级到JScript.NET。ASP.NET页面可以用JScript.NET编写,现在可以把JScript.NET当作一种编译语言来运行,而不是解释性的语言,也可以编写输入量比较大的JScript.NET代码。有了ASP.NET后,就没有必要在服务器端的Web页面上使用脚本语言了,但VBA仍用作Office文档和Visual Studio宏语言。(5) COM和COM+从技术上讲

12、,COM 和COM+并不是面向.NET的技术,因为基于它们的组件不能编译为IL(但如果原来的COM组件是用C+编写的,使用托管C+,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做)。但是,COM+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因为其特性没有在.NET中完全实现。另外,COM组件仍可以使用.NET组合了COM的互操作性,从而使托管代码可以调用COM组件,COM组件也可以调用托管代码。在大多数情况中,把新组件编写为.NET组件,其多数目的是为了更加方便,因为这样可以利用.NET基类和托管代码的其他优点。2.外文原文Advantages of Managed Code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13、shares with Java byte code the idea that it is a low-level language with a simple syntax , which can be very quickly translated into native machine code. Having this well-defined universal syntax for cod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Platform independenceFirst, it means that the same file containing b

14、yte code instructions can be placed on any platform; at runtime the final stage of compilation can then be easily accomplished so that the code will run on that particular platform. In other words, by compiling to IL we obtain platform independence for .NET,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compiling to Java

15、 byte code gives Java platform independence.Performance improvementIL is actually a bit more ambitious than Java byte code. IL is always Just-In-Time compiled (known as JIT), whereas Java byte code was often interpreted. On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Java was that, on execu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from Java byte code to native executable resulted in a loss of perfor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