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518777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教教学反思 单位:山东省 泰安市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设计者:吴玮 放大细节 真情为文 山东省 泰安市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吴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细节,细节是艺术的生命。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指作品中对人物

2、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一、如何写好细节描写呢?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本节课我通过一些图片、文字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选取了学生学过的熟悉的课文中的

3、某些成功的细节描写,并利用学生作品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引导,还告诉学生为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还可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做法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写作就会顺利,内容不会显得空泛。进行细节描写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二、细节描写的要点:(1)细节描写离不开认真观察。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途径。细节描写当然也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求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求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

4、此,观察一个人、一件物、一件事也如此。应做到明察秋毫。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2)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可信。细节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编造。要靠细心的观察获取,你的描写必须符合生活常理,只有这样的细节才生动,有真实感,有说服力。(3)细节描写要紧扣中心。细节描写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越长越好。相反,过繁过多的细节会冲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中心,刻画人物形象的细节写。(4)细节描写力求抓住特征,力求细腻,用语精工。所谓“画眼法”、“浮雕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说抓住了细节还要善于勾勒描摹。只有描绘得细致具体,才能创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读者才会受到感染。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教师都及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这种交流。实践证明了,细节描写将同学们身边不经意的事和人写活了,让他们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也让他们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在细节描写的训练中,他们尝到了作文成功的乐趣。细节描写,确实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重视观察,习作时扣住中心,细腻地去描写,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细节来,写出血肉丰满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