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1734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09009310507南阳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 完 成 人: 班 级: 2009-05 学 制: 4年 专 业: 旅 游 管 理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4-20 目 录摘要(1)1传统民俗项目的保护与开发(2)1.1保护是开发的基础(2)1.2利用是最好的保护(3)2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向(4)2.1民俗旅游在文化传播与传承方面的作用(4)2.2民俗与民俗旅游的“与时俱进”(5)3民俗旅游市场的开拓(8)3.1民俗旅游市场开拓策略(8)3.1.1树立名牌,发挥品牌效应(8)3.1.2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9)3.1.3完善旅游产品,

2、做好旅游服务(9) 3.1.4重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9) 3.2针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营销措施(10)3.2.1积极吸引外地游客(10)3.2.2重视本地市场(11)4总结(11)参考文献(11)Abstract(12)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摘要:当前,我国民俗旅游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本论文分析了民俗的保护与民俗旅游及民俗旅游开发的关系,指出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向应当是开发民俗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本论文提出的关于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些浅见,希望能为民俗旅游的开发拓宽思路。关键词:民俗保护;文化传承;开发方向;市场开拓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俗的东西,简言之,就

3、是民间风俗7。异地的风俗习惯文化风光能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新鲜感和快乐感。没有一种旅游行为能够游离民俗文化而存在1,民俗应用于旅游,最佳结合点就是发展民俗旅游。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旅游价值也很高,可是很多民俗旅游项目却很难将民俗的魅力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既影响旅游者的观赏效果,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传承民俗的作用。因此,对民俗旅游开发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1 传统民俗项目的保护与开发1.1 保护是开发的基础对民俗的保护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基础。温锦英给民俗旅游的定义作了这样的表述: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

4、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1。可以说,民俗旅游开发的基础就是各地各民族的民俗,如果某一民俗后继无人,致使传承中断,那么,与其有关的民俗旅游项目也就无所依托或者虚有其表,丧失其内涵。民俗旅游的客体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传统民俗是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遗产,民俗大部分可归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忽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直到1950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世界意义”2。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

5、世界各国的重视。20世纪70、80年代,受日本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上日程,并在1989年颁布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在我国,也逐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因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临消亡、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更有不少民间技艺已经失传;二是有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18项。此后国家又先后公布几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下图:时间批次数量(项)2006年5月20号第一批5182008年6月14号第二批51020

6、08年6月14号第一批扩展项目1472011年6月9号第三批1912011年6月9号第二批扩展项目164总计 1530 这153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体育与杂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另外,国家先后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1986人。尽管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并没有彻底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就整个社会来说,还缺乏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尚未深入百姓之心。若想从大局上做好民俗旅游的开发(整个中国的民俗旅游

7、的发展),就必须整个社会从上到下,树立起对民俗的保护意识,保护传统民俗不仅是国家的工作,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1.2 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根据新华网2013年3月8号电舒婷代表:别让文化遗产地变成一种厨窗式展示的报道,人大代表,著名诗人舒婷在福建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说:“文化是由一代代人积淀并散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不是拆了再建的橱窗式展示能够表达的。”这句话很能表达文化遗产保护的“真义”,保护民俗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其外在形式,还要传承其内涵。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希望看到的是生动有趣、有血有肉、活的民俗,而不是单单隔着橱窗,去研究摆在玻璃内的冷冰冰的文物。民俗类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物,包括建筑

8、房屋、工具书籍、工艺品、服装等;另一类是非物质的,比如技艺、节日、仪式等。后者是民俗保护的重中之重,因为前者是“死”的,后者才是“活”的,后者是前者的根基与存在意义。假如朱仙镇的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失传,旅游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以前保留下来的木板年画,而再也看不到其制作过程,再也感受不到其中所凝聚的智慧,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当然并不是说前者不值得保护,它们同样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特别是与那些已经消失的民俗有关的遗物,如果连遗物都无法保留下来,人们就只能从书中才能看到,或者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彻底消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民俗呢?开发利用是一种积极的保护策略,也是最好的保护策略。在文化遗产报告世界

9、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在讲述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提到“通过提供活动与表现场所和空间的方式促进该文化遗产的传承”2。运用到民俗的保护中即是:为民俗提供或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表现舞台,才能促进该民俗的传承。发展民俗旅游事业正是可以为民俗提供生存空间和表现舞台,使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传统习俗能够为人们认知、理解、熟悉,吸引更多人的兴趣与关注,特别是传统技艺方面,由于缺乏经济收入,导致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而将这些技艺与旅游结合起来,使从事这项技艺的传承人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以及社会的尊重,那么学习这项技艺的人就会增多,技艺也就能传承下去。如果对某一民俗,不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任其

10、自生自灭,让其在经济社会变化发展中消亡或者只重视实物的保存,而忽视其传承人的培养,都会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更会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破坏。所以,应当对民俗加以利用,进行合理开发,使其充满生命力,这样即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又能使民俗项目得到表现舞台,获得多个方面的效益。2 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向中国有如万花筒般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南北东西各不同的饮食文化、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凝聚劳动人民智慧的手工技艺以及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祖先的劳动和智慧,逐渐形成、变化、发展而流传至今的,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这些遗产传承下去是人类的不可

11、推卸的责任。2.1 民俗旅游在文化传播和传承方面的作用民俗旅游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文化创作与经济运作相结合的过程”。旅游者参加民俗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方面的需求,属于一种文化享受。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是带有经济性质的,旅游经营者以盈利为目的,从中获取利润,旅游者参加民俗旅游,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旅游经营者虽以获利为目的,但是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享受,是将一种旅游者不熟悉、陌生的文化介绍给旅游者,这实际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民俗旅游可以视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民俗旅游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

12、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扩大某民俗项目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进而使更多的人了解该民俗及该民俗所代表的文化;第三,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使它们能够和谐共存;第四,提高民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习、钻研传统技艺,使该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第五,一段时间的积累,使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保护与尊重传统民俗的风气,使人们能够自发、自觉的保护文化遗产。这一结果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所以,民俗旅游的核心是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这也决定了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向:民俗旅游的应当

13、开发民俗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2.2 民俗与民俗旅游开发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民俗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也会跟随历史的步伐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有些人坚持“原汁原味”的民俗,反对改变,认为改变是对历史传统的亵渎,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以清明节为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是中国岁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扫墓是为了祭奠祖先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但是现在却有人“代人

14、扫墓”,根据荆州新闻网2011年4 月1日的一则消息清明节扫墓祭祖找人代劳,引发不少争议的记述:“近日,在广州、北京、青岛等地就出现了代人扫墓的新鲜事,只要花上300到500元,就能找人帮你到先人的坟前除草磕头、烧香献宝,披麻戴孝、礼仪队敲锣打鼓等服务都应有尽有,甚至可以代你向亲人说话,完事后,还为你拍下现场照片,或者用DV全程录下刻成光碟送给你。据媒体报道,福州一跑腿公司就推出了清明节代理扫墓业务,保底消费100元,磕头50元。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代人扫墓就出现了十多条相关信息,服务内容五花八门,价格也不等。”这种奇怪的改变就不应当提倡,因为,这种改变已经丧失了清明扫墓的意义,是对祖先亲人的不

15、敬。但是,不能因为这些而否定全部的改变。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二为一,我们现在的清明节实际包含寒食节,这种改变已为人们所接受。历史上清明节能“与时俱进”,做出改变,现在也可以做出顺应时代的改变。清明扫墓,人们通常都为焚烧冥品、燃放鞭炮,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易引发火灾。清明扫墓,可以采用更文明、更现代的方式,比如可以用鲜花代替纸钱、用植树代替放炮以及用其他文明环保的方式表达对祖先亲人的悼念。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人采用这种“低碳”的祭祀方式。这种清明节祭祀方式的转变正是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