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517199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2018年度春季仙游县第三教研片区联考七年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 B C D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省六部制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

2、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关于下图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626年即皇帝位,改元“贞观”C.在位时期,曾加强对西域的统治D.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6、唐太宗 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7、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8、唐代诗人杜

3、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9.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10.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

4、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11.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错误正确1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3.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5、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5.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B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阻碍了国家的统一16. “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一起饮茶诵诗

6、的年轻人外国人购买“唐三彩”“遣唐使” 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 B. C. D. 17.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A. 论语B. 史记C. 佛学经典D. 西游记18.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B. 文成公主入藏C. 鉴真东渡日本D. 回族的形成19.“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A. 结束了五代十

7、国的分裂局面B.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C.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D.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20.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A. 西周 B. 汉 C. 唐朝 D. 北宋21.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22. 七年级某历史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 安禄山、史思明 B. 杨贵妃、杨国忠C. 黄巢、朱温 D. 唐玄宗、

8、唐肃宗23.北宋在地方上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是(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枢密使2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象。以下各项中,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张骞出使西域。A. B. C. D. 25. 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A. 茶坊里饮茶的场景B. 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C. 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D. 后堂挂着“贞观之治”的匾额26.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 )A. 中外交往 B. 建筑艺术 C. 唐蕃友好 D. 民族关系27. 研究古代印度和

9、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可以参考的典籍是( )A. 大唐西域记 B. 徐霞客游记 C. 东游记 D. 西游记28.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王羲之29.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30.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

10、朝的分别是( )A. 李渊 黄巢B. 李世民 朱温C. 李渊 朱温D. 李世民 黄巢二辨析题(6分)31.唐末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建立了政权。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题(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26分)32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2分)(2)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共分哪几段?连接了哪几大河流?(5分)(3)运河中心在哪里?隋朝大运河南北两端分别是什么城市?(3分)(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17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11、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历史,领略唐朝皇帝的风采。(1)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分别是谁?他们在位时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4分)(2)图二中的帝王是谁?她与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5分)(3)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哪些制度,举两例说明。(2分)(4)请简单评价三位唐朝皇帝中你佩服的一位。(3分)四材料论述题(8分)34.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财宝山积,不可胜计。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粮。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夙慧 (1)材料中的“开元初”指的是什么局面?。(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17-2018年度春季仙游县第三教研片区联考七年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2、 辨析题(6分)31、 三、材料题解析题(26分)32、(1) (2分)(2) (5分) (3) (3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