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1678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汇的发展演变》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袁海林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1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语言 大厦的 建 筑 材 料 *2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古代汉语的单音词 (二)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Date3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一)古代汉语的单音词 以单音节词为主是古代汉语词汇区别于现代 汉语的最显着特点。如: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 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 。 段入於鄢。公伐諸鄢。 Date4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单音节词和字的关系 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一个词就写作一个汉 字,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汉语的一个

2、字就是 一个词,同样的,一个词也就是一个字, 这是错误的认识。事实上,词和字的对应 关系没有这么简单,一定要注意区分词和 字,不可混为一谈 。 Date5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单音节词和字的区别 1、同字异词 一个字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的词。如: 女女子。 第二人称代词,读作r。 叔拾取,诗七月:九月叔苴。 兄弟排行的小者,伯、仲、叔、季. Date6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怕b:恬淡,淡泊。司马相如子虚赋: “ 怕乎无为,憺(恬静,清静) 乎自持 。” 说文: “怕,无为也。” 后改为“ 泊”字。 p:害怕,惧怕。元稹侠客行:“侠 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丑形容词,相貌难看。西门豹治邺: “呼

3、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名词,类。尔雅释鸟: “凫,雁丑 。” Date7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刀一种兵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于安 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 小船。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 不容 刀。”后造“舠”字表小船。吴均赠王桂 阳: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夫成年男子。贾谊论积贮疏: “一夫不耕 , 或受之饥。” 指示代词“那”。战国策齐策四:“ 乃歌夫 长铗归来者也。” 句末语气词。论语子罕:“逝者如斯 夫!” Date8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耐从而(颊毛)从寸(表法度),剃除胡须,古代一 种轻刑。后汉书陈宠传:“今律令死刑 六 百二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 通“能”。论衡

4、率性: “所以耐取火者 ,摩拭 之所致也。” 份bin1说文:“份,文质备也。从人分( bin) 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从彡、林。林者,从焚省声。” fen4 整体中的或分得的一部分。 Date9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单音节词和字的区别 2、异字同词 两个不同的汉字,有时候也可以表示一个 词。异体字和通假字就是两个不同的汉字 表示同一个词。如: 异体字:嶽岳 淚泪 期朞 通假字:蚤早 畔叛 叛畔 Date1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单音节词和字的区别 3、复音词中的一个汉字不表示一个词 联绵词中的字只表示音节。如: 箜篌中的“箜”和“篌”;蹉跎中的“蹉”和“跎”。 复合词中的字只代表

5、一个语素。如: 布衣中的“布”和“衣”;社稷中的“社 ” 和“稷”。 Date11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传统语言学中,字和词的区分不大严格。他 们所谓的字,往往就是词。古代注释书、字书、 韵书所谓“字”,实际上指的是词。如“虚字”,“连 绵字”实际是虚词,连绵词。而单说“词”“辞”时则 专指虚词。 字和词的区别,简单地说,字是记录词的 书写符号,而词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 的语言单位。字和词本质上是不相同的。学习 古代汉语词汇学,是以词为单位而不是字。 Date12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二)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词汇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但也存在 一定数量的的双音节词,而且双音词的

6、数量不 断增加。古代汉语双音节词可以分为两大类: 1、单纯词 2、合成词 Date13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单纯词 只有一个语素组成的词是单纯词。 单音节词是单纯词,复音词中也有单纯词。构 成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 而不表 示任何意义,只有两个( 或多个 )音节合起来才表 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纯复音词可以分为两类: 1、联绵词 2、重言词 Date14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联绵词 由两个非重叠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叫 做联绵词。也曾称作 “联绵字”、 “连语”、 “骈语”、“骈字”。 王国维认为联绵词“合二字而成一语, 其实犹一字也。” Date15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联绵词的特点

7、之一 联绵词是单纯词,虽然由两个音 节组合而成,但只包含一个语素,不 能拆开解释。 例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Date16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联绵词的特点之二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往往具有双声叠 韵的关系,即两个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相 同相近。例如: 提刀而立,为之踌躇满志。庄子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摇于门。礼记檀弓 Date17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语音标准下联绵词的分类 双声联绵词 陆离 踌躇 萧瑟 磊落 参差 磅礴 憔悴 蟋蟀 叱咤 犹豫 玄黄 匍匐 叠韵联绵词 崔嵬 依稀 从容 婆娑 逍遥 逶迤 灿烂 峥嵘 觳觫 窈窕 葫芦 妖娆 Date18

8、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语音标准下联绵词的分类 双声叠韵联绵词 辗转 缤纷 缱绻 优游 间关(婉转) 绵蛮(小鸟的样子),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浩荡 跋扈 颠沛 滂沱 郁陶 葡萄 Date19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联绵词的特点之三 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的意义与这个词 的意义无关,字形仅仅是记录词的读音的 。 理论上讲,只要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 就可以用来书写这个联绵词。所以古书中 联绵词的写法比较混乱,往往有多种写法 。 Date2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例如: 犹豫、犹于、尤于、由余、容与 望洋、望羊、望佯、望阳、茫洋 逶迤、逶蛇、逶移、逶迟、威夷 旁薄、旁礴、磅礴、旁魄 匍匐、匍伏、伏服、 俯伏

9、 仿佛、彷佛、髣髴 Date21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学习联绵词应注意的问题 1、绝大多数联绵词在读音上具有双声或叠韵的 关系,但双声或叠韵的复音词并不都是联绵词 。例如: 双声复合词:亲戚 将军 股肱 叠韵复合词:刚强 人伦 中庸 上面的词都可以拆分为两个语素,是合成词。 Date22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学习联绵词应注意的问题 2、判断联绵词的声、韵必须以上古音为 准。例如: 蟋蟀, 古音同为“心”母字,现在已经变得 不是双声了。 芣苢, 上古音同为“之”部字,现在也已经 不叠韵了。 Date23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学习联绵词应注意的问题 3、联绵词是单纯词,字的意义与词的 意义无关,因

10、此不能把连绵词拆开分析 。 过去,由于不了解联绵词的特点,常有 人把联绵词拆开解释,往往望文生义, 穿凿而失其本指。 例如: Date24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错解联绵词举例 犹豫:颜之推 颜氏家训 :犹,犬也,人 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 来迎候,故称犹豫。 狐疑:郦道元水经注卷一:狐性多疑,故 俗有狐疑之说。颜之推颜氏家训: 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 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 义也。 Date25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错解联绵词举例 辗转: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 转反侧。”卧而不周曰辗。朱熹 诗集传:辗者转之半,转者 辗之周。 窈窕:诗经关雎郑笺:美心为窈,

11、 美状为窕 Date26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错解联绵词举例 首鼠:何为首鼠两端,史记魏其武安 侯列传裴駰史记集解: “首 鼠,一前一却也。” 即打头的老鼠 出洞时,它的头时伸时缩。 其实,“首鼠”是单纯词,又作“首施”“首摄” 等形,皆“清”母双声,指进退不定,迟疑不决,瞻前 顾后。 Date27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2、重言词 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而形成的单纯词,两 个音节重叠后往往产生新义。又称作叠音词。 Date28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重言词举例 杨柳依依。 飘动貌。 雨雪霏霏。 雪大貌。 信誓旦旦。 诚恳貌。 彼黍离离。 行列貌。 四牡业业。 高大的样子。 桃之夭夭。 繁茂的样子。

12、Date29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重言词的特点之一 叠音词大多是描写景物或状态的形容 词以及摹拟声音的象声词。例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诗王风黍离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卫风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诗小雅伐木 启呱呱而泣。 书皋陶谟 Date3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重言词的特点之二 叠音词的意义比较灵活,往往一个相同形式 的叠音词可以用来表示毫无关联的意义。例如: 老冉冉(渐进)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冉冉(柔弱)孤竹生。 古诗十九首 仓庚喈喈。 诗小雅出车 鸡鸣喈喈。 诗郑风风雨 鼓钟喈喈。 诗小雅鼓钟 Date31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诗大雅思齐 (毛传:“肃肃

13、,敬也“)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诗召南小星 (毛传:“肃肃,疾貌.“) 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 诗小雅鸿雁 (毛传:“肃肃,羽声也.“) Date32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 叠音词的意义与组成它的单字的意义无关;而 词的叠用却和原来的单字意义有密切关系。 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邶风燕燕 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 Date33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复音词。按 照构词语素的性质,合成词可以分为两类 : 1、派生式合成词 2、复合式合成词 Date34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1、派

14、生式合成词 简称派生词,又称附加词,是由词根 和词缀构成的词。词根是表示基本意义的 语素;词缀是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词缀 又分前缀和后缀。按照词根和词缀的位置 关系,古代汉语派生词有两类: (1)前附式派生词 (2)后附式派生词 Date35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前附式派生词 前缀加词根构成的派生词。古代汉语的前缀 并不丰富,较常见的有:有 、阿、第 前缀“有 ”,主要用于远古朝代和部族名称之 前,无实在意义。主要见于先秦文献,甲骨 卜辞已出现,诗经尚书最为常用。 有夏、有殷、有緡、有扈、有司、有政 秦汉以后,词缀“有”丧失了造词能力,只有 刻意仿古时才偶然使用。(毛远明,1999,p141)

15、 Date36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阿”始见于汉代,表称谓等: 阿爷、阿姊、阿弟、阿侬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古诗十九首 堂上启阿母/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阿” 现在多见于方言和民族语言中。 “第” 始见于汉代,用在数次之前,表次序: 第一、第二、第三 於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 Date37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上古语言于动词前加“爰、曰、言、薄、于、 聿 。”等,尤以诗经最为多用。如: 薄言采之/爰居爰处/曰归曰归 言私其豵/黄鸟于飞/聿来胥宇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认为是词头,周法高中国古 代语法构词编认为是前附语 (词头)。白兆麟衬音 助词再论(91.2中国语文)认为是 “衬音助词”,作 用是增足音节,调谐节奏,舒缓语气。潘允中汉语语法 史概要称为“词嵌”, 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D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