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1676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0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时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3.右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

2、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4.张大胜同学眼睛近视。自习课上他戴着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6.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下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一样。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就相当于凸透镜,就相当于光屏。7.隐形眼镜是一种

3、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探究创新8.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

4、0.25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凸透镜B.近视凹透镜C.远视凸透镜D.远视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 m,则该镜片的透镜焦度为m-1,度数为度。参考答案1.B解析: 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D解析: 小莉看书时把书放得很近,说明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她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视力;小莉的外公看

5、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很远,说明外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因此是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视力。3.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图中外界的光线会聚在眼球的视网膜后,说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较弱,所以是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应当佩戴凸透镜来矫正,故A错误,B正确。乙图中外界的光线会聚在眼球的视网膜前,说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较强,所以是近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应当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C、D错误。4.A解析: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比正常眼变凸,折光能力增强,焦距变短,摘下眼镜后,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需要将书靠近眼睛,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A解析: 因为奶奶的眼镜是老花镜,由凸透镜成像

6、特点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又因为奶奶的老花镜度数更深,即看到的图像应该更大,由题图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成缩小的像,不符合题意;选项D成等大的像,也不符合题意。6.解析: 树相当于题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答案: 树晶状体视网膜7.解析: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是佩戴近视镜,近视镜实质就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凹透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故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大于0.05mm。答案: 大于发散8.解析: 题图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如果是平行光线则会聚在视网膜前方,说明此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为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来矫正。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10.2m=5m-1,因为是近视镜片,所以度数为-500度。答案: (1)B(2)5-500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