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1616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DC-DC变换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绪论一. 开关电源概述开关电源(Switch Mode Paver Supply,即SMPS) 被誉为高效节能型电源,它代表着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半个世纪以来,开关电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的开关电源全部有分立元件构成,不仅开关频率低,效率高,而且电路复杂,不宜调试。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仅对开关电源中的控制电路实现了集成化;80年代问世的单片开关稳压器,从本质上讲仍DC/DC电源变换器。随着各种类型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问世,AC/DC电源变换器的集成化才变为现实。稳压电源是各种电子的动力源,被人称为电路的心脏,所有用电设备,包括电

2、子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对供电电压都有一定的要求。至于精密的电子仪器,对供电电压的要求更为严格。所谓的DCDC直流稳压是指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小到可允许的程度,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目前,随着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源的应用,开关电源正朝着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单片开关电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便显示出来强大的生命力,它作为一项颇具发展和影响力的新产品,引起了国内外电源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国外一些著名的芯片厂家又竞相推出了一大批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更为新型开关电源的推广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单片开关电源具有集成度高、高性价化、最简外围电路,最佳性能等指标,现已成为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

3、、精密开关电源及电源模块的优选集成电路。二. 开关电源的技术追求1.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主要是由储能元件(磁性元件和电容)决定的,因此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尽可能减小储能元件的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开关频率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的尺寸,而且还能抑制干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高频化是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2.高可能性开关电源使用的元器件比连续工作电源少数十倍,因此提高了可靠性。从寿命角度出发,电解电容、光电偶合器及排风扇等器件的寿命决定着电源的寿命。所以要从设计方面着眼,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器件,提高集成度。这样不但解决了电路复杂、可靠性差的

4、问题,也增加了保护等功能,简化了电路,提高了平均无故障时间。1.低噪声开关电源的缺点之一是噪声大。单纯地追求高频化,噪声也会增大。采用部分谐振转换技术,在原理上既可以提高频率又可以降低噪声。所以,尽可能地降低噪声影响是开关电源的有一发展方向。2.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控制采用CAA和CDD技术设计最新变换拓扑和最佳参数,使开关电源具有最简结构和最佳工况。在电路中引人微机检测和控制,可构成多功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施检测、记录并自动报警等。三.DC/DC变换器的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1) 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

5、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具有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2030的电能。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到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同时还能起到有效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2) DC/DC变换器是一种能高效地实现直流到直流功率变换的混合集成功率器件,主要采用了高频功率变换技术,即将直流电压通过功率开关器件变换成高频开关电压,且输入与输出之间完全隔离。该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雷达、以及其他所有采用分布式供电体系的领域。其主要发展方向是: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和新型高导热基板(如AIN金刚石和金属等),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3W/cm3以上)和输出功

6、率(达200W以上),工作频率达1MHZ,效率为90%以上,实现多路智能化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组件。(3) 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远程及数据通讯、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军事、航天等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按额定功率的大小来划分,DC/DC可分为750W以上、750W1W和1W以下3大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DC/DC变换器在低功率范围内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其中6W25WDC/DC变换器的增长率最高,这是因为它们大量用于直流测量和测试设备、计算机显示系统、计算机和军事通讯系统。由于微处理器的高速化,DC/DC变换器由低功率向中功率方向发展是必

7、然的趋势,所以251W750W的DC/DC变换器的增长率也是较快的,这主要是它用于服务性的医疗和实验设备、工业控制设备、远程通讯设备、多路通信及发送设备,DC/DC变换器在远程和数字通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四.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采用的手段和方法(1)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加入输入电压为3V的电源电压,使用 DC/DC变换器实现输出为12V和3.6V的电压。(2)本设计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采用核心集成电路MC34063作为控制部分,外围加少量元器件组成DC/DC升压、反转电路。五.本设计课题的意义、目的以及应达到的要求(1)本设计课题的意义:使我们了解了DC/DC变换的发展趋势和用途,

8、并掌握了如何利用集成器件实现高效率、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的开关稳压电源。(2) 本设计的目的:最直接目的是实现直流到直流的开关稳压变换,设计一个简单而又低成本的电源;另外,在于帮助读者了解MC34063新型集成器件,增加电子技术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电子爱好者增添一技之长提供技术资料;使有一定电子理论基础知识的读者阅读本设计后,理论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激发动手制作的欲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本设计的应达到的要求:输入加3V直流电压实现输出为12V、(电流是100mA)和3.6V(电流是500mA)的电压。第一章 DC/DC变换器的基础知识1.1 DC/D

9、C变换器的含义、分类、应用范围及优点1.1.1 DC/DC变换的含义DC/DC变换即直流斩波,就是将直流电压变换成固定的或可调的直流电压。1.1.2 DC/DC变换器的分类变换器有两种类型:线性变换器开关变换器。开关变换器有三种拓扑结构:降压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的稳定的输出电压);升压 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高的稳定的输出电压);反激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的稳定反相输出电压)。1.1.3 DC/DC变换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已具有直流电源需要调节直流电压的场合,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列车、蓄电池供电的机车车辆的无级变速以

10、及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电动汽车的调速及控制等。1.1.4 DC变换技术的优点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调压的功能,而且还可以达到改善网侧谐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1.2 DC/DC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1.2.1 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是最基本的直流斩波电路,负载为纯电阻R。当开关S闭合时,负载电压U。=Ud,并持续时间ton;这T=ton+toff为斩波电路的工作周期,斩波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b)设斩波其的占空比K=ton/T,则由波形图上可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U。=ton/T*Ud=Kud,只要调节K,即可调节负载的平价电压。1.2.2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其控制方式为P

11、WM、 PFM控制和调频调宽混合控制。PWM控制即定频调宽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是保持斩波周期T不变,只改变斩波器的导通时间ton。其特点为:斩波器的基本频率固定,所以滤除高次谐波的滤波器设计比较容易。PFM控制即定宽调频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是保持导通时间ton不变,而改变斩波周期T。其特点为:斩波回路和控制电路变得简单,只有频率是变化的。1.2.3 PWM控制、PFM控制和PWM/PFM切换控制模式比较这三种控制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DC/DC变换器是通过与内部频率同步开关进行升压或降压,通过变化开关次数进行控制,从而得到对于设定电压相同的输出电压。PFM控制时,当输出电压下降达到在设定电压以上

12、时即停止开关,在下降到设定电压前,DC/DC变换器不会进行任何操作。但如果输出电压下降到设定电压以下,DC/DC变换器会再次开始开关,使输出电压达到设定电压,PWM控制也是与频率同步进行开关,但它会在达到设定值时,尽量减少流人线圈的电流,调整升压使其与设定电压保持一致。与PWM相比,PFM的输出电流小,但因PFM控制的DC/DC变换器在达到设定电压以上时就会停止动作,所以消耗上午电流就会变得很小。因此消耗电流的减少可改进低负荷时的效率。PWM在低负荷时虽然效率较逊色,但是因其纹波电压小,且开关频率固定,所以噪声滤波器设计比较容易,消除噪声也较简单。第二章 DC/DC变换器主回路使用的元件选择及

13、其特性与质量指标的含义2.1 三种元件2.1.1开关无论哪一种DC/DC变换器主回路使用的元件只是电子开关、电感、电容。电子开关只有快速地开通、快速地关断这两种状态。只有快速状态转换引起的损耗才小,目前使用的电子开关多是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场效应管,逐步普及的有IGBT管,还有各种特性较好的新式的大功率开关元件。2.1.2 电感电感是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元件,由于它的电流,电压相位不同,因此理论损耗为零。电感常为储能元件,也常与电容公用在输入滤波器和输出滤波器上,用于平滑电流,也称它为扼流圈。其特点是流过它上的电流有“很大的惯性”。换句话说,由于“磁通连续性”,电感上的电流必须是连续的,否则将会产生

14、很大的电压尖峰波。电感为磁性元件,自然有磁饱和的问题,多数情况下,电感工作在线性区,此时电感值为一常数,不随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而变化。但是,在开关电源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电感的绕线所引起的两个分布参数(或称寄生参数)的现象。其一是绕线电阻,这是不可避免的;其二是分布式杂散电容,随绕线工艺、材料而定。杂散电容在低频时影响不大,随频率提高而渐显出来,到一频率以上时,电感也许变成电容的特性了。如果将杂散电容集成为一个,则从电感的等效电路可看出在一角频率后的电容性。2.1.3 电容电容是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元件,它与电感一样也是储存电能和传递电能的元件。但对频率的特性却刚好相反。应用上,主要是“吸

15、收”纹波,具平滑电压波形的作用。实际上的电容并不是理想的元件。电容器由于有介质、接点与引线,形成一个等效串联内电阻ESR。这种等效串联内电阻在开关电源中小信号控制上,以及输出纹波抑制的设计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电容等效电路上有一个串联的电感,它在分析电路器滤波效果时非常重要。有时加大电容值并不能使电压波形平直,就是因为这个串联寄生电感起着副作用。电容的串联电阻与接点和引出线有关,也与电解液有关。常见铝电解电容的成分为AL2O3,导电率比空气的大七倍,为了能提高电容量,把铝箔表面做成有规律的凸凹不平状,使氧化膜表面积加大,加入的电解液可在凸凹面上流动。普通的铝电解电容在高频脉动电流大幅度增加下,高频阻抗温度上升较大,成了开关电源长寿命的瓶颈。所谓好电容耐反波电流,耐温升,ESR值小。电容电解液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电阻减小,即电容串联电阻减小,则是理想的。温度升高,等效串联电阻加大,导致电容寿命减短,这是普通铝电解电容的缺点。为改善这一缺点,将电解液覆盖在氧化膜表面后将 其干燥形成固体式电解质电容,即“钽电容”。2.1.4器件选择要点只如果外接开关管,最好选择开关三极管或功率MOS 管,注意耐压和功耗。如果开关频率很高,电感可选用多线并绕的,以降低趋肤效应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