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15977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3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目 录一、概述2二、编制依据2三、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4(一)光缆专业安全标准41.架空杆路安全标准42 架空光缆113 光缆防护接地要求13(二)管道专业安全标准181 管道中心线位置确定182 管道建筑要求183 人(手)孔建筑要求19(三)光设施安全标准191 光交箱位置选择要求192 光缆交接箱的基座安装要求213 箱体安装要求22四、部门职责24一、 概述1、目的为了规范传输户外设施的建设,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制定了广州分公司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对户外传输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规范。2、适用范围广州分公司传输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和管理办法适用

2、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所有户外传输设施的建设。二、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 5121-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 5206-20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YD 5207-20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74-2006);(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48-200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 5123-20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管道和光(电)缆通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 5072-200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暂行规定(YD 5204-201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13) 中华人

4、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 5175-2009);(14)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工信部规2008111号“关于印发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三、 户外设施安装布放标准(一) 光缆专业安全标准1. 架空杆路安全标准1.1 电杆的要求1.1.1.新立杆路原则上采用7M杆,梢径为12CM,1/75锥形预应力砼杆,横跨车行道杆路一律采用9M杆。1.1.2.电杆制造模的合缝处不应漏浆。如有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的保护层,每处漏浆连续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累计长度不超过杆长的10%,杆身两侧模合缝漏浆的对称搭接长度应不大于100mm。1.1.3.杆梢和

5、杆根不应碰伤或漏浆。1.1.4.预留孔周围的混凝土不应有损伤,如有损伤在10mm以内,允许修补后使用。1.1.5.电杆表面、空腔内不得有露筋和混凝土脱落。杆身的混凝土应质地坚实、不空鼓,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标准。杆根部的钢筋距杆端就符合标准,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1.1.6.接地螺母、脚钉等外漏金属部分的表面应清洁、防腐处理完好。1.1.7.外观检验难以确定质量时,应通知建设单位会同生产厂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强度、挠度和抗裂性。1.1.8.杆距要求:市区杆距35到40米,郊区杆距45到50米。1.2 电杆的埋深要求表1.2.1 新立杆埋深要求(米) 电杆类别分类洞深(m)杆长(m)普通土硬土

6、水田、湿地石质水泥电杆6.01.21.01.30.86.51.21.01.30.87.01.31.21.41.07.51.31.21.41.08.01.51.41.61.28.5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81.611.01.81.81.91.812.02.12.02.22.0注:在重负荷区,电杆的埋深应增加1020cm。高桩杆如装有拉线时,杆洞深一般为120cm,石质土为80cm;如不装设拉线时,高桩杆的埋深与被拉杆的埋深相同。1.3 架设吊线1.3.1.钢绞线及铁线均采用热镀锌材料。 1.3.2.杆路吊线的型号为7/2.2mm,墙壁吊线的型

7、号为7/2.0mm,拉线型号为7/2.6mm;1.3.3.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距顶杆不应小于600mm,在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50mm;1.3.4.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应设在杆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1.3.5.在同一杆路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1.3.6.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0m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1.3.7.两条吊线规格不同时,规格大的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1.3.8.杆路每隔5根杆应做避雷线和地线,地线用4.0mm的镀锌铁线,墙壁吊线每隔500m应做避雷线和地线,地线需要有地气棒;1.3.9.墙壁吊线在每个转弯处应做终端

8、;1.3.10.杆路吊线终端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终结,墙壁吊线终端采用卡子法、另缠法或夹板法终结。1.3.11.杆路吊线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间距应满表1.3.1。表1.3.1 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间距表平行交越垂直净距(米)备注垂直净距(米)备注街道4.5最低缆线至地面5.5最低缆线至路面铁路3.0最低缆线至地面7.5最低缆线至路面公路3.0最低缆线至地面5.5最低缆线至路面土路乡道3.0最低缆线至地面4.5最低缆线至路面房屋建筑0.6最低缆线至平顶树木1.5最低缆线至树梢1.4 拉线及吊线辅助装置 1.4.1.杆路中应安装拉线来增加杆路建筑强度的情况:1)角杆2)终端杆、分

9、线杆3)长杆档两侧的电杆4)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电杆5)坡度变更大于20的吊杆档6)抗风杆及防凌杆7)杆高大于12m的电杆8)其他杆位不够稳固的电杆9)拉线一般情况下采用7/2.6mm钢绞线1.4.2.拉线的种类及装设方向1)角杆拉线:装设在角杆内角平分线的反侧,如图1.4.1。(注:当角度小于130时,需装设2根拉线) 图1.4.1 角杆拉线装设方向2)顶头拉线(或顺线拉线):装设在杆路前进直线方向的反侧,如图1.4.2。 图1.4.2 顶头拉线装设方向3)双方拉及四方拉线:双方拉线装设方向为杆路直线方向左右两侧的垂直线上,四方拉线为双方拉线加两个顺线拉线,地形地势限制时也可以均偏转4

10、5角装设。双方、四方拉线装设方向如图1.4.3。 图1.4.3 双方拉线及四方拉线装设方向4)三方拉线:一般采用双方拉线加1个顺线拉线(装在跨越档或长杆档反侧),也可以转角120装设,如图图1.4.4。图1.4.4 三方拉线装设方向1.4.3.拉线及辅助装置的装设1)拉线、吊线辅助装置及吊线接头,在电杆上的安装及与地锚的连接可用夹板法(三眼双槽钢绞线夹板D7mm用于7/2.2mm及7/2.6mm钢绞线或D9mm用于7/3.0mm钢绞线)、卡固法(U型卡子)或另缠法(3.0mm钢线缠扎)。2)当角深小于15M时,拉线程式大于吊线一个程式;当角深大于15M时,应增设两条拉线进行加固,拉线程式采用比

11、吊线程式大一级的钢绞线。当角深大于25M时,吊线必须做终结。3)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5小于10,吊线应做仰、俯角辅助装置。4)在无法设拉线的地点,可改用撑杆加固。在采用撑杆时应考虑电杆受力处的抗弯力,角深超过5M时,电杆强度应比一般杆增强一级,并应使角深不超过10M。撑杆的距高比一般采用0.6,撑杆的梢径应不小于连接处电杆直径的4/5。5)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土质松软地段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长档距杆、飞线杆的杆底均应加底盘等加固装置。6)拉线选用地锚铁柄以及拉盘的选用见表3.2.2:表1.4.1 地锚铁柄以及拉盘选用表拉线程式地锚程式拉盘程式7

12、/2.21800166004001507/2.62100186004001507/3.02100186004001507)新立杆路档距超过80米,应加辅助吊线。8)拉线终结应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9)拉线的材料为镀锌钢绞线,其规格应大于吊线;10)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加装绝缘子,绝缘子朝上的拉线上部长度应适量,绝缘子距地面的距离应在2m以上;11)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600mm,允许偏差小于50mm。12)在河岸塘边缺土的电杆,应做石护墩保护;在路边易受车辆碰撞的杆应做护杆桩,护杆桩的顶部20CM涂红色反光漆。13)在路边易受车辆碰撞的拉线,应装设拉线保护警示套管。1.5 安装墙壁

13、吊线的技术要求(1)布放架空(墙壁)光缆安装吊线支持物需要打拉线时,应检查房屋结构以及墙体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房屋和人员的安全。3. 当墙壁吊线沿建筑物走线时,应避开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4.墙壁吊线采用7/2.0钢绞线,终端采用终端角铁固定,为保证吊线悬挂光缆后,保持水平一致,墙壁吊线间隔一段距离采用三角型支架或角铁支撑。5.墙壁吊线避让墙壁上较大突出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L型支架、L型卡担或突出支架,固定墙壁吊线。1.6 超长杆距杆路架设要求1.6.1跨越杆距1)超过长杆档杆距的飞线跨越杆距范围见表1.6.1。表1.6.1 飞线跨越杆距范围 单位:m负荷区无冰及轻负荷区

14、中负荷区重负荷区无辅助吊线150(100)150(100)100(65)有辅助吊线500(300)300(200)200(100)注1:超重负荷区不宜做飞线跨越,需要时应做特殊设计;注2:当架空电缆单位重量达250500kg/km时,适用表中括号内数值范围,单位重量达500kg/m的光缆不宜做架空飞线跨越。2 )飞线跨越档吊线及辅助吊线程式应按光缆单位重量及跨越杆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参照表1.6.2。表1.6.2 飞线跨越档吊线用钢绞线程式负 荷 区无冰及轻负荷区中负荷区重负荷区最大跨距(m)150(100)500(300)150(100)300(200)100(65)200(100)正吊线(mm)7/2.27/2.27/3.0(7/2.2)7/3.07/3.0(7/2.2)7/3.0辅助吊线(mm)7/3.07/3.07/3.0注:中负荷区跨距不超过100m,重负荷区跨距不超过65m时吊线可用7/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