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1589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课题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认识盐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重点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本节知识点1、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2、中和反应 3、盐的组成 4、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 5、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6、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7、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相关知识 复分解

2、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溶液p的测定方法:pH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测量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得出溶液的pH。方法技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方法: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思维误区中和反应的判断往往忽略了反应物,认为有水生成的反应即为中和反应。对中和反应的实质理解不深,中和反应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在改变过程中往往引起溶液密

3、度的改变,这是易错点。考点分析1、中和反应的判断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中考命题的考点,主要考查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常见题型为选择题。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医疗方面的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通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环保进行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课 题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1课时)课 型新 授第1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4、H+和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重 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难 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判断关 键 点正确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教学媒体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pH计、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石蕊、酚酞、石灰水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一、 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HCl+NaOH=NaCl+H2O2HCl+Ca(OH)2=C

5、aCl2+2H2O盐:例: NaCl、K2SO4、Ca(NO3)2、NH4NO3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创设问题:当你被蚊虫叮咬时,你通常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皮肤的痒痛?为什么?积极回答,多种答案演示实验:用滴管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吗?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

6、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规范操作)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根据实验结果,说说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若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反思评价:同学们对本实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你们认为哪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合理,最简便,最有说服力?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将方案写在课本方框里。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可行且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自由发言,客观评价活动天地: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仔细分析课本P124表中数据,并绘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指导学生运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曲线、分析结果)。由此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7、_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课堂展示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提出问题:为什么之后溶液呈中性呢?H+和OH-哪里去了?多媒体展示: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的微观过程。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观看动画,分析反应实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组展示,把相关知识写在黑板上。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归纳总结:既然Na+和Cl-不是反应发生的原始动力,反应的关键是:H+OH结合生成了水,那么,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吗?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呢?猜 想 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现象是: 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_。 与上一个反应的共同点:1、_;2、_;3、_。 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_。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照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反应共同点。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问题:什么叫盐? 点拨盐的组成特点: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拓展:比较上述两个反应的生成物,得出盐的概念说明:NH4+是原子团,它不是金属离子,但可把它看作金属离子。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A、Na2O B、Mg(OH)2 C、H2SO4 D、NH4Cl E、Na2CO3根据盐的定义正确理解并判断小结: 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据各自学习情况如实进行总结 练习:化学助学相关题目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