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1255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综述(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3,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内部控制组织设计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4,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1、内部控制系统的涵义 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组织和内部控制制度构成的用以制约单位经营舞弊和管理风险,保证单位内部信息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并且在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控制运行系统。 包括内部控制组织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系统、内部控制流程系统。,5,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2、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信息化原则: 信息指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凡是与经济活

2、动有关的信息都是经济信息。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通形式,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是事物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有着密切关系,信息传递以来物质,信息获取消耗能量;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信息有长时信息、短时信息、瞬时信息。,6,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2、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信息化原则: 信息论包括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三种。任何单位的管理过程都是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过程,设计内部控制系统,应注意充分运用信息方法。设计时要注意:从制度上保证有效使用信息资源;从制度上保证单位信息沟通;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及时反馈。,7,内部控制

3、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2、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化原则: 系统是一组有联系的元素组合,即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元素组成的统一体。两个以上各不相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内部联系而组成的为达到共同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即为系统。系统本质为“组织联系”,其一,表现为各部分信息渠道沟通,其二表现为它们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8,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2、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化原则: 系统论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平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科学。新统论的基本观点是:系统总体和构成总体的各种物体相互联系。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根据系统哲学思

4、想进行制度规划;根据系统管理观点进行系统规划;运用系统分析设计制度结构。,9,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2、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一种应用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想在特定的组织中有效应用,在设计时就应考虑一下要求: 合法性要求 适用性要求 有效性要求 合理性要求 可容性要求,10,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范围和主体 内部控制设计范围: 全面设计对全部内部控制的设计 局部设计对部分内部控制的设计,11,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范围和主体 内部控制设计

5、主体: 最高管理当局组织设计; 单位管理当局全面负责、认真研究具体施行; 由不同具体设计主体设计。,12,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范围和主体 内部控制设计主体: 单位人员自行设计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由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设计。 聘请外界专家设计在国外优质业会计师、管理顾问公司、制度专家和事务所及表单供应厂商从事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的设计和咨询工作。,13,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步骤 了解单位背景单位历史概况 单位经营业务 单位组织状况 资产设备状

6、况 产品及销售状况 办公手段概况 财务状况与会计实务 重要契约与其他资料,14,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步骤 主要业务调查 销售业务应调查的问题 生产作业应调查的问题 采购作业应调查的问题 存货控制应调查的问题 人事业务应调查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调查的问题,15,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3、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步骤 分析研究问题运用组织系统图、业务流程图、工作分配图、表单分送图进行分析。 提出结论与建议对如何改进工作、如何设计新的制度有了基本构想后,就应提出研究结论;报告中建议内容: 拟定制度进行试验,16

7、,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4、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内部控制设计重点 内部控制设计重点-以预防控制为主; 注重体制牵制; 注重程序制约; 注重责任牵制。,17,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4、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内部牵制组织 内部牵制目的:寓牵制与处理之中;确定并记录已经发生的事实;促进各种业务顺利处理;使错误与弊端减至最小程度。 内部牵制种类: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18,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4、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内部牵制设计 设计程序,正确分段; 基本原则不相容职务分离。不相容职务 一般程序一般分段:计划申请阶段

8、 审核报批阶段 办理手续阶段 实施执行阶段 记录登记阶段 帐实核对阶段,19,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4、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内部牵制设计 设计程序, 正确分段,20,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4、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内部牵制设计 明确各阶层管理内涵: 各阶层管理内涵一般高阶层管理,以单位或部门整体为对象,工作范围较广,已策划与巨册为主具有创造性;中层管理则以控制为主要职能,以其所主管或负责的单位或业务为主,呈上启下,具有责任性和管制性;低层管理工作单纯,按章办事,应具有效性与效率性。,21,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5、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

9、 内部控制组织系统硬件、平台 公司治理结构高层控制 内部组织机构部门控制 业务执行岗位人员控制,22,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思想 5、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 内部控制制度系统软件 各项规章制度部门、层次、人员分工;各项业务程序规定及操作规程; 各项业务流程业务程序、控制点; 业务执行手续,23,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1、内部控制组织框架 内部控制组织构架 公司治理 组织管理 业务管理,债权人,股东,政府,客户,员工,供应商,公 司,股权投资,权益报酬,债务投资,利息回报,支付产品与服务费用,提供产品与服务,提供劳务,支付薪酬,提供原材料,支付货款,提供公共服务

10、,缴税,现代公司本质上是一系列合同关系的组合,25,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1、内部控制组织框架 公司治理和控制要素: 董事会-最大投资人,是对经营者的监督者,董事长可以兼任总经理,通过独立董事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审计委员会-设在董事会下,为管理决策服务,实现对总经理的制约。 监事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不得兼任监事;,26,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1、内部控制组织框架 公司治理和控制要素: 总经理-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人;健全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制约机制。 各部门经理各部门在总经理领导下工作,总经理经营权的执行者。 内部审计-在经济活动的授权人委托下开展审

11、计监督、检查和评价。,股东会,董事会,管理人,股东行使权利的渠道和方式,股东通过股东会行使控制权; 股东找出代理人组织董事会; 股东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控制机构,决策的组织和执行机构,28,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1、内部控制组织框架 内部控制组织框架构建原理 公司内部治理的基本动力:权力制衡、利益冲突 权力制衡将经营决策、经营管理、经营监督“三权”分离,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共同目标,利用分权来制约任何一个主体的利用职权损害公司目标的行为。 利益冲突利用各个治理要素个人利益与公司目标的趋同与背离关系建立制衡机制,在对治理要素中人员的选择上,

12、要尽可能注入治理要素间个人利益冲突机制。,29,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 构建起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明确各治理要素的基本定位和功能; 具体规定各控制要素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正确界定各治理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各治理机制之间注入利益冲突机制。,30,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治理要素的目标和责任 公司董事会的目标和责任: 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责任发出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重大财务分配营运决策合法合规; 经营管理

13、活动适当有效。,31,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治理要素的目标和责任 公司监事会的目标和责任: 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责任监督董事会及其董事决策过程; 评价董事会各项决策方案及效果; 检查高级管理层重大财务分配营运方案; 考核经营管理者日常管理责任履行。,32,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治理要素的目标和责任 公司总经理的目标和责任: 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责任执行董事会决策; 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对重大财务分配营运方案负责; 对日常经营管

14、理有效性、合规性负责。,33,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治理要素的目标和责任 公司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责任: 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 责任评价董事会制定的制度、决策德有效性; 检查会计资料真实性可靠性; 考核重大财务分配营运方案的合规性; 监督日常经营管理有效性、合规性。,34,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二、内部控制组织系统设计 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国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东,非执行董事 (美:外部董事),执行董事 (美:内部董事),股东会,董事会,运用股票市场强化对执行官员的监督和激励,(表决形成决议),(以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

15、能),其它高层执行官员,执行机构,(首长负责的层级制结构),英美公司治理的单层结构图示,单层制,单层制模式,也称为一元制模式,即董事会集执行职能与监督职能于一身,其中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独立董事制度来实现的。 业务执行结构和监督机构不分离 主要特点 董事会大多由非执行董事(外部董事)组成,同时,董事会既是决策机构,又承担了监督功能。 发达的证券市场的收购接管机制和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约束了经理,外部市场对经理有很好的监管作用。,股东会,监事会,经理理事会,信托托管,委托代理,职工选举,德式公司治理的双层结构图示,双层制模式,也叫二元制模式,这种模式同一元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分开的,即董事会负责执行职能,监事会负责监督职能。,日本的水平式双层结构图示,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董事会是平行的,都对出资人和股东代表大会负责。,单双层制的比较,双层制 优点:监事会对于执行层有更大的独立性,系统比较有效率 缺点:远离公司的实际业务,缺乏足够的信息履行自己的职能 在董事会范围内的决策制定不再给予内部任何与外部人合作的支持 剥夺了非执行董事的有价值的贡献和外部人的实践 监事往往会失去与企业接触的机会。 单层制 优点:对公司业务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缺点:容易为内部人所操纵,变成“橡皮图章”,单层结构“内部人控制”治理的具体措施:,增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 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