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12541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9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价能三个重要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西方 马克思主义 ”是 “ 一些西方 国 家出现 的一股在理论上 同列宁主义相 对立而又 自 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 口 】 王雨辰并不赞同徐崇温等人将西 方马克思主义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 面加以考察和研究 。他认为,西方马 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 “ 当代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和发展” 。它是 “ 西方共产党和西方 进步的知识分子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 ,总结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 ,运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西方社会 ,寻找 一 条适合西方革命和人的解放道路的 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思潮” 。 本 文 比较倾 向于王雨 辰教授 对 于西方 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界定 ,认为 西

2、方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西方的具体历 史条件 ,结合西方文化传统 ,探索适 合于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社会思 潮 。但是 ,这一结论也只是就西方马 克思主义者大多数人的观点及其主观 意图而言的。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并 不是一个观点基本一致 的思潮或理论 体系,它所涵盖的范围和包含的内容 是 比较庞杂和广泛 的,其中有些派别 和代表人物之间的思想差异又 比较 明 显。另一方面 ,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 的忠诚程度也各有不同,在西方马克 思主义者中,有一些人如卢卡奇 、柯 尔施 、葛兰西 、阿尔都塞等的主导思 想是马克思主义的 ; 而另一些人 ,如 萨特 、德里达和鲍曼等 ,他们到底是 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目

3、前 的争议还 比 较大。因此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性 质的界定就需要进行具体 的分析 ,既 不能过于笼统 ,更不能一概而论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我们的 “ 同路人” , 西方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至少在 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进行对话和交流。 第一 ,在思想来源上 ,它们都直 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 。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说,都是在试图摆脱苏联所 谓 “ 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束缚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西方 马克思 主义都 主张用各种资产阶级哲学 的精 神来解释 、补充和重构马克思主义 , 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 中,西方 马克思 主义非但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 的

4、 “ 血 统 ” ,而且对 于马克思主义 的重新解 释和阐发也基本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文 本出发 的。比如,作为西方马克思 主 义奠基人之一 ,卢卡奇尽管不完全 同 意所谓 的 “ 正统 马克思 主义 ” ,但他 却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的信念 。再 比如柯 尔施 ,他在 1 9 2 3 年发表的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一书 中也提出要 “ 恢复马克思主义和辩证 法的联系” ,“ 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意识 ,在西方采取包括经济 、政治和 文化在 内的总体革命模式” 。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形成的四大理 论成果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 , 它们之间是坚持 、发展和继承 、创新 的关系

5、。不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怎 样发展和创新 ,它的根子永远而且只 能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它们都坚持并高扬马克思 主义伟大旗 帜。中国共产党人 自 诞生 之 日 起就一直宣称 自己是马克思主义 者 ,并且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思想 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历代中国共产党 人对 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以及怎样 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的实践 探索和理论 回答 。而在 当代发达资本 主义世界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管 自己面对 的社会形势多么恶劣 ,也仍 T H E T IC A L S IO N S 理论探讨 高举马克思的思想旗帜。陈学明教授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6、这一表现给予 了高度评价。他说 : “ 他们处于非主 流意识形态 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 研究 ,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现代意义的 充分肯定和信仰 ,无论如何对我们都 是有力的激励。 ”他还强调 : “ 西方 马 克思主义不是对 马克思主义 的放弃 , 而是通过反思马克思的思想 、尤其是 反思 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传统马克思 主义 ,结合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 题,有力地揭示和张扬 了马克思主义 的当代意义。 ”1 0 第三 ,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本土 化和民族化的产物。实现马克思主义 的本土化和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 展 的内在要求 。1 9 3 8 年 ,毛 泽东 在党的六届六 中全会上作的题为

7、 论 新阶段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 “ 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他指出 : “ 没 有抽象的马克思 主义,只有具体 的马 克思主义。所谓具体 的马克思主义 , 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就 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 中国具体环境 的具体斗争 中去 ,而不是抽象地应用 它 离开 中 国特点 来谈 马克思 主 义 ,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 _ 4 l 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一贯反对将马克思 主义教条化的做法 ,认为马克思主义 必须 因时因地改变斗争策略。比如葛 兰西就西方革命的策略问题提出政治 战术 的运用在东西方是不 同的。无产 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 革命不能采用俄 国革命

8、所用的 “ 运动 战” ,而只能采取 “ 阵地战” ,一个阵 地一个阵地地去夺取资产阶级在意识 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 ,这样才能最 终推翻资产阶级 国家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 的马克 思 主义作为 马克思主义在 2 0 世纪本 2013 4 CONTE M P ORAR Y W ORLD图 6 1 l! I I 6 1 埕 化 抹 讨T tl E O tE F I ( A I D IS C U S S I O N S 土化和民族化进程 中形成的两种理论 形态 ,尽管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但二 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极为明显的。主要 表现在 : 第一 ,理 论 内容 不 同。中 国共 产党人将 马

9、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 结合 ,开辟 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也形成了指导 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四大 理论成果 : 即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 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 。这四大理论成果从整体上探索 并回答了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 对待马克思主义” , “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建设什么样的 党 、怎样建设党” ,“ 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 、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 和现实问题 。而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内容的明晰性相比,西方马克思 主义却显得 含混不清 ,繁复庞杂 ,在 其众多的理论中很难归纳出一条相对 清

10、晰 、前后一致并能够囊括众多流派 的鲜明主题 。 第二,表现形态不同。与 中国 化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表现形态相 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呈现出多元化 的特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的 四大理论 ,在其形态上是前后相承的 关 系,有其 内在 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与之相反 ,西方马克思主义却不是一 个统一 的学派或思潮 ,而是一个包括 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倾向和流派 的混合 体 ,因而在其表现形态上呈现 出 “ 一 源多流”的格局 ,出现了诸如黑格尔 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存在主义 的马克 思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众 多流派。 第三,理论特质不 同。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形成和发展不是

11、靠 “ 本本 ” ,而是靠实践。它来源于 62圈 2 。0 13 4 w 。 实践 ,高于实践 ,最后又反作用于实 践 ,并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中国化 的马 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 的科学理论 ,具 有实践性 、建设性和科学性 。而植根 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 ,由于它是 “ 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革命低潮的产物 ” ,它不可能 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样被幸运地 付诸实践。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的 实践性 、建设性和科学性相 比,其理 论特质则更多的带有思辨性 ( 或哲学 化 ) 、批判性和空想性 。 第 四,对马克 思 主义 的态度不 同。对 “

12、 正统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以 及试 图在马克思主义中引入 “ 非 马克 思主义元素”是西方 马克思主义一个 显著 的特点 。也 因此 ,约瑟夫 费米 亚就 明确指 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在坚决 、坚定和忠诚方面并不是 好 的马克思主义者”l 。他说 : “ 如今 , 激进思想家们似乎对发展 别 的什么 东西 更感兴趣 ,却对于一个走下神 坛的伟大思想家仅仅致以礼节性的敬 意。 ”l 6 可见 ,他对西方 马克思 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也提出了质疑。实 际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 义倾 向也一直为国内理论界一些研究 者所不能容忍和接受。与此形成鲜明 对 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

13、 主义 的基本理论却予以突出的重视 。 比如 ,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 级 自由化问题 ,X l l 平就明确提 出 : “ 我们搞 改革开放 ,把工作 重心放 在 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 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 丢啊!” “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_8 在此 ,对于马克思主义 的两种截然不 同的态度就不言 自明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当代价值与意义 诚如约瑟夫 费米亚所言,如果 革命理论的 目的在于改变社会 ,那西 方马克思主义必然被评判为失败的理 论 。然而 ,作为一种五花 t f l 的理论 体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些 “ 可

14、 以引以为傲 的成就 ” 。其 中有些 “ 成 就 ”即便在今天看来仍不乏其价值和 意义。 第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 当代资 本主义的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 识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些 人把 西方马克思主义称作 为 “ 经院式 的” 或 “ 哲 学化的”马克思主义 ,但是 , 同当代其他一些哲学流派相 比,西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却有着更为密 切 的联 系。这是因为 ,“ 从他们所关 注的一些理论问题来看 ,他们并没有 回避现实 的挑战” ,“ 在他们那深奥难 懂 的语言 中负载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 的当代世界的信息” ,“ 也倾注了他们 对人类命运 的关心 ” 。 尤其是 ,西 方马克

15、思主义从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现实出发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 了全方位的批判 ,分析其新变化和新 情况 ,揭露其新矛盾和新问题,形成 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 ,对当代资本 主义社会产生 了非常重要 的影响。同 时,他们的资本主义理论尤其是他们 对当代资本主义 的经济 、政治发展的 深刻认识和剖析 ,为我们全面认识和 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 了非常珍 贵的资料 。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 “ 什 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为 我们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 更宽阔的视野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态度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一方面 坚持马克思 主义 的某些特征 和品质 , 如马克 思主

16、义 的批判性 ; 另一方面 , 又纷纷 以 “ 补充者” 、 “ 革新者” 自居 , 要求重新 “ 发现”和 “ 补充”马克思 主义 ,使之现代化 。然而,在使马克 思主义 “ 现代化”的过程 中,西方马 克思主义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范式 ,他 们提出 “ 重返”马克思 主义,也大都 是基于 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基 于 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做出理论 取舍 ,再将之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某 些流派相结合 ,最终形成了那些冠以 各种称谓的 “ X X马克思主义” 。尽管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弊病 ,尽管在 “ 坚定 ”和 “ 忠诚”方面西方马克思 主义在 大部分 时期扮演着反面角色 , 但是 ,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和观点确 实为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 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内容。比如,他们 提出要广泛吸收和利用西方资产阶级 思想的成就 、重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 过程 中 曾经 遭到忽视 或者偏 离的 问 题 , 以及试 图引进现象学 、 生存主义 、 语言学 、生态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