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1512442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分歧 (q)霎时(ch)瘫痪(tn)絮絮叨叨(x)B应和(h)莅临(l)确凿(zo)人声鼎沸(fi)C停滞(zh)粗犷(gung)绽开(zhn)花团锦簇(c)D睫毛(ji)酝酿(ning)祷告(do)咄咄逼人(ch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宽恕感概淅淅沥沥精神抖擞B诀别瘫痪截然不同浑为一谈C卓号捶打恍然大悟滚瓜烂熟D遗憾荫蔽整装待发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他驾起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2、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D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作出了突出的成绩。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春

3、的作者是朱自清,字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著作。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6古诗文默写。(6分)(1)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7名著阅读。(4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

4、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的人8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活动。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让你前去邀请陈先生,你该如何说呢?(3分)二、阅读探究(42分)(一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4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9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10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言志论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中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身边叫作侍。盍:何不。裘

6、:轻暖的皮袄。憾:遗憾。伐:夸耀。施:表白。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实义)B愿闻子之志(希望)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1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友人惭,下车引之B愿闻子之志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3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4“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特点。(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

7、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使用手机的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

8、,造成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信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若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各中小学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下属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

9、用情况统计图表项目上网时间、年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的学生10 岁以前“触网”的学生所占比例82.9%70.4%61%15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16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17“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8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

10、分析其作用。(2分)1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2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小巷里燃起一盏灯李晓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晚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的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

11、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躺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

12、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都没有再亮起来。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向几户人家打听,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

13、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已被一湖碧水覆盖。然而那条小巷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21“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_作用。(2分)2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23请在第段的横线上补充老奶奶的心理活动。(2分)2

14、4请分析第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25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人“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3分)三、作文(50分)26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领,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快乐多多!请以快乐多多为题目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8参考答案: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一、1.C点拨:A项“霎”应读sh,B项“和”应读h,D项“咄”应读du。2D点拨:A项“感概”应为“感慨”;B项“浑为一谈”应为“混为一谈”;C项“卓号”应为“绰号”。3C点拨:“忍俊不禁”指忍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