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512403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高考-作文资料立意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十四岁的“熊孩子”在两个月内,通过支付平台偷偷把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存款统统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一个月后,父母才发现情况。起初这孩子是迷上了手游,不顾学校反对,偷着带手机到学校。“感觉在游戏里面能找到一种剌激感,可以做自己的英雄。”今年暑假,他又对触手TV着迷了,他说打赏之后,女主播会说“谢谢”、“么么哒”等之类的话,让自己有种存在感。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专家解析】:立意关键词是“孩子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存在感”。立意示例: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存在感;学会控制自己;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应让每个孩子找到存在感;网络平台及主播应担负起社会责任;社会的监管应到位如果单纯写“不要迷恋手机游戏”或“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则立意不佳。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月初,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罗某的行为扰乱了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月,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列车

3、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分钟发车,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同样是延迟发车,这次没有乘客抱怨,网友也纷纷点赞。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专家解析】:作文题目提供了“罗某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误”和“管理部门为挽救生命主动延迟发车”两则主体材料。罗某为一己私利任性而为,扰乱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相关规定,表现出其对规则的轻视。而另一则材料所述却是为挽救生命延迟发车,体现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可以结合材料谈规则意识。为一己私利蔑视规则、任性而为是在扰乱社会秩序,会

4、给周围人带来不便。当事人不仅应受到规则的惩处,也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谴责。(2)可以结合材料谈尊重生命。生命是神圣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为挽救生命打破规则,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却收到大家的点赞,这不仅体现出生命至上的意识,也表现了规则和温情有时并不冲突。(3)可以辨证地谈规则与温情的关系,或者谈规则什么时候应遵守,什么时候可以打破。法规须遵守,但并非冷峻严苛,人间亦自有温情。注意:以上角度均应结合材料分析,如脱离材料泛谈规则意识、生命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矩的破与立等属基本符合题意。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

5、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专家解析】:人生的境遇不同,对生活的感受、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青少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生活的变化、社会的风云,容易让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扭曲,从而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当今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转型期,难免泥沙俱下,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就会信心百倍,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4、阅读下面的材料,

6、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17年12月16日,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在京逝世,他在生前不止一次描绘过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屠岸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缺乏精神上的丰富和优雅,就不会百花盛开、生气勃勃。材料二:从1920年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至今,一个世纪即将过去,古代典籍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然成为天书,传统诗词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对于这种现状,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曾深表担忧,她说:“守着一座宝山却不自知,甚至还会为了贪图享乐做出违法之事,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将举行以“我心中的诗歌”或“我与诗歌同行”为主题的论坛活动,你将作为班级代表参加,请

7、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恰当引用学过的诗句;不少于800字。【专家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应当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本题由两则材料构成,审题时应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即都是围绕诗歌具有的价值意义来说的。不同之处,第一则材料强调的是诗歌在寻找个人诗意人生、精神追求上的价值和对民族的意义。材料二由时代背景人手,表现出了对诗词文化被现代人淡忘和边缘化的隐忧。所给材料在这里只是起到引出话题,打开考生思路的作用,具体写作时只要能围绕白己对诗歌的看法和感受,人情人理地展开即可。可以立意为: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下仍应熠熠牛辉;诗歌不仅关乎个人,还与民族、国家

8、精神息息相关;诗歌是蕴含人生真理的宝藏,亟待人们去开采;我读诗、我学诗,我快乐;诗词是人们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归宿;我的“诗歌之旅”。行为时在观点明确,层系清晰的同时,不要忽视材料中的任务指令“发言稿”,即考生需注意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发言稿应有听众意识,文章写作的对象是全校同学,因此语言与内容要使他们易于接受。同时还要注意恰当引用“学过的诗句”。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王何必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

9、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专家解析】:题干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作文要求是“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此题考查名言名句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所给的四则材料来自古今中外名人。前三则是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第四则是马克思的看法。要想准确立意,必须先懂得四则名句的意思。孔子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该句的意思是

10、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孟子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该句的意思是“王为什么一定要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荀子说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该句的意思是荣与辱的最大区别,要看一个人对安危利害态度来判别。把义放在首位然后取利的为荣,把利放在首位而后才求义的就是辱。以义立身的就荣耀相随,处处通达,以利立身的就耻辱困绕,困窘交加;通达顺利者就可以驾驭别人,窘困者受制于人。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后,关键词是“利”和“义”。每一句的立意参考如下:做事要先周

11、密的思考;贪图快反会更慢;不要贪图眼前小利;不贪小利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人不追求物质利益;人需要重视仁和义。取利为荣,求义是辱;以义立身会荣耀相随;荣者驾驭人,辱者受制于人。人不能离开“利”,但又不能只在乎“利”。总之本次作文可以:(1)谈对“利”的思考;(2)谈对“义”的思考;(3)对“义”与“利”,二者皆谈。不论从哪个方面谈思考,都应辩证的分析问题,不能绝对的谈“利”忘“义”,也不能只是讲“义”而忘记利益。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

12、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名句表达的主题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诗句中心意,读懂四句话的意思,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确定立意角度。如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义”和“利”,能辩证地阐述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篇好作文。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3、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专家解析】:本作文题是属于“名人名言材料+任务”型作文。要扣住材料电的关键句:“永远有一个明天”“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等。而题千中又明确了“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的思考”的限制。具体来说,从第一句关键词

14、中,可以立意为“明天可改正今天的错误,使明天更美好”“明天是今天的希望”等;从第二句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今天把握不,何来明天的辉煌”“今天是明天的基础,不容做错”等;从第三句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今天努力是为了明天幸福”“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明天的辉煌”等。既可以从个人的成长方面来谈,也可以从国家层面来写,还可以从社会的“今天与明天”来分析。但无论从哪个方向立意写作,都要注意扣住材含意和“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来写。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庄子)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刘蓉)

1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知米小,也学牡升开。(袁枚)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电影台词)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专家解析】: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正确的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孟子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意思是“穷困时不失去道德,显达了不能背离做人的原则。”这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所提倡的“不失本心”。庄子的“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意思是“人不能囿于自己的狭小天地,否则难成大事。

16、”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历史和国家给了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必须要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杜荀鹤的“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选自他的一首小诗小松表达的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就要自信、自强,有追求,不畏世俗的眼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云开见日来。刘蓉的“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强调的是“人要做大事,就要先从小事做起。”这与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四句出自他的小诗苔,表达的是“自信、自强、有追求、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个体的珍贵。”选自电影无问西东台词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强调的是“坚守本心、勇于担当”,“本心”就是“真心、真意、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