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10723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干电力市场和供电企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武汉供电局李光斌龙 摘要本文着重从体制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立电力市场所面临的困难, 提出积极稳妥地进行电力市场的改革实践 的思路; 重点就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定位、 存在形式及其独立核算的必要性等间题进行深人的探讨 关扭词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独立核算存在形式 1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 积极稳妥地进行电力 市场的改革实践 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 建立电力市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它们主要反映 在如下方面 : l )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电力价格体系本身没有进行 改革, 而以煤运附加费和新电厂“ 还本付息电价” 等形式对 电价进行的局部调

2、整, 以及一些电价外的费用摊人电价 不 仅使电价体系变得畸形, 而且挤占了电价空间; 加之电力系 统内部一般实行统一核算, 掩盖了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成 本和价格的真实水平价格问题将是电力市场所面临的第 一个难点 r 2 7 随着电力工业投资体制的演变, 产权多元化的新电 尸的出现 造成电厂的所有制性质、 投资构成、 投资方式和 f o l 期( 协议) 投资收益都有很大的差异, 给建立电力市场带 来较大的难度, 如不进行相应的调整. “ 公平竞争” 则几乎不 可能 3 ) 不同类型 如水电、 火电、 核电) 、 不同规模 大型、 中 型、 小型) 以及担负不同任务( 如基荷、 调峰、 事故备用

3、) 的电 厂, 其造价、 运行磨损及运营成本差异较大, 但是却没有建 立起相应的、 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 基本上执行的是一r一 价, 加上与投资多元化相应的利益关系, 造成上网的无序竞 争 U) 电网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电网建设资金没 有正常和稳定的渠道, 既影响了电网建设, 也造成用户负担 的不公平, 用户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 形成对直接 面对用户的供电企业的巨大压力 5 ) 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电力工业的政企 不分较为突出; 当作为政府部门的电力部被撤消, 各级电力 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后, 随之而来的关系到条块利益和各级 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及存在形式等问题

4、, 无疑会 给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建立电力市场带来体制性的困难。 同时魏们也看到, 建立电力市场既面临着许多困难, 又 有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 近十余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初 步实现 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为电力工 业的改革奥定 了 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使建立电力市场成为可能特别是 1 9 9 8年以来, 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 更为进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市场的实践, 创造了 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导 随着买方市场的出 现 电力生产( 供应) 企业之间的竞争自然产生, 短缺经济状 态下垄断经营带来的乐观的经济效益也开始下降, 电力生 产及供应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

5、降低成本, 以提高 自身的竞 争力和经济效益, 而电力市场因为引人了竞争机制. 有利于 降低成本而成为电力工业改革的合理选择 其次 我国电力工业改革正不断深化. 国家电力公司审 时度势, 确立了创建国际 一 流” 电力公司的目标和建立电 力市场分四步走的构想几年来 不少省电力公司因势利导 积极进行内部电力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经验 特别 是在省内电厂试行的“ 买电制” 还是比较成功的, 具有电力 市场的雏型。集资电厂基本上具备了作为独立电进人电 力市场的条件, 国家投资的电厂在运营和核算上也完全能 够以独立电广的资格进入电力市场 第三, 国家对电力工业的改革非常关注, 在进一步强调 坚持

6、政企分开, 深化电力工业管理体质改革的同时, 加大对 电网、 特别是城乡配电网的资金投人, 加大清理整顿电价的 力度, 对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寄予很高的希望, 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卜 同时也将为促进电力消费 建立电力市场创造必 要的软、 硬件条件 因此, 笔者认为 目前是建立电力市场的一个难得的好 时机,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 工业体制改革和建立电力 市场的 实践 2 关于买电型电力市场和“ 上网电价” 2 . 7 当前我国正在启动的电力市场是从抽象意义的垄断 型市场走向实质性的买电型市场的过程 买电型的电力市 场将从由电力局完全垄断电力的生产与供应 走向“ 厂网分

7、 开” , 由电网公司作为唯一的买电机构, 从各个不同的发电 公司买电卜 通过其所有的输电网和各级供( 配 电公司销售 给最终用户。买电型的运营模式不仅是循序渐进建立电力 了 李光斌 1 9 4 6 年生, 1 9 7 6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数学专业、 1 9 8 7 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专业. 享受教授、 研究员待遇 的高级 经济师 现任武仅供电局副总经济师、 计划处长 09 市场的一个阶段, 而且也因其适合中国国情, 简单易行, 不 需要复杂的协议与技术支持而成为我国当前建立电力市场 的基本摸式、同时. 因为对于发电厂来说也只是单向开放, 保留了电力工业垄断经营的某些特点, 政府

8、仍然可以通过 电网运营管理机构来实现社会政策目标, 而这一点对于发 展中国家和走向市场经济的变革时期来说都是尤其重要 的 22 在我国建立买电型电力市场首先面临的是合理确定 上网电价, 保证公平竞争、 “ 竞价上网” 的问题。在我国, 新、 老电厂之间存在着由于投资体制不同的差异, 以及由此而 弓起的上网电价的差异这一特殊问题。集资电厂由于需要 还本付息 , 固定成本较高, 据此核定的上网电价也较高, 是 无法与在旧的投资体制下由国家投资建设的老电厂相比 的 而新电厂一般效率较高卜 技术先进, 从节能、 环保和合理 使用资源的角度看, 其竞争力又优于老电厂。 国家用于建设 老电厂的投资并非不需

9、要曰 还本付息甘, , 而是其本来就是国 家 取之于 企. , 用之于 企” , 的投资, 这在过去基本上是国 有企业一统天下的体制下是无所谓的, 而现在就存在一个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老电厂技术改造的问题。 卫2 . 1 笔者认为, 对于国家投资建设的老电厂, 在核定上 网电价时公平计入电厂的“ 容量成本”不失为解决新、 老电 一公平竞争问题的办法, 即单纯按使用价值确定现价的办 法确认老电厂的“ 等值容量价值” 。具体来说就是对老电厂 机组少 按“ 重置现价” 及其“ 剩余寿命” 进行评估, 并据此确 定其“ 折旧资金” , 作为“ 容量成本气 十人上网电价。( 老电厂 的这部分收益可以作为

10、国有资金重新投人电厂的技术改 造) 一方面老电厂按 重置现价” 核定上网电价, 另一方面还 应重新合理确定新电厂“ 投资回报率” 和 投资回收期” , 按 统一的平均寿命期( 投资回收期) 和年折旧率 以及“ 投资回 报牢” 核定其上网电价, 适当降低新电厂的“ 还本付息电 价” 。 一 上” 一“ 下” , 使新老电厂的上网电价靠近, 初步具有 同网同价、 同质同价的意味。 显然这又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 间题, 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 又何谈公平竞价上网 222 竟价上网一般来说是在同一类型的电厂( 如妮煤火 电厂、 嫩气轮机电厂、 水电厂、 核电厂等)或同一性质的电 厂 如担任基荷或担任调峰运

11、行等) 之间进行的经济运行选 择;不同类型电厂的选择则主要受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的调 节, 一般来说在宏观上不难做到有章可循。 重要的是应当尽 快建立按商品定价的一般规律 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定价原 则确定“ 基本上网电价” , 和按不同类型机组以及峰、 平、 谷 不同时段确定“ 调节上网电价H 的价格机制。 3 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定位及存在形式 3 . 1 供电企业是电力市场的书本要奋之一 在买电型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下 , 供电企业是不可缺 少的基本要家之一, 它扮演着批发商的角色下 由于我国电力 工业的现代化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经营机制的问题比规 模效益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电力市场分四步走的

12、构想是 一61 0 一 针对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确定的, 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 分界线. 也不排斥在某一阶段发、 输、 配 售) 诸环节的企业 采取独立经营或独立核算方式 也不妨碍具备条件的发、 输、 配( 售) 企业按生产环节和地域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因此, 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定位问题还是值得重视和 认真探讨的_ 3 . 1.1 按照电力市场构成的“ 四要素” 的观点, 进入电力市 场参与竞争的主体, 应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 自 我发展的企业。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实际上是地区性的配电 公司联合体. 同时又涵盖了电网公司的一部分输( 变) 电职 能, 应当在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

13、的过程中. 逐步改组为按营 业区划设立的自主经营的配电公 司, 它们和省电网经营机 构既是管理体 系上以资产纽带形成的隶属关系, 又是市场 交易上的合同关系. 它们从唯一的电网经营机构批发, 同时 担负整个供电环节的运营责任。 3 . 1 . 2 由于供电的社会公用、 公益的性质. 作为直接面对 消费者的经营者, 供电企业应依法取得资立经营权 和企业 法人资格 建立相对独立、 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 成 为具有 活力的、 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供电 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支持和发展地方供电 事业方面的积极性( 这是 卜 初级阶段” 不可 回避的中国特 色) , 这对

14、于改善电力市场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提高以省为实 体的电力公司的经营效益都是十分有利的。城市供电只有 被当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纳人城市总沐规划和建 设计划, 才能得到健康、 顺利的发展。 3 . 1 . 11 独立核算有利千激发供电企业的活力 现行管理体 制下的供电企业, 只是单纯为省公司管理维护没备( 代管) 、 为省公 司销售电力 代销) 卜 由省公 司包开成本、 包开工资、 包建设投资, 这种 收支两条线、 两代三包” 的消极管理模式 不仅助长供电企业“ 花钱靠要、 项 目靠争” 的心理, 而且也极 大地束缚了供电企业的经营积极性, 应当加以改变。 近几年 来一些省公司所试行的“ 内部

15、模拟市场 , 无疑是向建立电力 市场迈出的成功的一步, 特别是对供电企业来说 开始有了 所谓“ 购电费” 、 “ 利润” 的概念, 但是仍然属于内部经济责任 制的管理和考核的性质, 工资也只是与售电量和内部汁算 利润“ 挂钩” , 仍由省公司开工资、 开成本。此外 “ 内部模拟 市场” 最大的局限还在于很难做到“ 公平、 公正、 公开” , 不仅 发电企业是 一厂一价”供电企业也是 一局一价” , 基数 确定” 和“ 结算操作朽 的可塑性太大, 可变因泉太多。 3 . 1.4 供电企业只有成为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 有了自身 的利益利润概念, 才可能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饥制. 才 会有灵活的经营

16、策略, 自 觉地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努力增供 扩销, 降低线损, 降低运营成本, 慎重投资, 以获取最大的投 资效益和经营利润。 因此, 这里的主要间题还不是企业的组织形式, 而是建 立有效的经曹机制, 特别是激励机制的问题 , 即独立核算和 经营利润对运营效果的影响。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只有让它 也为发工资操心、 为成本着急、 为投资发愁众多的发电厂、 供电局同吃一个“ 大锅饭” 的格局应该随着电力市场的建立 而打破. 代之以“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 和 公平、 公正、 公开” 竞争的新机制, 使供电企业在省公司 的统一规划、 统一调度下, 具有营业区域内配电网的规划、 建设、 运营的权利, 自主受理配电用户用电申请并制定供电 方案: 自主经营配网运行维护和电力销售; 自主筹措并偿还 建设与改造资金, 确定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 并独立承担 投资和经营风险。 32 供电企业在买电型的电力市场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国有企业改制的一大实质问题在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 权的分离 国有资产如何管理与经营, 关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