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管理心得ok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10701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文---管理心得ok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文---管理心得ok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文---管理心得ok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文---管理心得ok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文---管理心得ok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文---管理心得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文---管理心得ok(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论文 现代管理学 -心得体会课程名称: 现代管理学 授课教师: 李玉萍 学 号: 2010级 820104013 姓 名: 田连智 2011年10月现代管理学心得体会【摘要】管理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任何行业,都有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因为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遍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认为管理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字】管理【正文】管理是人

2、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直到期19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管理理论才有真正出现。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提炼与概括,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管理学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

3、得体会。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就个人而言,若想在学习中提高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或管理自己,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要合理的选择信息,从而实现自己的计划,最终取得成功;而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更需要一个较好的计划,规划组织生活。我认为管理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

4、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我们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规律有很多,每一条都对我们有帮助。而由于课时安排较少,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管理”的定义有许多,我们要做的不是讲这些定义一字不落的背下来,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形成自己的观点。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完善自己的管理及管理行为的理解。第二,企业管理是指: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总称。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

5、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创造力,一旦企业的创造力得以提高,企业就能更好的在市场站住脚,以至于更好的发展。企业发展了,执行力自然会提升,如果上述的各种都得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提高,自然而然利润就会提高了。 第三,科学决策的主要环节决策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其科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兴衰和成败。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应首先正确、全面理解决策的概念和含义,在此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应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2实验为主的定性分析与以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为主的定量论证结合起来。第四,人事管理的主要环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的选择与使用。

6、要做好职务分析,确定职务说明与职务要求,作为人员选择和使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当的人员选择方式、方法。在人员的使用上,要遵循和坚持有关原则。2融合与协调。这要求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能与组织融为一体,同时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和关系,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3人员的保持与激励。要遵循激励的原则,运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方法,激发并维持员工的士气。4人员的控制与调整。要建立合理而完整的绩效考评制度并认真执行。5人员的培训和开发。要坚持培训与开发的原则,选择好行之有效的培训和开发方法。第五,提高管理效率是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1制度和组织途径。主要有根据实际需

7、要非主观需要设置机构;合理划分权限,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加强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非正式组织作用等途径。2思想和作风途径。主要有牢固树立正确观念,提高领导者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反对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途径。3管理方法和技术途径。要注意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及各种方法的互相补充、综合运用,要及时地用最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

8、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行动方案,配置相应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知道管理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这是人们经过不断地努力实践和总结,将管理的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逐渐系统化,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定量分析方法,有效地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实践活动,解决了管理实践中的大量问题,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科学,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

9、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知识,他们要进行管理就必然靠运气、靠直观、靠经验办事。而有了系统化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仅仅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因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就像其他科学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它本身还不够完善。管理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管

10、理,只有在这套体系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艺术去弥补,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管理是一项技巧性、灵活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管理工作就是要运用管理知识,发挥创造性,针对现实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谋划出一种有用的方法,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我认为,管理不应该称为管理,而是简而化之为合作,更好地协调工作。他以“和”为代表,大家在一起,工作得快快乐乐,感情深厚,气氛融洽。管理最重要的是人性化,他需要付出,有付出才有回报。付出真情,付出理解,付出宽容,付出尊重,付出赞美,付出微笑,付出勤劳。(人常说,微笑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有此付出

11、,一定能感动、感化周围的同事、朋友。周围的同事,反过来影响更大的群体。人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这里,正是,“一颗红心,致使满堂红。”而这一却都不是靠硬性的条规和制度可以得到的,它只能看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水平,管理层次分明,工作举重若轻,也是这中意思。 实践证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效地管理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没有掌握管理理论的人进行管理活动时,必然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是难以取得有效地成果的。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都是远远不足的,

12、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参考文献】1、 罗锐韧. 哈佛管理全集.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杨杜. 现代管理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 周健临. 管理学教程.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周三多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王春利、李大伟. 管理学基础.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6、 周秀淦、宋亚非.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三版).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7、黄津孚.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8、 许庆瑞.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单凤儒. 管理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