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1025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率研发管理教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率研發管理,企业生命和产品生命息息相关 1.研究发展是从无中生有之功能,涉及高级知识创新活动。 风险性很大,应设立研究发展部门, 来负责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之创新工作。 2.在竞争市场, 不创新就死亡, 任何产品都像人一样, 有生老病死之生命周期循环现象,此周期循环是以其产品项目或种类之销售及利润(Sales and Profit),依时间呈现高低长消之变化。 3.以四阶段现象来标示生命周期(思路拾贝): (1)第一阶段指导入期或幼儿期 (2)第二阶段指成长期或青年期 (3)第三阶段指成熟期或壮年期 (4)第四阶段指衰退期或老年期 此现象在产品方面称为产品生命循环(Product

2、 Life Cycle;简称PLC)。,产品研发的定义,研发六步骤,成功四要求 1.研发六步骤: 第一步构想收集(Idea Collection) 第二步构想甄选(Idea Screening) 第三步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 第四步产品的工程发展(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 第五步产品试制及市场试销(Product Pilot Run and Market Test ) 第六步产品上市(Product Introduction)市场试销成功的 产品,产品研发的定义,研发六步骤,成功四要求 2.成功的新产品其引介期要短,其成长期要冲高,成熟

3、期要长而稳,其衰退期要慢而缓降,才能赚到大钱。,产品研发的定义,3.新产品研究与产品生命周期(R-D与 PLC),及产品改良后第二春(Re-Marketing ),图6-1新产品研究与产品生命周期图,产品研发的定义,产品创新可针对产品组成十大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进行改变,即成为全新品(Brand New Product)或改良品(Improved Product):,1.产品的功能(Function) 2.产品的原料(Materials) 3.产品的大小(Size)4.产品的规格(Specification) 5.产品的质量(Quality) 6.产品的品牌与标示(Brand and Label

4、ing) 7 .产品的式样、流行与色彩(Styling、Fashion and Color) 8.产品的包装(Package) 9.产品的保证(Warranty) 10.产品的维修与服务(Product Repair and Services),属工程设计的工作,属工业设计的工作,产品研发的定义,新产品开发流程模式,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相关活动及产出资料,七阶段新产品研发流程汇总图,产品的研发管理面临的问题,如何缩短研发的时间,快速反应市场的需求 如何管控研发的进度,依计划将新产品量产推行上市 如何验证管理研发质量,减少ECN工程设计变更(Engineering Change Notes, ECN

5、) 如何控管产品成本及研发成本以符合市场定价 如何顺利将技术移转到工厂量产 如何作好技术文件之控管,储存过去的经验 如何作好零组件模块化,减少呆料之产生 如何于产品研发时建立知识库减少不良品维修之困扰 如何建构虚拟整合之研发价值链,解决的方法,1.组织再造,成立研制中心及文管中心 2.定义研发部门、研制中心、文管中心及制造工程部门之职责 (1)研发部门:负责新机种之研发 (2)研制中心:负责同部工程之运作,于新产品之研发皆段及参与并 负责产品试作事宜及可生产性(含作业指导书及标准成本建立等)、可靠度验证(含生产及出厂检验规范订定)、试误、零组件模块化、数据仓储之建立、研发进度控管及新机种技术移

6、转生产线。 (3)文管中心:公司所有技术文件之申请、收、发、存之统一规划与管理。或可并入研制中心专责控管。 (4)制造工程部门:维护旧机种量产之所有相关生产技术事宜。 3.归零思考建立研发及设计变更标准作业流程及文件 4.管理、作业、零组件,分类、编码、模块化、切割,解決的方法,5.同步工程之運用,圖6-4 ON-LINE 作業圖,6.建立資料庫,导入产品数据管理PDM (Product Data Management)的效益及呈现之结果,效益之评估可分为两部份; 1.系统之功能导入:必须评核各功能之数据输入、作业与签核流程、报表输出与查询(Input、Process、Output:IPO;表

7、6-2)及稳定性。,表6-2系统功能效益评估列表,2.設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表6-3),於完成 需求分析與現況瞭解後,共同訂定效益評估指標。,表6-3 KPI評估表(使用者與顧問共同訂定),導入產品資料管理 PDM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的效益及呈現之結果,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是一种工具,可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内之所有产品定义数据,包括:工程图、材料规格、材料需求表等等。主要功能: 1.在用户功能上,PDM具备: (1)数据及文件管理 (2)流程与程序(Workflow & Process)管理 (3)产品结构(Produ

8、ct Structure)管理 (4)分类(Classification)及取用(Retrieval) (5)计划管理(Program Management) 2.在实用功能上,PDM提供: (1)基层结构通讯(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2)数据迁移(Data Transport) (3)数据格式转换(Data Translation) (4)影像服务 (5)系统管理,由于PDM以系统化的方式管理产品开发的所有数据与程序,因此导入PDMS.能为企业带来以下之效益: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 .增加产品开发的正确性。 .辅助优化设计。 .辅

9、助项目管理,控制开发时程。 .维护数据的安全性。 .跨企业或软件的产品 数据交换。,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研发绩效,影响研发绩效的因素 Cooper(1984)由八个新产品绩效衡量的指针产生三个构面来衡量 新产品开发的绩效: (一)项目的整体绩效 1.该项目对公司整体营业额、利润率的重要性。 2.项目整体的成功度。 (二)新产品成功比例 1.过去五年中产品发展成功的比例。 2.过去五年中,产品发展失败与中途放弃的比例。 (三)项目对公司的影响 1.过去五年中,新产品发展项目达成目标的程度。 2.新产品项目的产品获利大于其支出成本。 3.新产品发展项目相对于竞争者的成功程度。 4.过去五年间所发展的

10、新产品占公司目前销售额比例。,Cooper and Kleinschmidt (1987)以三个主要构面衡量产品的创新绩效: 1.财务绩效:利润目标达成度、销售目标达成度、获利的满意程度、投资回收期间、与其他产品的获利率与销售力比较。 2.市场的影响:产品创新的利润目标达成度、销售目标达成度、产品上市三年后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与其他产品的获利率与销售力比较。 3.机会窗口:销售目标的达标率、产品上市三年后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研发绩效,赖士葆(1990),在其研究研发/营销/制造三部门互动与新产品发展绩效相关研究中,以下列七个指针衡量新产品的绩效: 1.最近一年内,新产品销售占全部产品销售额之比例

11、。 2.主管主观认定一年内产品上市的成功比率。 3.年度销售成长率。 4.近三年内,新产品发展活动超过预算幅度。 5.近三年内,技术移转进度达标率。 6.近三年内,由R&D至利润实现之达标率。 7.近三年内,R&D成果移转至生产部门产量,设计所修改的次数,研发绩效,研发绩效的衡量的指标包含: 1.新产品准时上市的程度 2.新产品发展超出预算的程度 3.利润目标达成的程度 4.新产品的质量水平 5.顾客对于此项产品的满意程度 6.整体而言,新产品的成功程度 7.新产品开发周期 8.达到预定之市场占有率 9.达到定之利润目标 10.成本控制,11.对新产品感到满意 12.项目的整体绩效 13.产品

12、的成功性 14.产品销售目标达成情形 15.产品达成策略性目标的 情形(如市场占有率、 竞争优势 ) 16.一年新产品业绩占整体 营业额比例 17.顾客端对新产品整体的 满意程度,研发绩效的衡量,产品同步工程,一、同步工程之定义,1.成立产品研发的任务编组,整合产品设计 、制造及支持等程序。 2.使用CAD/CAM/CAE等方法,共享产品计算机 档案及数据库。 3.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达到产品设计、制造及 支持等程序的优化。 因此,所谓的同步工程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让 所有未来和产品寿命有关功能部门都共同参与设 计的一种设计概念。,产品同步工程,二、同步工程之优点,提早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点

13、并解决后续生产、制造和 组装中将会发生的问题。 2.将制造或组装导致的设计变更与循环之情形提前至设计流程解决。 3.减少产品后续在制造或组装流程发生变更的次数。 4.缩短整个设计流程的完成时间。 5.促进设计人员系统化地进行设计活动,强调人员的沟通和互动。 6.促使设计人员适时适地制造或组装人员产生互动关系。,三、同步工程之应用,产品同步工程,1.作业的同步:将一连串的并行操作,分割后并行作业; 或同一作业,分由不同之人,同时参与完成。 2.信息的同步:将各阶段作业之数据,经过处理、分析 为可用之信息后,再整合为同步应用方式。 3.虚拟的同步:这是指在同一时间,不同的人, 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

14、一项工作。,产品协同设计,产品协同设计就是同步工程的应用。可发现在产品发展过程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设计者、制造者、供货商、营销人员等都可同时参与产品开发并互相讨论,即使身处不同地点的设计人员,也可透过网络进行某产品的设计修改。 从目前台湾许多制造业厂商于大陆设厂或分公司现象观察之,产品设计及项目成员经常是分散二地,类似此种分布式的产品设计作业特别需要有一套网络安全机制的交易模式;透过此项服务,企业内部人员、客户或合作伙伴,能经由因特网安全快速地共享CAD文件信息,以达到协同设计及管理之目的。 因此,所谓的协同设计(Collaboration Design)指分散各地的产品设计者能透过因特网来沟

15、通有关产品设计图文件文件的各种问题,如有须修改的地方,双方可立即修改;同时,也可运用信息科技厂商所提供的协同设计工具来共享档案,存取设计资源,将产品设计信息,快速、轻松且无误地提供给每个需要的地方,实时传递CAD信息的服务,并可实时召开整个项目团队会议,有效缩短彼此沟通的时间,提高企业竞争力。,结论,研发管理者必需认知研发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并利用PDM、同步工程、BPR及协同设计等技术,才可明确了解研发流程的细节加以掌握。并使整个研发工作用具有高效率及高绩效,精简支出,减少错误,使研发的产品能符合需求,并提供低成本的新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随着企业环境的演变与部门能力的提升,新产品研发流程除了追求制度内容的完备,同时也会朝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努力。新产品研发流程能快速反应市场的关键因素,乃在于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在既定的时程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满足消费需求,赚取高额的利润。,放映结束,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1、乐美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