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9330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教材(摩托车结构原理)-刘权讲解(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托车基本结构原理简介,目 录,摩托车基本概念 摩托车分类,动力系统 车架 承载系统 进排气系统 制动系统 电气系统 悬挂系统 供油系统 操纵系统 行走系统 传动系统,摩托车系统结构及原理,基本概念,摩托车(motorcycle),是一种由装配在其车体内的引擎提供驱动力而行使的的两轮或三轮交通工具,摩托车分类国家标准,凡发动机的气缸容积在50毫升以内,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50公里/小时,供单人骑乘的两轮摩托车称为轻便摩托车 凡发动机的气缸容积大于50毫升,最高车速超过50公里/小时,或者空车质量不超过400千克的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称为摩托车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摩托车的工作容积为50、55、70

2、、75、80、90、95、100、125、200、750和3000毫升12个级别,按其用途、结构形式和道路条件将其摩托车分为两轮车、正三轮及边三轮车等,摩托车分类国家标准,摩托车分类按结构形式,太子车 街跑车 越野车 踏板车 弯梁车 沙滩车 三轮车 助力车 骑式车 ,摩托车系统结构,动力系统 车架 承载系统 进排气系统 制动系统 电气系统 悬挂系统 供油系统 操纵系统 行走系统 传动系统,动力系统,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动力来源,它直接影响着摩托车的机动性、经济性、可靠性及耐久性。当今摩托车普遍采用的是汽油机。这种发动机一般是通过化油器,使汽油与空气混合后吸入气缸,经过压缩后的混合气由火花塞产生的电

3、火花引燃,并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驱动摩托车行驶的动力(机械能)。这种能量转换在发动机气缸中进行。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作功)、排气四个过程组成的工作循环实现,发动机,动力系统,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采用汽油为燃料的往复活塞式汽油机,这种发动机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之分 曲轴转一圈,活塞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一次,经历两个行程,完成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曲轴转二圈,活塞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二次,经历四个行程,完成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冲程发动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动力系统,1、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进气(吸气)行程 活塞在气缸内自上

4、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压缩行程 活塞在气缸内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此时进、排气门均处在关闭状态,燃烧膨胀(作功)行程 活塞在气缸内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燃烧的混合气因急剧膨胀而推动活塞下移,并牵动连杆驱动曲轴旋转而对外输出功率 排气行程 活塞在气缸内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此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动力系统,2、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主要完成进气和压缩工作过程,是工作循环的第一行程 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主要完成燃烧膨胀(作功)和排气工作过程,是工作循环的第二行程,动力系统,基础固定件 主要包括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

5、基础固定件功能 支撑和安装发动机其它零部件,承受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各种冲击力和转矩。基础固定件是发动机的骨架,决定着发动机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由基础固定件、活塞组、曲轴连杆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以及起动装置等组成,发动机结构,动力系统,活塞组 活塞组的作用是和气缸盖、气缸体组成燃烧室,并将动力传递给曲轴连杆组,曲轴连杆组 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输出功率并带动有关附件工作。曲轴连杆组主要包括连杆和曲轴等发动机主要运动件,动力系统,功能:按发动机的要求,定时把可燃混合气吸入气缸,并定时地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

6、作 (1)、二冲程发动机一般采用气口式配气机构 (2)、四冲程发动机一般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动力系统,润滑系统 润滑发动机中运动机件的接触表面,以减小摩擦和磨损,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1)、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混合润滑式和分离润滑式两种 (2)、四冲程发动机一般都是采用飞溅润滑和压力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其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盘、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油道、油管等,动力系统,冷却系统 冷却发动机,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摩托车发动机大多采用自然风冷却方式,即利用摩托车行驶时迎面吹来的空气流,通过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散热片将发动机

7、的热量带走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也有采用强制风冷以及水冷却和油冷却方式,车架,材质:低碳钢、铝合金、镁合金等,车架是摩托车的骨架,用来支承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座垫、油箱以及摩托车乘员,并为车辆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辆支承在车轮上。车架是摩托车的主要支承部分,而且行驶中还要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其材料及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要求质量轻,以便于高速行驶,车架,车架的构造 从车架的组合结构形式来看,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由多种简单零件通过一定的工艺(焊接、铆接等)组合成一个空间框架型结构体,即空间结构车架 另一种是以一根主梁为主体骨架,再加上一些辅助安装件组合而成的主梁式结构车架,1、跨接

8、式菱形车架 这种车架的下梁管从车头管一直伸到发动机的曲轴箱前端,省去了处于发动机下方的车架部分,利用发动机本身作为车架的组成部分,将不连续的车架连接起来。这种车架多用于中等排量的摩托车,特别是在越野车上,为了获得理想的最小离地高度,较多地采用了这种车架型式,车架,(一)、空间结构车架 空间结构车架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多用于大型摩托车和使用条件比较严格的越野摩托车与比赛用车,车架,在这种车架结构中,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状态犹如婴儿被安放在摇篮中一样,所以被称为摇篮式车架 这种车架在强度和刚度方面都很理想,所以大功率摩托车、竞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均广泛地采用了这种车架 根据发动机下方托架的构造,又分

9、为双排管摇篮式车架、叉形管摇篮式车架、单管摇篮式车架等,2、摇篮式车架,车架,(二)、主梁式结构车架 主梁式结构车架结构简单、工艺简便、质量轻,但承载能力较弱,多适用于发动机功率不大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1.U形车架 这种车架强度低、承载能力弱,多用于轻便摩托车,车架,2、板式车架 这种车架由两组对称的钢板冲压件焊接而成,并且没有下梁管,车架亦可作为外观件或其它功能件(如挡泥板)的一部分 这种车架维修不方便,而且因受到板材稳定性的限制,强度和刚度不十分理解,仅适用于发动机功率不大的摩托车,车架,3.组合摇臂式车架 在这种车架结构中,摩托车的发动机并不是完全固定在车架上,而是把发动机、后轮叉、驱

10、动装置、后轮轴等组成为一个整体,在发动机机体上设置接点,与车架铰接形成一个组合摇臂结构 车架中没有独立的后轮叉,在行驶中发动机相对于车体是摆动的,即随着后减振器而围绕车体上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承载系统,承载系统主要指摩托车上用于承担车身自重和成员及货物重量的功能结构件。其中包括平叉、脚蹬、主站架、侧支架、后货架(车架也属于该系统)等,材料多以钢件和铝合金件为主,也有采用镁合金的,个别后货架有采用塑料件的,承载系统,后轮平叉将后车轮与车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后减振器使后轮可围绕车架上的一个固定点作一定范围的上下摇动,以缓冲后轮所受的冲击 后轮平叉的构造 为了保证后轮平叉可以绕车体上的固定中心上、下

11、摇动,后轮平叉与车体联接处均装有轴套或轴承。这就使后轮平叉摇动时灵活、可靠,平叉,承载系统,1、轴套后轮平叉 在后轮平叉头部与车体相联的两个安装孔中,均设有轴套,使后轮平叉可以灵活地上、下摇动,而在左、右方向上则摆动量很小,2、轴承的后轮平叉 为了使后轮平叉更加可靠地工作,一些大型摩托车在后轮平叉头部与车体相联处采用轴承来代替轴套,而其它部分与装有轴套的后轮平叉一样,进排气系统,摩托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组成,其作用是引导并过滤空气,降低进气噪声,控制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量 进气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空气滤清器作用是过滤、净化进入气缸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等进入气缸,以减

12、少气缸、活塞及活塞环的磨损,其工作性能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进气噪声及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进气管 经化油器雾化的混合气,通过进气管由发动机的进气口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进气管减少了发动机向化油器传递热量和隔离发动机振动对化油器的影响,进气系统,进排气系统,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的废气排除到大气中去,并降低排气时的噪声和废气温度,消除废气中的火焰火花,设计良好的排气系统可以提高进、排气效率,增加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现通常把排气管和消声器焊为一体,统称为排气消声器,进排气系统,排气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排气消声器中的排气管用钢管弯曲而成,它位于发动机排气口与

13、消声器之间,其作用是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引导到消声器中去 消声器是排气消声器的主要部分,用来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制动系统,车辆在行驶中经常需要减速以至停车,这就要求制动器对车轮施加一个阻止其转动的力或力矩,以达到减速或停车目的 一般的摩托车是由右手操纵前轮制动器,由右脚操纵后轮制动器。在一些采用自动离合器发动机的车型中,是由左手操纵后轮制动器,按制动器旋转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按制动系操纵力的传递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制动器、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等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前、后轮联动制动和前、后轮两套独立的制动,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

14、盘式制动器分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类,目前在摩托车上多数采用了液压盘式制动器 液压盘式制动器一般由制动握把(制动踏板)、制动主油缸、储油缸(前制动中储油缸与制动主油缸一般制为一体)、制动钳、制动盘、制动油管等组成。 当制动时,制动握把压缩主油缸,使液压系统中压力上升,推动制动钳中主活塞,将摩擦片紧压在制动盘上,使固定在车轮上的制动盘得到制动力矩 盘式制动器的特点是工作柔和,能自动清洁,不易失灵,鼓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蹄块、制动凸轮、制动臂、支承轴、复位弹簧、制动鼓盖等组成 鼓式制动器通常为内涨鼓式制动器,制动蹄在一端受到促动力时,可绕其另一端的支点向外摆动,压靠在制动鼓内圆面上,产生摩擦力矩,制动

15、系统,电气系统,摩托车电气系统由控制部分、供电部分、用电部分及点火部分通过导线连接组成 电气系统做为摩托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到摩托车的性能和乘骑舒适性,供电部分 供电部分一般由发电机和蓄电池两个主要部件构成 主要作用:在摩托车自身的封闭电路中,发电机和蓄电池通过并联工作向电气系统中的用电部分提供电流,并将多余的电能在蓄电池中储存起来 发电机按其输出电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两种 按结构不同又可将交流发电机分为飞轮式交流发电机、磁铁转子式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蓄电池按额定电压不同可分为6V蓄电池和12V蓄电池;额定电压相同的蓄电池按容量又可分

16、从大到小多种;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铅酸蓄电池和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 直流发电机(磁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直流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即当导线垂直于磁力线在均匀磁场中运动时,导线中便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如果此导线与外部其它电路构成闭合回路时,导线中便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的方向通过右手定则判断,电气系统,供电部分,交流发电机(磁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交流发电机主要包括飞轮式交流发电机,磁铁转子式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磁铁转子式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主要应用在国产及进口大排量摩托车上,电气系统,供电部分,蓄电池 摩托车用蓄电池具备如下特点:质量较轻,体积较小,密封性能及防振性能良好。铅酸蓄电池还具有内阻较小,电压稳定等优点 蓄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主要由壳体、壳盖、极板、电解液和隔板组成 壳体由耐酸、耐热、耐振动的硬橡胶或塑料制成,根据蓄电池额定电压的不同分为互不相通的3个或6个独立部分。极板是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工作物质,由涂以活性物质的铅锑合金栅片经过电化处理后制成。板极分为正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