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509305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 ▎冀教版(2014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际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较长距离以及获得自己步测数据和经验的过程。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估测并用不同方式测量一段路程的长度。3、在用不同方法测量周长的活动中,获得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体会并估测出10米的距离,知道自己1分钟大约走多少米。教学难点:把握住自己平时走路的步子和速度。教学用具:实验记录单、卷尺、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根据P36页的要求测量自己一步的距离,并做好记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识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毫米和千米、厘米、分米、米师:1米=()分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100厘米=()米2、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身体

2、表示出大约1厘米(食指指甲宽),大约1分米(手掌宽),大约1米(两臂微张)。(注:如果有学生双臂伸开的特别直,一定要纠正:伸直是身高,所以微张开)二、实践活动活动一:体验十米1、测量出10米的长度。师:刚才我们复习了1厘米、1分米、1米,现在我们就来体验一下10米有多长。2、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体验十米的长度。师:下面请同学依次肩并肩站过去,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10米内一共能站几个同学。3、目测和估测10米的距离。师:根据你看到的10米,你来估测一下我们操场上哪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米?(篮球场的长度,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三层楼的高度)孩子们边说,老师边用米尺去验证。活动二:1分钟步数1、 汇

3、报自己的步长师:刚才在大家猜测过程中,老师们一直拿着尺子测量,但在生活中,我们很少随身携带这么长的尺子,其实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用走路的方式来估测距离。这样我们就需要知道1步有多长。师:现在就把你测量好的平均步长填到第1题的( )里。 2、分组活动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1项活动:数一数自己1分钟大约走多少步。我们先分组1-15号跟着李伟老师,15-30号跟着李燕老师,31-44号跟着我。分组后:1)、示范走路师:你会走路吗?那谁来给大家走两步看看啊?(先找一位同学示范“正常走路”),那现在我们全走同学一起试一下,走两步。(全组走,观察,总结强调不能走小碎步和大步)2) 、提出活动要求(1)两

4、列纵队,不允许超队;(2)按正常步速行走;(3)听口令,老师说开始,从你迈出的第一步开始计数,老师喊停,以你走的最后一步结束。(4)默数3)、记录数据并计算1分钟走多少米。师:我们正常走路的时候不可能每一步的步长都是完全相同的,为了我们记录的数据的准确性,所以我们要多走几次。师:3次测完后,(老师在学生记的时候注意找3次记录差距很大的同学),师:根据你3次的测量结果,算出平均1分钟步数,谁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2-3人)师:现在根据你计算出的平均1分钟步数和你的平均步长,完成第3题。4)、汇报结果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1分钟大约走了多少米?(3名)师:通过刚才大家的测量记录,每次和每

5、次会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活动三:测量操场的周长师:刚才我们大家已经计算出了我们1分钟的平均步数了,现在大家想一想猜测一下你绕操场一周大约要走多少步?下面请跟着老师的步伐,我们先来找一个出发点,站成一列纵队(第二列站第一列后边,依次首尾相接)1、活动要求:(1)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误差,所以我们大家要走同样的路线。(2)按正常步速行走;(3)七点开始计数,回到起点停止计数。(4)默数师:大家先来看一下操场,场地里铺的是塑胶地,场地外是便道砖,我们就沿着这个便道砖的边缘走,不要踩到便道砖,那么好现在看老师的示范,大家看清楚了吗?好下面我们来找一个同学示范。(注意观察有不注意听的叫他示范,及时纠正)师

6、: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样走了,下面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怎么样才叫绕场一周/生:走一圈再走回来。师:你说的非常好,来我们看一下咱们的操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有几条边啊?4条。那么我们绕场一周要把4条边都走完,从哪里出发再回到哪里结束,这就叫绕操场一周。师:大家明白了吗?准备好了吗?那么下面我们排好队,依次出发。如果碰到有同学挡路,不可以绕着走,等他走开后再继续。2、 记录数据,并计算操场的周长。3、 汇报结果三、课后小结通过这节实践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复习的形式,用新旧知识的衔接,作为切入点,引入新课。直观感受10米的长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学生在估测、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通过测量一分钟的步数及计算所走距离,来与学生平时日常生活中的走路速度联系,让学把已有的但被大家普遍所忽视的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上进行一次再认识。在学生对“距离”有了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周长)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再一次对本节课的体验活动加深印象。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