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9303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上黄土高坡》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教者:水生荣 (1)“五岳”指的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它 们是东岳( ),位于( )省 ,西岳( ),位于( )省,南岳 ( )山,位于( )省,北岳( )位于( )省,中岳( ),位于 ( )省。 (2)东岳泰山被尊为“ ”, 孔子有“ ”之语, 唐代诗人杜甫“ ” 的佳句。 (3)华山有“ ”的说 法。黄山有“ ”。( )瀑布有“ 疑似银河落九天”的佳句。 泰山山东 华山陕西 衡山湖南 恒山山西 嵩山河南 五岳之首 登泰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古华山一条道 黄山四绝庐山 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 些有价值的信息? 你想知道这首歌中所说 的“黄土高坡”在哪里吗? “黄土高坡”是什么样

2、子? 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生 活的呢? 走上黄土高坡 未来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学习目标 v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v 2.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v 3.了解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v 4.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 意识。 一、说说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黄土高 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 说说你心目中的黄土高原。 二、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三、说一说黄土高原是什么样?黄土高原为 什么会是这样?人们是如何改造的? 四、让我们一起走上黄土高原,看看这里的 人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说说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 黄土

3、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 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说说你心目 中的黄土高原 设问导读一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高坡”位于 我国黄河中上游的 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等省区境内 ,平均海拔在2000 米左右,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黄土分 布区,人们把这里 叫黄土高原。 乌鞘岭乌鞘岭 长城长城 秦岭秦岭 太行山太行山 位置和范围 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南到秦岭 北抵长城 山西、陕西、甘肃、宁 夏等省区境内 范 围: 跨越省区: 设问导读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 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设问导读三 说一说黄土高原是什么样? 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人们是 如何改造的? 黄

4、土高原的变迁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黄土高原上的梯田黄土高原上的苹果 让我们一起走上黄土高 原,看看这里的人们是怎样 生产和生活的? 设问导读四 人们利用这里的沟 谷和陡坡植树种草,既 防止水土流失,又发展 了牧业。 人们的住宅窑洞 这里干旱缺水,用 辘轳汲水 黄土高原上的风沙比较大,人们外出 劳作时,习惯在头上扎一条白毛巾, 既可以用来擦汗,又可以防风沙。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 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 主要农作物:谷子、玉米、高梁、小麦和马铃薯。 畅所欲言畅所欲言 学完本课,你认识到了什么? (请围绕人与自然来讲,并说说自 己

5、的见解) 一、填空题: 1.我国 、 、 、 等省境内,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平均海拔在 米左右。 2 . 是黄土高原人民特色的一种建筑。 3 .黄土高原的农作物有 、 、 等。 4 .人们在沟谷和陡坡上植树种草,既防止 ,又 发展了 。 二、判断题: 1 .黄土高原的地形主要由塬、墚两种类型组成。( ) 2 .黄土高原的黄土本来就有的。( ) 太行山太行山秦岭秦岭 兰州兰州银川银川 读黄土高原位置读黄土高原位置 示意图,回答下列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问题: 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山脉: A A B_ B_ 省会名称:省会名称:C C D_ D_ 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E_E_ 山西省 E 你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建议?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是典型的生态 环境脆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强定西生 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构建黄土高原区 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美好生态家园、建 设生态文明城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压力。 二、提高植被覆盖率。 三、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 林、坡改梯和小流域坝系工程。 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