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845 上传时间:2017-05-3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ACL系列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及血栓止血临床基础(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CL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生产商:IL公司简介,始建于 1959年处于全球实验室诊断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出第一台血气分析仪最先推出火焰光度计获得离心式分析技术的专利,Milano Office,IL: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销售网络:欧洲、中东、拉丁美洲、太平洋地区总部在Milano(意大利)美国和加拿大总部在 Lexington (美国)从1992年开始,BC与IL结成战略联盟,从产品和市场双方面合作,共同领导全球血液和流式细胞自动分析的发展。,生产商:IL公司简介,ACL系列发展的轨迹,1985年 ACL8101988年 ACL100/200/300/300R

2、1991年 ACL1000/2000/3000/3000Plus1995年 ACL Futura1996年 ACL 60001997年 ACL 70002000年 ACL Advance2001年 ACL 90002002年 ACL 80002005年 ACL TOP,目前在市场上推出的ACL型号,ACL 100ACL 200ACL 7000ACL 9000ACL AdvanceACL TOP,ACL各型号的共同特点,光学凝固法:常规检测:PT/FIB,APTT,TT特殊检测:因子,FIB-Clauss,PC,PS,LAC,APC-R,口服抗凝药试验提供凝固反应曲线FIB:两种检测方法PT衍生

3、FIB法和FIB-Clauss法标准RS-232 接口,方便联网条形码扫描器,方便样品信息输入和实验室管理完美的仪器和仪器原厂试剂组合提供精确的结果完备的测试试剂、质控品、校正品组合先进的基因重组试剂、合成试剂:PT(基因重组、WHO标准)、APTT(合成)检测动物标本结果可靠(ACL7000以上),各检测方法的检测项目凝固法 PT,APTT,TT,FIB(PT-Based & FIB-Clauss), FactorsII, V,VII,X,VIII,IX,XI,XII,Protein C, Protein S, APC-R, LAC,PCX,HPX发色底物法 Anti-thrombin, H

4、eparin(普通&低分子), PLG, Plasmin Inhibitor, Protein C 免疫比浊法 D-Dimer, vWF Ag , vWF Act ,Protein S, HS-CRP,ACL各型号的共同特点,不同型号血凝仪检测原理介绍,ACL 00/7000ACL 8/9/10000ACL FUTURA/ADVANCEACL TOP,ACL 00/10000检测原理,凝固法(散射比浊),凝固法:检测根据Fib的凝固形成颗粒,检测900光散射值的增加值。信号经过软件设计的一系列数学运算法则连续监测凝固过程曲线,获得结果。,发色底物法,通过物质的反应显色,检测吸光度变化值。,免疫

5、比浊法(透射比浊),借助抗原抗体反应系统,检测反应终点吸光度变化值;只表示含量,不反映所检物活性。,ACL 00/10000检测原理,凝固法(光散比浊检测)波长:660nm(ACL00/10000)发色底物法(透射光比色检测)波长:405nm (ACL200以上仪器)免疫比浊法: (透射光比浊检测)波长:405nm (ACL200以上仪器),凝固法,发色底物和免疫比浊法,ACL 00/10000检测原理,离心式液体分配系统:加入样品和试剂后,反应盘1200rpm旋转,使其在瞬间充分混匀,结果准确、精密度高;,ACL 00/10000检测原理,清洗缓冲液 Wash R Emulsion的作用:清

6、洗样本和试剂针内外表面;作为光学凝固(散射比浊法)中的检测参比100不能用其它自配的清洗液替代反应盘Rotor:20个独立反应杯;每杯各有两个隔开的腔;内圈装样本或第二试剂;外圈只装试剂;旋转过程,试剂和样本瞬间混匀;,ACL ADVANCE检测原理,凝固法(透射比浊,880nm,180度角检测),ACL ADVANCE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405nm,ACL ADVANCE检测原理,免疫比浊法:405nm,ACL TOP检测原理,凝固法(透射比浊,671nm,180度角检测),ACL TOP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405nm,ACL TOP检测原理,免疫比浊法:671nm或405nm,光学凝固

7、法检测优点,直接测定,结果可靠数据连续监测、本底扫描提供凝固反应曲线,为实验室及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去处黄疸血、高脂血本底,消除干扰准确测定低纤维蛋白原样品,结果可靠,光散检测原理每次测试收集1100个数据点,连续平均数据处理方式,利用先进的第一微分和第二微分法则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光学法提供凝固曲线,Time,LS,本底扫描,消除黄疸、高血脂干扰,数据连续监测,凝固点确定:最大反应速度,与光散绝对值无关,干扰因素,游离血红蛋白1g/L,溶血到一定程度,本身会激活凝血因子甘油三酯7.7mmol/L胆红素256.5umol/L,血栓止血临床基础,血小板激活一次血栓形成,血管収縮,

8、凝固因子激活二次血栓形成,線溶系统激活血栓溶解,止凝血过程,内皮細胞,血管収縮,血管収縮,血管損傷(出血),血小板,血小板,血液中包含的凝血因子,血凝瀑布学说,外源性凝血途径与 PT,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中II、V、VII、X因子水平的实验,PT只反映凝血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PT INR,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际上采用给予PT试剂标定国际敏感度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 ISI)的方法,并进以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PT-INR 口服抗凝

9、药监测的重要指标,据了解PT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INR!由于:所以INR不好可能原因有:病人PT或PT质控时间不对(可以通过以上几点检查)正常人PT时间(MNPT)不对试剂对应仪器的ISI值不对,不适用INR的三种情况包括,INR不适用于测定口服抗凝药初期的病人血浆,凝血因子、的水平和活性在血浆中半寿期不同,所以在口服抗凝药初期这些因子的作用与口服抗凝药稳定后PT延长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INR不适用于肝病 凝血因子缺陷病人的血浆INR不适用于非抗凝治疗 而PT延长的病人血浆。,PS,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VIIIa,XII,XIIa,XIa,XI,IIa,Fibrinogen,Fibrin,Ca+

10、,Va,IXa,Xa,VIIa,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PC,ATIII,IX,II,X,VII,Intrinsic pathway,Extrinsic pathway,Common pathway,口服华法令治疗机理和过程,华法令通过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从而减少和阻止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 、IX、X的合成,从而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PT INR与华法林,抗栓机制:华法林 减少凝血酶原(II)和FX的作用更重要, 减少FVII和FIX相对较弱。华法林抗栓作用起效需要6d,主要减少凝血酶原的生成(凝血酶原有较长的半寿期)。 华法林抗凝作用起效需要2d。,PT INR与华法林华法林抗栓效

11、应的另一个提示,血栓病人口服抗凝药治疗过渡中,肝素与华法林重叠直至PT INR延长至有效治疗范围,因为凝血酶原半寿期为6072h,故重叠4d是必要的。,PT INR与华法林 WHO的建议,术前预防深静脉血栓 2.02.5髋关节和股骨骨折术前预防 2.03.0深静脉血栓或肺梗死治疗 2.03.0短暂发作的局部缺血 2.03.0心肌梗死 3.04.5动脉血栓 3.04.5心瓣膜置换或修复 3.04.5,PT INR与华法林 国内资料,术前预防深静脉血栓 1.52.5髋关节和股骨骨折术前预防 2.02.5深静脉血栓或肺梗死治疗 2.02.8短暂发作的局部缺血 2.02.8心肌梗死 2.53.0动脉血

12、栓 2.53.0心瓣膜置换或修复 2.53.0,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内源性凝血途径与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中VIII、IX、XI、XII因子水平的实验,APTT只反映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肝素与APTT,普通肝素通常采用APTT监测,以判断疗效,该值一般应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不同设备与试剂APTT参考值略有不同。即使APTT在治疗范围内,也可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最初2448小时内的APTT亚治疗量范围。,凝血因子VII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外源途径缺陷,共同途径缺陷,凝血因子I、II、V、X缺陷症 (遗传性、获得性),因子XIII定性实验阳

13、性,内源途径缺陷,有出血症状,无出血症状,凝血因子VIII、IX、XI缺陷症 (遗传性、获得性),凝血因子XII、PK、HMWK缺陷症 (遗传性、获得性),凝血因子XIIII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凝血酶时间TT检测原理,试剂成分:浓缩牛凝血酶浓缩缓冲液:含0.5mol/L氯化钙试剂配制:用NCCLS II型或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按1:5 (1+4)倍数按需稀释浓缩缓冲液,用来溶解凝血酶,用前混匀 反应原理:在过量的纯化的牛凝血酶的存在下,样本中的纤维蛋白原被转化为纤维蛋白,仪器检测凝固形成所需要的时间 类似于Fib-C检测。凝血酶的含量低于Fib-C检测(TT-5:3.0 UNIH/mL ;Fib-C:17.5 UNIH/mL )反应时间取决于共同途径的因子水平丁香园论坛资料:http:/ 肝素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监测 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异常监测遗传性、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的数量或者质量异常监测纤溶亢进监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