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832 上传时间:2017-05-31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66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9.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复习目标,1.判定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并分析其作用。2.进一步规范答题步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1.记叙 2.议论 3.说明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4. 描写 (写景?) 角度:顺序、感官、色彩 表达方式:正面(白描、细节等)侧面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方式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乐乐,哀哀) 5.抒情 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以景结情 用典抒情,1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 融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以景结情) 2 .借事抒情 (因事缘情 借事抒情) 3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怀 借 物喻人)

2、4 .借历史上的人事物抒情(用典)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咏史抒怀),间接抒情,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饮酒(二十首)(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绁:捆绑,束缚。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3、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官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尾联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3.(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秦 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nin):持取,捻弄。(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4、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也可。,【归纳答题步骤】1.明确该首诗(或词)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2.结合诗句分析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有何作用。3.分析体现的意境,明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结构技巧,已做试题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2011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5、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彻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彩;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天照地,兴风作浪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6、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答案】(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7、。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07山东卷) 出 关 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自看自悟

8、金榜p79右下6题2.(2014青岛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上句说、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寂静。为上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做了铺垫。,【归纳答题步骤】1.明确该首诗(或词)结构上的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该特点是如何体现的,有何作用。3.分析体现的意境,明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尤其要关注景物描写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