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805 上传时间:2017-05-3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8-成熟和衰老生理(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第八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第四节 植物的衰老,第五节 植物器官的脱落,第三节 植物的休眠,第二节 果实生长与成熟生理,本章重点、难点及复习思考题,2,三 影响谷物种子成熟和化学成分的因素,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一 种子的发育(自学),二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3,一 种子的发育 1 种胚的发育 合子短期休眠分裂胚(胚体和胚柄) 合子表现出明显的极性。核和大部分细胞质在合子的上部。大的液泡占据细胞的中下部。, 受精卵第一次不均等分裂后 形成有顶细胞和基细胞的原胚, 再分裂形成16细胞的原胚, 再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手杖胚, 最后发育成成熟

2、胚,具有了子叶、胚轴、胚芽(茎分生组织)、胚根(根分生组织),基本分生组织等。,4,5, 贮存mRNA的存在(长寿命mRNA) 成熟胚体中可能存在着一种mRNA,它们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转录产生的,但直至种子吸涨后的萌发早期才能开始翻译而合成各种蛋白。, 贮存mRNA存在的证据: 种子萌发时蛋白质合成先于RNA合成; 当RNA合成受抑制时蛋白质依然合成; 当mRNA合成受抑制时,多核糖体可迅速形成; 从干种子中可以分离出有模板活力的mRNA; 当mRNA合成受抑制时,萌发所需的酶可以合成。,6,2 胚乳的发育胚乳是种了贮藏物质的仓库。 种子的胚乳有4种情况:内胚乳,外胚乳,内外胚乳均有,无胚乳(

3、双子叶植物种子形成过程被胚吸收,贮藏产生贮藏在子叶中)。内胚乳是受精极核发育而成,为三倍体(3n),不象合子要经历短期休眠后才分裂,而是受精后就开始分裂,比受精卵分裂早。 外胚乳由珠心发育而来。胚乳核可在细胞化之前分裂成许多游离核,然后再形成胚乳细胞(小麦、苹果),也可直接分裂形成胚乳细胞,无游离核期。,7,二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1 贮藏物质的变化,2 呼吸速率的变化,3 种子含水量的变化,4 内源激素的变化,8,1 贮藏物质的变化 淀粉种子: 小麦、水稻、玉米种子。 可溶性糖逐渐降低,而淀粉迅速积累增加。 催化淀粉合成的酶类(Q酶、淀粉合成酶、淀粉磷酸化酶等)活性增加。 淀粉磷酸化酶

4、活性变化与种子内淀粉增长率一致。,9,10, 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等) 小麦种子中非蛋白氮不断降低,蛋白氮的含量不断增加。说明蛋白质是由非蛋白氮转化而来的。 非丁(phytin,即肌醇六磷酸钙镁、植酸钙镁盐)的生成, 是淀粉种子中磷酸的贮存库与供应源。 水稻种子成熟时80%的磷以非丁形式贮存于糊粉层中,是植物对磷酸含量的一种自动调控方式。,11,12,13, 油料种子: 糖逐渐减少,脂肪含量逐渐增加。 特点: 脂肪是由糖转化而来。 先合成大量的游离的脂肪酸,然后合成较复杂的脂肪。酸价随成熟而逐渐下降。 先合成饱和脂肪酸,然后转化为不饱和的脂肪酸。碘价随成熟而

5、逐渐升高。,14,15, 蛋白种子豆科植物种子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 先积累蔗糖,然后转变为蛋白质和淀粉,后来淀粉量减少。,总体上,在种子成熟过程中 可溶性糖转化为不溶性糖, 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 脂肪由糖类转化而来。,16,2 呼吸作用 有机物积累迅速时呼吸作用也旺盛。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作用逐渐降低。3 脱水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含水量逐渐减少。这样种子在成熟后期一般有一个脱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种子耐脱水能力也逐步提高。,17,18,4 内源激素的变化 小麦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玉米素、GA、IAA都有一个增加高峰,然后下降。 先是玉米素出现高峰,可能与籽粒构建时细胞分裂有关(胚细胞分裂、胚乳细胞

6、分裂)。 然后是GA和IAA出现高峰,可能与调节有机物向籽粒转运有关,起到“吸引”有机物的作用。 籽粒成熟期ABA大量增加,可能与抗脱水、籽粒休眠有关。,19,玉米素,IAA,GA,20,5 矿质营养,三 影响谷物种子成熟和化学成分的因素,1 光照,2 温度,3 相对湿度,4 土壤含水量,21,1 光照 籽粒中绝大部分积累的有机物来自抽穗后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因此光照强,叶片同化有机物多,输入籽粒的有机物多,产量高。 光照也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2 温度 温度偏高,呼吸消耗大,籽粒不饱满。 温度过低对有机物运输与转化不利,对光合作用不利,因此种子瘦小或不饱满。 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种子的成熟。

7、,22, 温度影响品质: 低温有利于油酯的累积。 北方特别是东北的大豆种子成熟时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南方则相反。 低温、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形成不饱和脂肪酸,在相反情况下有利于饱和脂肪酸的合成。,23,3 相对湿度 风旱不实是指干燥与热风使种子灌浆不足。 干旱时种子较早时期干缩,可溶性糖来不及转化为淀粉,被糊精胶结在一起,形成玻璃状而不呈粉状的籽粒。 干旱时蛋白质积累过程受阻所受影响较小。风旱不实的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RH%低时可加速成熟,种子瘦小产量低,而高时可延迟种子成熟。,4 土壤含水量 干旱时影响有机物运输和灌浆,导致籽粒不饱满。,24,5 矿质营养 淀粉种子: 氮:提

8、高蛋白质含量,但抽穗开花时过多施 用N可能导致作物返青,影响灌浆导致减产。 磷、钾:促进糖类向籽粒或其它贮藏器官(块茎 块根)运输,并加速其转化,增加淀粉含量。 油料种子: 磷、钾:有利于运输和转化,能促进脂肪合成,。 氮:可使体内大部分糖类和氮化合物结合生成蛋 白质。糖减少必然影响到脂肪的合成,使种子中 脂肪含量下降。,25,四 果实成熟与植物激素,第二节 果实生长与成熟生理,一 果实生长特点,1 果实生长曲线,2 单性结实,二 果实成熟与呼吸跃变,1 呼吸跃变,2 呼吸跃变与乙烯,3 呼吸跃变与果实保鲜,三 果实成熟与有机物转化,26,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9、 子房发育成果实。花被或花托也可发育成果实的一部分。 种子和果实形成时,在形态上发生变化,在生理生化上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27,一 果实的生长特点1 生长曲线:表现出生长大周期。 一些肉质果实如苹果、番茄、菠萝、草莓、茄子、香蕉等只有一个迅速生长时期,即表现为慢快慢,生长曲线呈单S型。 某些核果(桃、杏、樱桃等)或一些非核果(如葡萄等)生长曲线为双S型。 在生长过程中有一个缓慢期,此时珠心、珠被停止生长,幼胚生长急剧,果核正在变硬。,28,29,2 单性结实 不经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 天然的单性结实:不经受精或其它任何刺激而形成无籽果实。如无籽香蕉、葡萄等。 刺激性单性结实:在外界

10、环境条件的刺激下而引起的单性结实。如短日照、或较低的夜温可引起瓜类单性结实。 人工诱导单性结实:利用某些人工生长物质(如NAA、2,4-D、GA等)处理花蕾可引起植物子房膨大而形成无籽果实。 假单性结实:授粉受精后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胚败育,子房和花托继续发育形成无籽果实。,30,二 果实成熟与呼吸跃变 1 呼吸跃变 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先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此时果实进入完全成熟。果实在成熟前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 果实分类(根据呼吸跃变): 跃变型果实: 在完熟前含有淀粉和脂肪贮藏物的果实,如香蕉、苹果、梨、番茄、桃、芒果等。 非跃变型果实: 如柑桔、草莓、葡萄等在成熟过程中没有明显

11、的呼吸高峰出现。,31,32,2 呼吸跃变与ETH 乙烯被认为是成熟激素,至少在跃变型果实中诱导和促进成熟方面有如下证据(自学): 乙烯生成增加与呼吸强度上升时间进程一致; 外源乙烯处理诱导和加速果实成熟; 除去果实中乙烯则推迟成熟; 乙烯生成抑制剂处理果实则抑制乙烯生成和果实成熟; 乙烯作用拮抗物(Ag+、CO2等)抑制成熟; 乙烯合成所需酶ACC合成酶基因的反义RNA导入番茄能推迟番茄的成熟。,33,34, 作用机理: 乙烯会增加果皮的透性,提高果实内部的氧浓度,促进水解酶的活性使淀粉、脂肪迅速转化成可溶性糖,提高呼吸底物的浓度,促进出现呼吸高峰,加速果实成熟。,35, 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

12、实间的重要区别(自学):除了呼吸趋势外,还在于其对乙烯生成的特性和对乙烯反应的不同。 乙烯生成特性: 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有两个调节系统, 系统I:负责跃变前果实中低速率的基础乙烯生成, 系统:负责跃变时成熟过程中乙烯自我催化大量生成。 非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速率相对较低,变化平稳,整个成熟过程中只有系统活动,缺乏系统。,36, 对外源乙烯的反应 跃变型果实: 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起作用,诱导呼吸上升,促进乙烯大量增加,即启动系统,形成乙烯的自我催化,与乙烯的浓度无关,是不可逆反应。 非跃变型果实: 外源乙烯在整个成熟期间都能起作用,促进呼吸增加,其反应大小与所用的乙烯浓度有关,是可逆的,除去乙

13、烯后呼吸下降到原有水平,并不会促进乙烯增加。,37,38,3 呼吸跃变与果实保鲜 许多果实呼吸跃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因此调节呼吸跃变的出现来提早或推迟果实的成熟,以达保鲜的目的。 推迟出现: 适当降温、降低O2、提高CO2浓度(充N2)、减压除去ETH。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减少ETH的生成量 提前出现:提高CO2和O2、施用ETH。,39,40,三 果实成熟与有机物的转化1 甜味增加 未成熟果实贮存许多淀粉,故无甜味。成熟后期呼吸跃变后不溶性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并积累在果肉细胞液中,使果实变甜。2 酸味减少 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柑橘)、苹果酸(苹果)、酒石酸(葡

14、萄)、异柠檬酸(黑霉)。 随着成熟,部分有机酸转化为糖,部分被氧化分解为CO2和O2,部分被K+、Ca2+等离子中和生成盐。,41,3 涩味消失 涩味来自于果实(柿子、李子、香蕉等)中的可溶性单宁。成熟时由过氧化物酶氧化、或凝结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4 香味产生 果实成熟时产生香味物质。主要有酯类(苹果中为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香蕉中乙酯戊酯、甲酸甲酯),柑橘中的柠檬醛。,42,5 果实由硬变软, 未成熟果实的果肉细胞壁中层的原果胶(由半乳糖醛酸与它的甲酯缩合而成)在成熟时变为可溶性果胶,果肉细胞相互分离。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原果胶酶等 果肉中淀粉转变为可溶糖。,43,7 维生素含量增高 果实成熟时有机物变化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夏凉多雨时果实含酸较多、糖较少。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时含酸少而含糖较多。,6 色泽变艳 随着果实的成熟果皮中的叶绿素逐渐分解、类胡萝卜素仍较稳定存在,或形成红色的花色素。光照直接影响花色苷的合成,所以果实向阳部分总是鲜艳些。,44,四 果实成熟与植物激素 受精后胚、胚乳产生的IAA吸引更多的有机物促进果实膨大。 开花和幼果生长期,IAA、GA、CTK含量增高,在成熟时ETH(苹果)、ABA (葡萄、柑橘等)达到高峰。,45,46,第三节 植物的休眠,一 休眠及其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