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传染病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07748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传染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奶牛传染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奶牛传染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奶牛传染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奶牛传染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传染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传染病(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牛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卫岗乳业(2012.5.7),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曹杰,主要关注点,防疫检疫(口蹄疫、结核、布病) 流产相关(IBR、BVD、布病、新孢子虫、李氏杆菌等) 腹泻(副结核),口蹄疫,背景 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发病 牛指示器,猪放大器,羊贮存器 传染性极强: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1克病猪蹄部水疱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病 潜伏期24天,最长达1周,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口蹄疫,7个血清型: O型,A型,C型,亚洲1型,南非1,2,3型 我国流行的型与亚型: O,A和亚洲型 O型的主要亚型:泛亚系,耿马毒,猪毒谱系 各型间疫苗无交叉保护率 O型各亚型间交叉保

2、护率低 我国O型口蹄疫疫苗主要是泛亚系,口蹄疫,面临问题 周边国家疫情不断(牛、羊、猪) 国内血清型不断增加,亚型变异 每年三个血清型疫苗免疫(两苗六次) 月月检免、天天抽奶,口蹄疫,存在认识误区 35年大流行一次(每年都有发生) 免疫频率问题(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免疫牛群问题(覆盖所有应免疫牛),口蹄疫,我们可以做什么 防疫!(疫苗质量、初免牛、过敏牛) 抗体监测(采样全面覆盖) 液相阻断ELISA法:牛O型、亚洲I型、A型血清抗体效价与保护力的关系:抗体效价以1:128的滴度为标准效价1:128,99%以上保护(合格率!) 病愈动物带毒(牛2427个月、猪23个月、羊7个月),口蹄疫,现有

3、情况下免疫程序 三月龄以上犊牛全部进行免疫; 三月龄首次免疫犊牛,28天后加强免疫一次; 免疫过的犊牛进入育成牛阶段,应加强免疫一次; 国外引进育成牛、青年牛,由于属于初次免疫,应进行首免和28天后的加强免疫; 免疫过的奶牛每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考虑到现有O-亚I连苗和A型苗的质量问题,两种疫苗应间隔15天进行免疫,以降低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待疫苗质量提高后再修订免疫程序。,口蹄疫,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 不良反应的避免(间隔免疫15天) 不良反应的应对(过敏、补免),口蹄疫,突发性问题应对 非结构蛋白 病毒分型检测,结核,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病原:结核分枝

4、杆菌,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CG),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对人与动物致病的主要是前两种 非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影响牛结核检疫,结核,人结核疫情 感染率:30-40%; 新发病例: 800-900万人(1 / 4 秒) 死亡病例: 200万人(1 / 17秒) 80%的结核病人在发展中国家 10%的人结核是由牛结核引起;一部分牛结核由人结核引起 丹麦、比利时、挪威、德国、荷兰、瑞典、芬兰、卢森堡 、澳大利亚已清除牛结核病,结核,牛结核疫情近几年死灰复燃(人结核:中国第二,印度第一,年发病人数130万、年死亡病人15万;牛结核:最高场内阳性率达到60.3%) 检疫:PP

5、D 皮内注射(2000单位/0.1ml ) 判定方法4mm;24mm;2mm以下 复检:1个月后 提高检疫准确率的方法 规范操作(注射准确、电子数显游标卡尺) 减少干扰(牛结核菌素与禽结核菌素平行检测、副结核) ELISA( -干扰素)确认,结核,皮厚与注射深度控制 针头长约6.5mm,针尖开口长约2mm 针头全部进入皮肤时,针尖在皮内4.596mm处,针尖开口的上端约在皮内3.182mm处(45进针) 小犊牛皮肤100%薄于3.2mm; 青老年牛皮肤薄于3.2mm的占40.8; 青老年牛皮肤厚在3.2-4.6mm的为56.6%; 只有很少的牛可准确注射于皮内。,结核,尾根的问题 后备牛“结核

6、结节样肺炎”问题 真菌霉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流产,奶牛流产是指奶牛妊娠第42260d之间发生胎儿丢失的现象;也有将妊娠第42210d之间的定义为流产,而第210 260d称为早产。,引起奶牛流产的部分传染性因素,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母畜发生流产和不孕,公畜可引起睾丸炎。 在动物中以牛、猪、山羊、绵羊和犬最为易感,野牛、麋鹿、马也可感染。 引起奶牛流产的通常为牛种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少数由羊种布氏杆菌(马耳他布氏杆菌)引起,偶尔由猪种布氏杆菌引起。,布氏杆菌病,几点问题 后备牛感染少 头胎牛流产多 检疫方法比较 不同疫

7、苗评价,传染性鼻气管炎,牛1型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 virus1, BHV-1)引起 以鼻气管炎、眼结膜炎、流产、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为主要特征 死亡率较低,合并或继发感染 19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报道。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血清抗体阳性牛检出。,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 国内流行情况严重(大部分牛场存在问题) 进口牛问题(血清阳性率10%) 终生带毒(神经节),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特点 三叉神经节、荐神经节潜伏感染 感染牛场一般只出现一个主病型 感染牛,一般呈隐性,不定期排毒,在应激时复发 隐性经过的种公牛可通过精液排毒,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 病毒分离 鼻腔、

8、眼、生殖道分泌物拭子用于病毒分离;尸检时,需收集呼吸道粘膜、部分扁桃体、肺和支气管淋巴结;流产病例,需收集胎儿、肝、肺、脾、肾和胎盘子叶。 牛肺或牛肾或MDBK细胞系。BHV-1分离株可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作进一步亚型鉴定。 血清学诊断 检测抗体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病毒中和试验及ELISA,奶中的抗体检测亦可采用ELISA。,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流产型,2007年1月IBR: 1700头的牛场,成乳牛大约800头。部分澳牛,发病从澳牛开始。06年8月12月,流产、早产牛152头,头胎牛和经产牛大约各占50%。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血清阳性率100%。,犊牛肺炎,2007年12月

9、2008年3月确诊的IBR: 山东、河北等地牛场,澳牛为背景。发病从犊牛开始,断奶前后均有高发。发病率40%。 主要表现为犊牛肺炎、关节炎。抗生素、免疫增强剂、支持疗法均使用过,约3050%的发病犊牛停药后即死亡。剖检肺脏大量化脓灶,与胸腔粘连,可分离到巴氏杆菌。耐过牛虚弱,6月龄后逐渐好转。 血清阳性率5080%。 确诊为IBR,并继发巴氏杆菌感染。,关节炎、肺炎,2009年10月IBR: 北京某牛场,10月初新生犊牛(1020日龄)表现关节肿大,兽医反映剖检牛关节液清凉,基本正常。该场曾发生过犊牛肺炎。共检测血清样本40头,其中IBR抗体阳性牛19头,阳性率47.5%。 确诊为以犊牛关节炎

10、为主要表现的IBR。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1月1日开始出现犊牛肺炎症状,先后死亡,剖检肺脏与胸腔、膈肌粘连。建议疫苗免疫。,传染性鼻气管炎,糖蛋白 11种结构糖蛋白 gB、gC、gD、gE四个主要功能糖蛋白 gB对病毒复制是必须的;gE对病毒的感染保护不重要; 普通灭活疫苗 VS 灭活标记疫苗,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及评价方法 ELISA 急性病例及潜伏感染( gB 、 gE均可 ) gE糖蛋白检测试剂盒 混合奶样检测(发病率低的牛场监测) 血清中和试验 急性病例及潜伏感染 免疫效果评价(抗体滴度) PCR 病毒分型、免疫牛场疫情监测,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 BVD/MD。腹泻、流产、持续感染 8

11、0%以上的腹泻牛血清BVD抗体阳性 国内流行严重 进口牛问题,受孕,出生,器官系统的发育,免疫系统的发育,早期胚胎损失,遗传缺陷 犊牛,正常或小,弱犊牛 - 抗体阳性 - 病毒阴性,* - 抗体阳性或阴性 - 病毒阳性或阴性,持续感染牛犊牛 -抗体阴性 - 病毒阳性,犊牛感染后结果取决于子宫内感染时间的不同,通常免疫力强的牛只亚临床表现 为期2周病毒血症和低水平发散病毒 偶发性的主要呼吸道感染 偶发性的主要消化道感染 发热 繁殖失败 免疫抑制,急性感染,通常由于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急性感染 不能清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 典型发育不良 容易遭受继发性感染 腹泻,呼吸道病,内寄生感染等等 大多数2

12、年内死亡或被淘汰 持续释放大量病毒,持续感染,病毒性腹泻,检测 抗体检测(抗体,用于牛场风险评估) 抗原检测(病毒,用于BVDV清除计划),新孢子虫病,概况 由犬新孢子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造成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犊牛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1984年首次发现,1989年首次报道与奶牛流产有关。现已呈世界性分布,是造成奶牛流产最主要的寄生虫因素之一 奶牛感染率10%40%,甚至更高,新孢子虫病,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终末宿主为犬、土狼等犬科动物,中间宿主范围较广。 感染母牛可以经垂直传播将本病传给各妊娠阶段的胎儿,引起胎儿脑组织和心脏的损伤。流产发生于妊娠3个月之后,多见于56月龄。暴发牛群在几

13、周至数月内流产剧增。 表现流产、产弱胎、死胎或产下先天性运动神经系统损伤犊牛。慢性感染母牛可产生免疫,再次感染时流产几率5%。,新孢子虫病,犬新孢子虫病引起的犊牛运动神经症状,仅见于四月龄以下犊牛,主要包括:共济失调、膝跳反射减弱;也可能出现凸眼症;前肢或后肢可能弯曲或过度伸展等。 流产胎儿主要病变是各种组织的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肝脏的病变为主。胎儿易发生自溶和木乃伊化,胎盘子叶出现局灶性病变。病变常因胎儿自溶而被掩盖。,新孢子虫病,现状 45%的流产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 目前为数不多的无药可治的寄生虫病 犬为主要传染源 水平传播有争议,副结核,病原及流行特点 牛副结核病又

14、称Johne 氏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pt)感染反刍兽引起的慢性、衰弱性肠炎(肠壁粘膜、肠系淋巴结及粪便中) 3型菌株:牛型(主要)、羊型、色素型 粪口传播、垂直传播、乳腺排菌 4月龄以下犊牛易感、潜伏期长 2岁以上(成年)牛发病 感染率高(1050%)发病率低(12%),副结核,四个感染阶段 无临床症状,粪便培养阴性的感染牛 无临床症状,粪便培养阳性的感染牛 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等明显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加重,出现昏睡、消瘦、及严重的腹泻,副结核,2007年 副结核病分布图,副结核,2008年 副结核病分布图,副结核,2009年 副结核病分布图,副结核,2010年 副结核病分布图,副结核,临床表现 顽固性腹泻,间歇性或持续性,粪便水样,含气泡和大量粘液 下颌水肿(低蛋白血症) 消瘦(片牛),副结核临床表现,副结核临床表现,小肠粘膜脑回样水肿,副结核,诊断 PPD:副结核菌素皮内接种试验 病原学诊断:粪便萋尼氏染色,分离培养 ,PCR(粪、乳、血) 血清学诊断:ELISA(乳样,血样), 补体结合试验,副结核,控制计划 检测标记(奶样ELISA+PCR) 源头控制(初乳),新奇也有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