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07131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1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张建军 杨鲁韬 唐燧强 王浩内容摘要:大企业因其规模大、组织机构复杂、生产经营多元化、分散化等特点,一直是税务机关管理的难点所在。自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以来,各级税务机关相继成立或明确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随着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逐渐到位,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进入了实践探索的关键时期。根据我国大企业主要特点和税收管理现状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大企业税收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主、适度集中”的大企业管理模式为“集中管理为主,兼顾地域”的新模式,并针对大企业标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

2、、职能及人员配备、管理服务手段创新等五个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大企业 税收管理关键词:大企业税收 问题研究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区域经营、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越来越多,税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实行专门的税务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特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的初步设想。一、大企业主要特征顾名思义,大企业简单理解就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我国分别按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标准对企业分行业进行分类:从业人员100

3、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为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在80000万元以上或资产总额在800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企业为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在200人以上,营业收入在40000万元的批发企业为大企业。这只是统计上的划分,。但从税收管理实际来看,实质上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不仅在规模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组织架构、经营形式、生产技术、内部管理、员工素质及对经济税收的影响等方面都与中小型纳税人企业有很大不同,使得并且为有效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带来了某些重存在较大的风险和复杂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1、规模大型化,经济规模大型化,对经济税收影响较比重大。在规模经济和市场垄断需求的驱动下,企业集

4、团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金等多种纽带把众多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组织结构。一些集团先后并购了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拥有上百、上千亿资产,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尽管大企业数量不多,但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垄断性的优势,他们在国家的经济税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例如总局的45户首批定点联系企业2007年缴纳的税款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3左右。2009年,3680户大企业的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收入的50,2011年河南年纳国税500万元以上企业纳税额占全省国税收入的65%。2、经营多元化,管理内容复杂化。企业集团凭借其雄厚的财力,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注重产品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

5、,实行经营层次和经营产品的多元化。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形成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煤电5大核心产业和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和机电装备4大辅助产业。这种跨行业经营的情况,增大了使大企业集团大企业税收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3、布局分散化,管理机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的机构组成往往超出地区限制,整个企业布局呈异地分散状态,很多大型集团在省内外都有控股子公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企业的许多业务已向海外拓展,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经营机构分布也日趋全球化。这种跨区域经营布局使单一属地税务机关难以有效控管。4、关联交易经常化,防范避税任务大。大企业在行政及财务管理上往往实

6、行集权管理的方式,对各子公司、分公司实行派出制,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方法均由集团财务部门统一公布实施;各项资产、生产经营资金均为集团统一调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许多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逐步形成了产业链,集团公司内部的母子公司之间,同时被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已经相当频繁和普遍。使防范避税成为税务机关大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5、财务税收涉税管理专业化,税收筹划水平高水平较高,。大企业一般设有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或税务管理岗位负责处理涉税事宜,大都聘请了具有法律、会计和税务注册资格的高级人才,财务人员政策水平比较高,财务制度规范,依法纳税和维权意识性都比较强,但大企业因不当税收筹划和避税

7、行为很常见,也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税收风险多。综合以上特点分析,相对于税收管理来说,由于大企业生产经营多元化、分散化和关联化,及其在生产经营方面涉及的专业技术、工艺流程、核算方式、管理信息往往超出税务管理部门涉及范围,必然使大企业涉税事项相对复杂,成为税务管理的难点,对税收管理、纳税服务、人员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当前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去年以来,尽管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市国税部门,都先后成立了大企业税务管理机构,但由于具体的管理模式及职能职责并未完全确定,加上人员力量不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征管模式,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仍基本上是属地专人分散型的税收管理模式,这种

8、管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经营多元化、地域跨境化、信息化迅猛化发展的今天,它的问题和弊端也日渐凸显:(一)税务部门大企业税收管理理念有待转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税务部门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仍存在诸多误解,理念上有待转变。一是存在认识偏差,单一地从量上把大企业理解为收入规模大或资产总额大,而忽视了其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国际化经营、多行业经营等特质的要求,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认识不足;二是认为大企业税收管理就是为了进行办税服务上的优化、深化、个性化,而忽视了应对复杂问题、防范税收风险、提高自觉遵从的作用;三是认为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就是以往分税种分行业管理的延伸,未能真正理解专业化管理的内涵

9、;四是税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认为风险是企业的风险,税务部门无从界入和控制。(二)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不适应大企业税收管理需要。征管组织体制与大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当前税务机关在政府组织架构内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也有中央、省、市、县之分,这就决定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属地管理原则,这就决定了我们税务机关在现行体制框架内只能依靠全国各地各个税务管理分局对大企业进行日常的税收监管,税收监管的特点是按照政府体制的要求派出税源管理机构,实行横向管理。而跨行业、跨区域多种经营、集中统一核算是大企业发展的趋势。现在的大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集团化、多元化、跨地域化经营的方

10、式,在内控管理上主要是以信息化为依托、总部决策、集中核算,即时掌控,大企业这种以总部为中心,业务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纵向发散型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税务机关提供稳定、明确、规范统一的税收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而现行税收征管实行属地管理,各地的征管系统不统一、管理措施及政策执行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相互间缺乏深入沟通协调的机制。虽然总局和一些省、市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大企业管理机构,但由于职能划分不够清晰,也没有明确基层税务机关在大企业税源管理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各单位大都仍按照原有管理思路在对大企业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出于逐利考虑,企业在产业链设置、区域政策的设计以及

11、关联交易等方面,必然会利用地区间征管措施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效筹划,关联企业、总分机构互为“蓄水池”。对此,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税收筹划的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大企业税收管理出现“盲区”。(三)税企信息不对称弱化了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税务机关内部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应用平台,不同地域、不同税务机关之间涉税信息不能共享,税务机关采集的大企业涉税信息零散,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获利能力、纳税能力,无法体现总、分、子公司及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税务机关对大企业数据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如金融保险、石油、电信等垄断行业,同一个集团分散在不同省市的分支机构的生

12、产经营信息、财务指标、纳税信息以及省与省之间、省地之间、地市之间税务机关的征管查等信息,税务机关尚不能实现信息充分共享,这就在出现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税收管理怪现象。而大企业在专业化运作过程中,能够更广泛地利用互联网或者社会中介机构,有针对性地获取内容丰富的涉税信息和更加专业的政策指导,甚至在大的税收政策调整前后,企业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制定出详实的应对方案,而税务机关应对措施却相对滞后。同时由于税企沟通交流方式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税务机关无法清晰、准确地掌握大企业的涉税需求,谈不上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阻碍了纳税服务向纵深

13、发展,弱化了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 (四)大企业税收管理团队的力量亟需加强。大企业组织结构复杂,生产经营项目众多且跨行业、地域,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高,行业性强,专业化程度较高,其税收征管涉及大量复杂的财务会计知识、税收政策问题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但目前我国大企业管理力量明显不足,表现在:一是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上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以常规财务知识为主,对跨国投资、上市融资、合并分立、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复杂事项知之甚少,加上干部队伍缺乏活力,更新知识动力不足,难以适应大企业管理的需要。二是专门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税务人员数量少,不到1%的人员在管理着80%以上的税源。目前对大企业的税收

14、管理仍以基层税收管理员为主,由于职责所限,税收管理员大部分精力用于催报催缴、日常巡查、调查核实、资料整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日常检查,更不用说开展前置性风险控制工作。同时,由于税收管理员能力、精力、职责有限,相对于大企业大而全的税收管理要求,管户责任的落实意味着个人与团体的较量,精细化管理与服务难以到位。这种以非专家型的干部为主、以管理员个体为主、以常规财税知识为主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方式,很难真正实现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与服务。因此,必须在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人员培养和团队建设上进行努力,建设一支团队式管理、专业化、专家式,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的管理队伍。

15、(五)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满足大企业管理需要现行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基本解决了征收和稽查问题,但是税收管理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上的主要措施:一是依托信息化进行监控,二是“蜻蜓点水型”的巡查巡管和纳税服务,三是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这些措施的主要特点是事后管理、基础管理、个别事项管理、非系统性管理、税务机关单向强制性管理。而大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自身的纳税信誉越来越注重,税收遵从的愿望较强,他们更希望税务机关提供政策服务,希望在事前进行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和合法的税收筹划。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成立以后,

16、虽然也强调了个服务和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也出台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但目前也基本是宣传了理念,提出了口号,一些探索还是流于形式,难免陷入了传统管理模式。三、发达国家大企业税收管理借鉴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数量相对较少、规模很大的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占了各国税收收入的大部分。由于大企业具有经营多样、业务复杂、涉税事务繁多并进行专业税收筹划的特点,使其在税法遵从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因而对大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垄断企业实行专门的税务管理已势在必行,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立此类机构的国家能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大企业也对主要税种提高了纳税遵从度。在我国经济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借鉴国外的大企业税收征管模式,对于我国税收管理部门管好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一)发达国家大企业的界定标准及大企业规模发达国家确认大企业的标准不尽相同,大多采取一个或多个具体标准。普遍使用的确认标准包括:营业额或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