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地震勘探技术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06564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SP地震勘探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VSP地震勘探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VSP地震勘探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VSP地震勘探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VSP地震勘探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SP地震勘探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SP地震勘探技术(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SP地震勘探技术 宁日亮 2014年3月 主要内容 一、VSP简介 二、VSP资料采集 三、VSP原理 四、VSP资料处理 五、VSP资料的应用 六、VSP资料野外采集监督 VSP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垂直地震剖面 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定义: 在地表设置震源激发地震波,在井内安置检波器接收地震波,即在垂 直方向观测人工场,然后对所观测得到的资料经过校正、叠加、滤波等处 理,得到垂直地震剖面。 一、VSP简介 常规地面地震勘探: 检波器 地表水平走向摆放 井眼VSP地震勘探: 检波器 井中垂直方向放置 垂直地震剖面是相对于常规水平地面地震而言。 VS

2、P是在地震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0年代前后,国外推广使用VSP,促进了 VSP进入实用阶段,主要是零偏移距VSP和非 零偏移距VSP。此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 如多震源、多方位和多偏移距VSP,三维VSP 、井间VSP、多分量VSP、逆VSP、随钻VSP。 VSP技术提供了地下地层结构同测量参 数之间最直接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地震资料 处理解释提供精确的时深转换及速度模型, 为地震子波分析提供支持。 VSP相对地面地震有以下优点 (1)VSP是在井中观测、研究地质剖面的垂直变化,同地 面地震勘探相比较,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明显。 (2)VSP有较高的信躁比。在井中观测,波前扩散、地层

3、 的吸收、低速带等波的影响和改造作用小(VSP资料只一次经 过表层),波的畸变小,干扰少。 (3)地面地震的接收点离要探测的界面远,而垂直地震 剖面的接收点就在界面上或界面附近,因而可直接记录到与界 面有关的较纯的子波波形;另外, VSP资料只一次经过表层, 主频衰减小,有较高的分辨率。 (4)地面地震不能记录下行波场,而VSP可同时记录上、 下行波,便于对地震波的方向特性进行研究。 (5)利用三分量观测,除了纵波之外,还可以接收横波 资料,通过定量分析,有利于地层岩性的研究;通过观测质点 的运动方向,利用“空间偏振”特性,研究波的性质。 (6)从VSP中提取的速度参数、振幅信息、岩性参数等比

4、 地面地震容易、真实,有较高的保真度。 VSP相对地面地震有以下缺点 (1)VSP野外采集远比地面地震采集工艺复杂 。它需要井孔、电缆、电缆车、井下检波器安置及 重复性好的震源,比地面地震勘探工作环节多且繁 琐。 (2)最大的缺点是它的测量范围有限。这一 点远不能与地面地震太空相比。 (3)特殊复杂设计的VSP占用井场时间长,经 费开支大。与地面地震相比检波器组合级数少,叠 加次数低。 VSP野外采集装备包括:井口震源、井下检波器、记录仪 器、电缆、参考检波器(近场检波器) 二、VSP资料采集 (一)、VSP野外采集装备 VSP震源类型: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电火花等。 VSP震源选择的一

5、般原则 (1)、VSP所用的震源最好与VSP井旁地面地震剖面所用的震源一 致。VSP资料的应用之一就是帮助地面地震资料的解释。当两者所 用的震源一致时,同样的震源子波表现出的反射特征也是一样,这 就容易实现地表资料和VSP资料的统一解释。很多情况下,VSP的震 源不可能与地表地震剖面所用震源一致,这时只有通过资料处理, 例如子波互等化反褶积等使两者子波等价。 (2)、VSP各次激发的震源子波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 为了以较小的深度间隔在整个井或一段井上进行观测,就需要在地 表同一位置激发数十次到数百次。这些多次激发,先后在各个深度 观测,最后拼成的VSP地震记录,只有当震源子波互相一致

6、时才便 于对比。 1、VSP震源 (3)、VSP震源输出的强度应该适中。垂直地震剖面的下行波 通常比上行波强的多。但是VSP资料的大部分应用都涉及到对 这些上行波的分析和解释。除此之外,随着震源强度的增加, 浅部交混回响也明显增加,因而引起下行波数目增多和振幅增 强,上行波被这些下行波“淹没”所带来的坏处或许比上行波本 身能量增强的影响更大,因此应该选择适中的震源为宜。注: 但应具有足够的为测量地下地质目标层所需的能量。 (4)、激发频谱应尽可能的宽,以便提高分辨率。 除此之外,激发的干扰波能量应该相对较小或者易与压 制。 注:海上气枪激发应考虑“气泡效应”,可采用组合枪阵激发。 2、接收检波

7、器 (1)参考检波器(近场检 波器):用于子波处理及监 视震源子波。要求它尽可能 与井中检波器的性能相同。 (2)井下检波器:井下检 波器是VSP工作中的关键设 备,用于接收VSP资料。 (3)为了提高施工效率, 一次激发,井下多个检波器 (按一定间隔排列)同时接 收。这样每上提一次电缆, 空间移动距离加大。 BA-1300GM 3-C, gimballed, high temp. BA-1300GM 3-C, gimballed, high temp. Single-Level Receiver (SLR)Single-Level Receiver (SLR)单级单级 BA99212oo M

8、ulti-Level Receiver (MLR)Multi-Level Receiver (MLR)多级多级 |1 Level (SLR) |5 Level (MLR) |9 or 13 Level (MLR) |Sample Rate: 1/4, 1/2, 1, 2 ms |Temperature Rating: 200 C |Pressure Rating: 20,000 psi |Max. Wireline Length 30,000 ft. 15 (7) 三分量检波器应具各自的放大系统设计有可调增益的前置放大器,便 于接收强弱不均的地震信号; (8) 耐高温高压温度高达2000C,压

9、力高达150MPa; (9) 配备井下数字化系统和多道检波系统便于一根缆芯多路传输,提高工 作效率; (10)具有可靠的连接头井下检波器与电缆间的可靠连接。 为了恰当地记录VSP资料,用于VSP的地面记录系统应着重考虑下 面两个技术参数:仪器的分辨率和仪器的动态增益范围。 (1)仪器的分辨率这里指的是记录信号所用的二进制位数。当位 数太少时,可能使信号的细致特征丧失,出现所谓的“剪平”现象。对 于VSP,一般要求至少12位以上二进制数字化,目前大多采用24位。 (2)仪器增益与动态范围:在VSP信号记录中包括井下仪器增益和 地面仪器增益两类。井下仪器增益是固定增益,常在井下仪器控制面 板上调节

10、,其最大可调节范围应达40或50分贝,目的是使馈送到电缆 中的信号电平适中,在浅深度记录时,不会因为直达波能量特别强而 超格。地面记录仪器增益是动态增益,其动态范围应大于或等于54分 贝,有能力保存强直达波后面的弱同相轴。 (3)仪器低截的应用。应用原则,当高频信号高于仪器瞬时动态 范围的限制(即第二死亡线)时才需考虑用低截前置放大器平衡高低 频信号。应用效果,应用仪器低截可以使野外地震记录上突出高频, 高频背景出现越靠后说明得到的高频能量越强。因此在野外不需要对 记录作分频扫描就可以很直观地对地震记录作出评价。使用的低截越 高,高频背景出现的越靠后说明得到的高频成份越高。应用仪器低截 可以突

11、出记录上的缺陷,如感应、微震干扰等,便于现场及时排除。 (4)现场监视系统监控采集质量。 3、VSP记录仪器 (二)、VSP采集自身产生的干扰波 VSP采集时产生的干扰波:电缆波、套管波、井筒波、井下仪器耦合不良 的噪声和其他噪声等。 1、井筒波(管道波) 充满泥浆的井柱流体 (套管与围岩之间)与围 岩形成一个明显的波阻抗 界面,由震源产生的面波 传播到此界面时,好象一 个新的震源,产生了沿井 柱流体传播的波。 井筒波的基本特征: 强度高,振幅不随深度衰 减;频谱宽,在高频范围 内观测时,沿流体柱方向 有波散;速度低(1400- 1460),在记录上与横波 记录区重叠;可以有入射 、反射等多种

12、类型。几种 压制方法:降低液面高度 ,增加震源偏离观测井的 距离,压制高频低速波等 。 2、电缆波 :电缆振动引起检波器振动 电缆波是一种因电缆振动引起的噪声。电缆波的速度与电缆结构有关。电缆波在 记录浅部可以成为初至波,如果错误的将电缆波识别为下行直达波,会使速度分析的 结果弄错。电缆波也可以是续至波,在VSP记录上它将掩盖正常的地层反射。 引起电缆振动的原因包括:地表井场附近的机械振动;风摇动井架;地滚波扫过 井口等。通常的办法是:先把井下检波器组牢靠的推靠在井壁上,而后放松电缆观测 ,一般松缆长2-4米。当检波器没有推靠在井壁上时,电缆波会成为初至波的情况, 推靠以后这种电缆波就会消失;

13、当检波器推靠以后,但是没有松缆,电缆波容易在续 至波中出现。 3、套管波:沿套管传播的波 套管波是套管和地层胶结不良而引起的一种干扰。当套管与井壁胶结良好时,下 行波波形特征没有没有明显的变化,上行反射波可以清晰地辨别。当套管之间或套管 与地层之间没有胶结或胶结不良时,这些多层套管将引起高振幅的鸣震(振幅变化异 常)。上部胶结良好的单层套管和下部是裸眼井段,其下行子波波形以及信噪比特征 从浅到深都是一致的,不因是否裸眼井段而明显变化。 4、井下仪器与地层耦合不良引起的噪声 5、其它方面引起的噪声 (1)交流电感应 这是由高压输电线路和井场发电机对VSP观测回路引起的感 应而产生的。在记录上表现

14、为固定周期的连续背景。野外采集时,利用电子滤波器或 者处理时采用数字滤波可以很好的消除这类噪声。 (2)柴油机等机械振动 柴油 机和空气压缩机强烈的震动,引起钻井井台振动,也会使记录上产生一种连续的背景 ,他们出现在震源激发开始时刻之前或之后,如果设备离井台稍远,噪声会明显减弱 。(3)随机振动 。 VSP原始Z分量记录显示 下行直达波 井筒波 井筒波 上行一次波 下行多次波 上行多次波 检波器与井壁耦合 不好造成的干扰 套管波 (三)、VSP观测系统 选择VSP观测系统象选择地表剖面观测系统一样,要根据调查地 区的地质结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 根据VSP观测系统的主要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15、 按井源距不同 可分为:固定井源距、移动井源距、多变井源距、井间观测系统; 按井下检波器布设间距不同分为:等间距、不等间距、大间距观测 系统; 按震源、检波器和井三者空间位置组合关系分为:零井源 距、固定非零井源距、变井源距、井间VSP观测系统; 特殊VSP观 测方法:斜井、浅井、连井VSP观测系统、地面地下联合观测,多次 叠加采集,VSP面积观测等。 激发点与井口的水平距离d小 于150米的称之为零偏井源距VSP 。所谓的观测系统是指炮点与接 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每激发一次 井下检波器由井底向上提升一次 。 零井源距观测系统的作用: 求取地层速度、进行波场分析、 制作VSP地震道、预告未钻遇

16、层位 、联结地面地震、测井曲线及地 质剖面 、为地面地震提供子波、 处理与解释的各种参数等。 零偏井源距的选取应满足: 零偏井源距观测井深/20 (1) (1) 零井源距观测系统(零偏)零井源距观测系统(零偏) d (2)(2)固定非零井源距观测系统(非零偏固定非零井源距观测系统(非零偏 ) 激发点与井口的水平距离d 较大(大于150米)的称之为非 零偏井源距VSP。d固定称为固定 非零井源距VSP观测系统,它要根 据钻井或地震资料,初步确定油 气储层后,为了圈定其分布范围 而设计的。可根据预测模型来确 定观测系统的相关参数(如图)。 凡是使用固定井源距观测系统的 都要设置近场子波检波器。 d Geophone WESTERN ATLAS WESTERN ATLAS WESTERN ATLAS WESTERN ATLAS SourceRecording Wireline Source Source (3)Walkaway VSP(3)Walkaway VSP观测系统观测系统变井源距变井源距 边走边测 变(移动)井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